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认识的佛教



我所认识的佛教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关于佛教,因人而异,观点不同,认识就不相同,有的人认为是一种宗教,有的人认为是一种迷信,有的人则认为是一种教育,所以,在一百个人眼里就会有一百个不一样的认识。所以,我的观点只是代表我自己的一种浅薄的认识。

在我看来的佛教,应该是一种宗教和教育的结合体,也是一门综合的教育。也可以说是佛陀的教诲。他不是单一的,相反,他包罗了世间万象,也是一门永远不被淘汰的精进的教育。

对于有的人来说,他们认为佛教是一种迷信,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佛教,也不知道佛教的真实意义。

有的人就说,佛教不就是对着一群泥塑去跪拜吗。他们不懂的,那是人们心里最美好的和最渴望的一种心念,雕塑不过是一种表达那种愿望的载体。也是我们对于那些有着崇高人格的人一种敬仰和怀念,也同样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的用一种爱去感化别人,并且改变别人,继而改变一些不好的现象,给社会一个良好的环境。

也可以说,佛陀的教诲,应该说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之所以后来被一些人给迷信化了,也许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人们更加的接受而用的一种善巧方便的一种行善的方法。有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些自己不相信的却又被别人执着的东西叫做迷信,也许那是一种别人经过的一种经历,而不被了解的过程,所以,对于迷信的东西,也可以试着去了解,但是不能迷失了自己的信念,不然就会从迷信变成信迷了。

因为个人的认识不同,所以,信仰的版本也不一样,对于佛教,是一种对人格上净化的一种很好的教育,而不是追求一种刻意的灵魂偏离。更不是沉迷的一种迷信,也不要为了一种执着而信迷。当我们迷失了信念,是不能正确认识一些东西的。

关于一种教,迷信不是可怕的,怕的是信念的迷失,而不能正确的去对待。

对于佛教的创世人,佛陀,释迦摩尼的传说很多,可我们应该知道,佛陀不是人们凭空捏造的,而是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他用他的一生释义了人性的仁慈和善良。

在佛陀驻世的那个时候,正是一种阶级思想很严重的社会,而佛陀作为一个太子的身份,做到了于民同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主和大我的表现,也同样体现了佛陀用一种上善若水的心去对待任何一个有情众生。

因为那个时候的印度,处在一种人和人完全不等的社会,分为四个阶级,最底层的要算是首陀罗阶层了,他们是被公认的为了做奴隶而生到这个世界的,是一种最下贱的人。所以,婆罗门家族们就凭着他们的金科玉律,一本[摩奴法典]来统治着别的种族。其中第八章就有这样的规定和记载,假如初生的人辱骂再生的人,就要断他的舌头,假如他们用再生的人的姓名来侮辱就要有被烧红的鉄针插进口中。如果婆罗门的指示他们不接受,就会用热的油灌进耳朵和口中。想想那样的环境下,再想一想佛陀那么无比荣耀的身份,他能够把自己与众生平等的情况下,不能不说这是佛陀的伟大和悲悯。

在佛陀的思想里,没有阶级贵贱之分,没有贡高的我执。所以,佛陀在那样阶级仇恨那么严重的环境下能够把所有的人思想得到统一,不能说人们不是被佛陀的伟大光辉的人性所折服。

所以理解佛教的人就不会说佛教是一种迷信,而是一种综合的教育,一种永远不会落后的精进的社会科学教育。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