行看流水坐看云



行看流水坐看云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爱见坑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忽然想起这首诗歌,是因为一件小事。

  那天,一位离异的女同学,踏着春风,登门找到我,非要让我给她介绍医生,做脸部整形。自然是为了漂亮点。



  其实,她长得很漂亮,高高的个子,秀丽的面庞,清秀、典雅的气质,是女人中的上品。每次她来拜访,总有男人间她是谁?

  我不止一次告诉她,没有必要。

  她执意不信。我只好打电话,把她介绍给熟识的医生。半晌,她回来了,坐在办公室明亮的玻璃窗前唉声叹气,清丽的脸上爬满忧郁。原来医生也说根本没有必要。

  我说,这是好事啊,你不相信男人的眼光,总得相信女医生的眼光吧,我可是第一位学整形美容的研究生。她说,她们单位有些人,说她很丑。“我要漂亮点,堵住他们的臭嘴!”

  后来,她不听劝阻,到街头的小美容店去,结果,还没等动刀,脸已经被整得肿胀了,在电话里诉了半夜苦。我说,你已经够美了,何必花钱买罪受呢?她说,单位里的一些人说我丑得不能上舞台!我要是美,怎会离婚?

  看她依然振振有辞,我只好默然了。

  其实,对她做出不良评价的人,是那么几个对她有恶意的人。而爱人和她离婚,则是别有原因。本来可以一笑了之的恶言,却被她挂在心里了,心随着外在的环境走,如同追逐夜风的萤火虫,迷失在暗夜中,酿出了悲剧。

  佛经中,对这种心态有个形象的比喻,“爱见坑”。

  《维摩诘所说经》说:“何谓有方便慧解?谓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

  许多人,都喜欢见到自己的“佛土”--环境和身心完美无缺,好点,再好点。经济状况不错的,渴望爱情的完美,爱情完美的,渴望儿子漂亮,儿子漂亮的,渴望再聪明点,一切都好的,渴望最好永恒存在……结果,就掉进坑里去了,在坑里坐井观天,唉声叹气,整天闷闷不乐。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地面对外物,把心转过来,坦诚面对生活的不完美,品味得到的美好,身心就寂然如风?。

  疑悔坑

  一位文友,因媒体要表扬她,她觉得不妥当,婉言谢绝了。见我上线,却又抓住我,反反复复讨论了半天。我只好忍着感冒后的头疼,耐着性子和她研究。半天后,我不得不说,事情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还有一位朋友,刚任中层干部,主管因为工作上的小纰漏,对他表达了轻微的不满,他当晚竟失眠7。第二天,又来电话和我探讨了半天。我说,没事,你今后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放下电话,想起了首禅诗: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

  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这首诗非常美。更妙的是,它表达出了人生的真谛。不管云彩、翠叶、烟波、渔歌是什么样子,它们都踏着自然的脚步,如电光一闪般过去了,该散的散了,该落的落了,该消失在远村的,已经消失在远村更远处。而你还呆在原地,痴痴地凝望它,牵挂它,不是很愚蠢的事情吗?

  大珠禅师的弟子就解脱烦恼问题,曾和禅师问答。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答:惟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问:云何为顿悟?

  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问:从何而修?

  答:从根本修。

  问:何为根本?

  答:心为根本。

  《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

  《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古德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净则国土净。”

  红尘里,许多人都迢迢向外寻觅,烧香求佛,苦苦思索,去追寻理想,去后悔和怀疑过去是否做得稳妥,其实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点,心田更宁静些。但这些爱、喜、疑、悔的念头,在变动不居的世间,不仅常常于事无补,反过来,却如虚妄的乌云,遮蔽了内心的安宁。

  生活如东去的江河,—刻也不会停留。该在流水里游泳、沐浴,就尽情地享受畅游和沐浴的滋味,用完,就放过它,欣赏大江东去的波澜壮阔,心里的缠缚当即就会一扫而光。“闲居无事可评论,行看流水坐看云”的平和、清亮就会萧然而来。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