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菩萨父母绕“清凉”



陪伴菩萨父母绕“清凉”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犹记髫年,常绕于父母左右,或贪玩,或干活,总能得到他们的咐嘱护佑。既便是外出,一般会在傍晚回来。回家时,尚未进屋,便远远的大声喊一声:“妈”。此时,屋里便会传出妈妈慈祥的声音:“回来啦”。爸爸不善言辞,虽不曾以言语教导过我,却总是勤勤恳恳,像一头老黄牛,永不停歇,他干活时我一般都会跟上,但总不如他做得快。

外出求学以后,如此场景便渐渐存于记忆中了,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仍有一种幸福感通彻身心。因为,那是一种圆圆满满的爱,正因为小时候的圆满之爱,支撑起我对以后生活的无比坚定的信心。

  

陪伴菩萨父母绕“清凉”,朝礼北台

大学期间,有缘接触到佛教文化研究,自然对生命有了另一番宏阔的理解,愈加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父母对孩子的心,就是佛菩萨的心。但近十年醉心于经典的研读,疏忽了经典之外的许多东西,其中就有对父母的疏忽,真是“逃逝”已久。已过而立之年,却依然让远在老家的他们操心挂心。每每忆此,便觉惭愧。

这种愧疚感让我一直很不安,总想着以后要好好回报,尽尽孝心。几年前,爱人有句话深契吾心,她说,“尽孝要趁早,不要等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再去尽孝,虽然我们才结婚,但对父母的孝顺不能等到‘以后’”。也就是在近几年的时间,只要能回家,我便回家,多看看父母。同时也想着带他们出来转转。

但是一直以来,他们每年种好几十亩地,我在假期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忙。每次一打电话他们都是一个字:“忙”,然后就挂了电话。

今年,我很早即和父母打电话,让他们来避暑,他们依然是忙。一次晚上九点多打电话,爸爸也还是正在浇地,说是要浇到天亮,今年肯定来不了。但是,过了没几天,爸爸打过电话来,问我在哪里,说恰好家里连着要下几天的雨,有几天的时间可以出来。我欣喜万分,因为这几天的时间恰好是腾讯佛学
[https://higrid.net]的“一万菩萨绕清凉”活动第二期。

“一万菩萨绕清凉”,顾名思义,就是一万名菩萨绕清凉山,其经典依据来源于《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其中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此处的清凉山,被后人指认为五台山。此次公益活动由腾讯佛学
[https://higrid.net]频道发起,拟于几年内带领一万人朝礼五台山,感受清凉,开发智慧。第一次活动已于7月举办,当时,在南台顶,我问爱人:“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每一个来五台山的人都这么高兴?”她说:“回归本心了,照见本性了”,诚哉斯言!

参加本次活动的团队,被命名为“信心队”,“信心”一词亦源于《华严经》,其中说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最初十位名十信,包括: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和愿心。其中“信心”是说心与理契合,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曰信心”。

  

陪伴菩萨父母绕“清凉”之黛螺顶水陆法会

接上父母,我们就去了五台山。第一天按照安排参访了菩萨顶、塔院寺和显通寺,其实参访完菩萨顶,妈妈就因腿疼不再走了,我便让她坐在台阶上歇息。第二天上午朝北台和东台,北台顶气候多变,当天却很给力,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烟笼雾罩,天空中的云变幻出多种多样的形象,白云从山腰沿着草甸滚滚而上,让站在3061米台顶上的人不由想起一句诗:“五台山上云蒸饭,佛殿阶前狗尿天”。北台顶的住持义喜法师开示说,学佛就要从家人开始。妈妈非常赞同,她还一直赞叹师父“红光满面”,“修得好”!

下午去黛螺顶,参加水陆法会的送圣仪式,五台山佛教
[https://higrid.net/]协会会长昌善法师说,这可能是黛螺顶有史以来首次水陆法会,也是五台山改革开放后规模较大的水陆法会之一。当时,青黄(汉传佛教
[https://higrid.net/]、藏传佛教)两庙法乐齐鸣,宝盖庄严,经幡涌动,在晴空白云下,手持“护国息灾”、“风调雨顺”、“正法久住”等标语牌的300多人的送圣队伍自大雄宝殿、山门经马道浩浩荡荡徒步走下台怀中心区,首尾相望,蜿蜒如龙,绵延数里。参加完水陆法会,我们去真容寺拜见100岁的梦参老和尚。

第三天,在普寿寺一起参加盂兰盆会,法会由中佛协副会长如瑞法师主法。能和父母一起参加如此殊胜的法会,很高兴,当然,更多的是感恩。《佛说盂兰盆经》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常奉持是法。”站在后面,看着年迈的父亲随着法会拜了一拜又一拜,“应念念中,常忆父母”,“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又一次回想在耳边……

法会结束后,正准备过堂,天空中出现了日晕,人们说这是佛光,真是“忽遇光明如日照,身心清凉遍欢喜”。妈妈很高兴,一会说这个角度好,一会说那个角度好,让我拍下这难忘的佛光。在普寿寺,她和一位70余岁的老菩萨聊天,老菩萨教她念佛,她笑嘻嘻的说太忙,没时间念。那位老菩萨说,你可以边念边干活,这样不仅不累,而且快乐。下午在碧山寺,我带父亲看北魏时期的戒坛,说你要累就作个揖,不用拜了。他其实已经很累了,但还是让我拿上包,说既来了就拜拜。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法师说,看到上午这么殊胜的佛光,是圆中有圆,都是很圆满的。

是啊,确实都是圆满的,同时也是满愿的。父母虽然不信佛,但能陪着他们两位菩萨“绕清凉”以体验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氛围,心中还是无限感恩,是一种圆圆满满的心的感恩。《华严经?净行品》有一偈:“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孝是什么?孝就是把自己的父母当佛菩萨一样看待。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心,与佛菩萨对众生的心,是一个心。此心不二,“中道纯真”,是为真心。是的,只要信菩萨父母传承的这颗真心,自然对未来的生活会有无穷无尽且无比坚定的信心。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