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信仰的類別



人間萬事--信仰的類別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常聽到有人說:「只要心好就好了,何必信仰宗教呢?」既然心好,為何不信宗教呢?也有人說:「我什麼都不信。」然而一旦遇到人生重大苦難,例如失意、失業或生病時,很自然就會想要找一個宗教來依靠,尤其家中有人往生時,也會找法師誦經,所以人只要有生死問題,就離不開宗教。

基本上,人本來就是宗教的動物,必然要有宗教信仰,只是談到信仰,也有層次上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種類別:

一、邪信: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了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邪信」。

二、不信:比邪信好一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是至少他沒有走錯路,沒有中毒,將來再選擇一種正確的信仰,還有得救的機會。

三、迷信:有一種人信仰虔誠,雖然不懂教義,不會分辨而「迷信」,但迷信總比不信好一點,因為雖然迷信了,總還有一種信仰。像一些老公公、老婆婆,手裡拿著一枝香,虔誠的跪在神明面前,口中喃喃有詞,在一般人看起來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他們那一片純真的心,是非常可貴的。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已深植在他們的心中,因此即使是迷信,也比不信好。

四、正信:當然,信仰宗教還是「正信」最好。所謂「正信」宗教,就是必須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正」是正常、正當、正確;正就是對的、好的、善的。例如我們建一棟房子,要強調「正」,棟梁要正,門窗要正;寧可「正而不足」,也不可「邪而有餘」。「正」的重要,由此可見。

自古以來,有人類便離開不了宗教,宗教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宗教的重要,在於能領導生命的大方向,能將生命之流的過去、現在、未來銜接,所以人人都應該有宗教信仰,尤其有正信的宗教為導,我們的生命才有規範與目標,我們的心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