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 圣严法师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却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时,常对别人说:「我是为你设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议,你非这么做不可。」然后才问对方:「你会不会觉得很难接受?」如果对方表示很困难,他便回答:「这不困难,只要你接受我的想法,困难自然就会解决。」
   
像这样的沟通,是单向、填鸭式的,并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的沟通一定要先问对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然后再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不要一厢情愿的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不论到任何商店,日本的店员一定会先问一句话:「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此。帮助别人时,不要预先设想好自己的计划,然后不管别人是否需要,硬是把自己的方法套在对方身上。例如,中国人宴客时,都不会先问客人的口味如何,菜一上桌就不停地把菜挟给客人,使得客人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非常尴尬。但是在西方则不然,有一次我热心地挟菜给一位西方客人,他不甚愉悦地直接对我说:「你知道我喜欢吃这个吗?」从此以后,帮别人挟菜前,我都会先问对方:「菜合不合口味?」、「还想吃些什么吗?」
  
因此,沟通协调的原则应该是:先让别人提出他真正的想法与需要,然后再让他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帮助,这样的沟通协调才算成功。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如果只是单向的沟通,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沟通。
   
佛法中也有所谓的「四摄法」,指的是用四种方法来引导众生进入佛法的世界,分别为:「同事」、「布施」、「利行」与「爱语」,这四种方法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想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强制众生接受佛法,要让他们能够真心的接受。所以,想要度化众生,首先就要接纳众生。
  
身为一个佛教徒,或是正在学习菩萨道的人,是不能离开群众的,因为行菩萨道要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既然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够离开人群而自求安乐、独善其身,必须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并且放宽胸襟接纳众生的种种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才能让他们放宽胸襟,接受佛法。
 
  
有些人在度化别人时,往往会姿态站得高高地说:「佛法太好了,你必须相信、必须接受。」可是这种说法是在展现权威,而不是感化别人。要用佛法来感化人、感动人,而不是教训人。菩萨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态融入众生之中,不仅和每一位众生地位平等,甚至还要让众生觉得自己的地位比较高,有种被尊重的感觉,才能让众生对佛法产生好感,否则很难接受佛法。
 
来自外在的帮助
只能暂时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不能穿透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问题。
基本的方法,
其实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就是仰赖自己,
透过修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些人在沟通的时候,都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认为若对方不接受我的想法,那就不叫沟通了。素的咸蛋超人前阵子深刻体认到,要当一个心胸宽大的超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素的咸蛋超人经常因为工作业务的关系必须其它菩萨厘清工作权责,既然是厘清工作权责,两方可能各持己见,彼此都认为这份工作应该是由对方负责,两者都互不相让,于是就陷入僵局。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佛法中的「四摄法」─「同事」、「布施」、「利行」与「爱语」。例如,「同事」就是指我先跟大众「同」,使得大众也能同意我。素的咸蛋超人把四摄法
  
普遍地应用在沟通上,不但心胸变宽大,沟通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顺利的多。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要跟大家分享,在沟通的时候,若能把心量放大,把观念转变,以整体及众人的利益为优先,这样反而是慈悲。这阵子素的咸蛋超人时时告诫自己要慈悲,要能就能够包容人、原谅人、体谅人,还能够成就人。素的咸蛋超人与大家共勉之。

                                            
《禅的智慧》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