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和谐家庭



信仰与和谐家庭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和谐是生存的智慧

  作为香港佛教界的代表,我首先向今天与会的大善知识、诸上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我非常感谢本年度六宗教思想交流会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宏大的主题——《宗教信仰与和谐家庭》


  说它非常重要,因为,这很现实,是生活中的现实,是具有社会普遍性的现实。

  说它十分宏大,因为家庭问题的探讨,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不可能没有“家”的人。既涉及到“家”,又涉及到“人”,就不简单了。这不仅会涉及到道德、伦理、法律、人生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诸学科,而且还不能脱离了历史的、时代的考察。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我们的古人强调修身齐家。首先是修身齐家,而后才是治国平天下。那时,讲五伦,守五常,重孝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富贵人家,克绳祖武,兰桂齐芳;贫寒之家,菽水承欢,不弃糟糠。嫁过去,白头偕老;娶回来,终身不二。所以,古时候,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瓜瓞绵绵,天伦共事。昨天谁能挽留?时间不会凝固。斗转星移,世事沧桑,你死我活,城头变幻,历史早已旧貌换新颜。《红楼梦》里贾母、贾政的那个家庭,《雷雨》里周朴园的那个家庭,《家·春·秋》中觉新、觉民的那个家庭,甚至黄世仁的家庭、杨白劳的家庭,电视剧《大宅门》的那个家庭,都已成为历史烟云,随风而去。要说,也只是作为艺术作品和历史回顾而留在舞台和荧屏上吧!在今天的现实中,人们还是不能不面对市场经济、面对商品社会、面对竞争压力、面对当代的价值观。我们的古人可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单亲家庭、丁克家庭、混合家庭(离了婚的男女双方,再婚了,太太带了前夫所生的子女过来,先生也有前妻所生的儿女,同父异母的姊妹或同父异母的兄弟,又合成一个混合的家),还有什么同居、分居的家庭,种种型态,不一而足。难怪哲学家、社会学家要惊呼:严格意义上的家庭正在解体!还有人担心,家庭在现代社会中所占地位极低,甚至有人忧虑家庭是否会崩溃?

  今天强调社会的多元,也尊重社会的多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型态的多元,不是今天的现实吗?娜拉走后,就不会再婚吗?无论怎么变,家庭的基本成员离不开夫妇。有夫妇就会有儿女。有儿女必然有父母。夫妇(父母)儿女,这就是最基本的家庭。一个人的成长犹如一棵小草、一株树苗,家庭就是他赖以生存的最早的土壤。除了孤儿院的儿童,父母总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第一位启蒙者。人的教养,人的人格教育也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的生养之恩,劬劳之苦,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应忘记的。在人类文化学的意义上,具有历史悠久传统的家庭,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才有了国与家的坚强的感情纽带。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君父情结,几乎就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之上。

  可是,历史无情。所谓现代物质文明,市场价值,功利主义,却把传统的家庭观念雨打风吹去,让我们不能不付出沉重的痛苦的代价。今天的家庭危机正是社会危机的一个缩影。家庭中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也是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有血缘、情缘、亲缘的关系。难道这不应该是最具亲和力、最具凝聚力、最能成为一个整体的一种人际关系吗?血浓于水。自古夫妻叫结发同心,夫妇和而家道成。父子(父母子女)叫情逾骨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兄弟叫情同手足,世界最难得者兄弟。诗歌绰绰,圣训怡怡。一家之桐木称荣,千里之龙驹谁匹?所以自古名言:家和万事兴。夫妇如琴瑟和谐,父子谓麟趾呈祥,兄弟则棠棣竞秀。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迭荡,家庭的形态与成员结构如何不同,亲情都应该得到认知。

  可是,今天的现实并非如此。一首流行歌曲人唱得心怕:“说的话可以不算,爱过的可以重换。你的信一撕两半,你的情一刀两断。”相爱容易相处难,夫妇不稳定,琴瑟不和谐,家庭走向破碎,冰炭不能同炉,骨肉成仇,亲情疏离,社会的核心——家庭出了问题,社会这个大家庭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就可想而知了。今天六大宗教思想交流的主题,说它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

  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最讲财富了。“福布斯”排行榜,几乎每天都在拨算盘。不过,那是有形的财富,是身外的财富。有形的财富何如无形的财富?身外的财富何如生命之内的财富?物质的财富,何如心灵的财富?

  宗教信仰正是心灵的财富。心灵的财富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人生最为宝贵的财富。

        摘自《海潮音》2006年第1期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