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



略说佛难的成因与对治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修行人有很多的难处,也听人常说:不学佛的人还好,有八难;学佛的人反而有九难,多了个佛难。修行人的佛难大体可分为三种:外难、内难、法难
佛难之一:外难 

      外,顾名思义,就是身边的环境:比如家庭、交际圈、工作单位等等……外难,就是自己觉得和身外的环境闹了别扭。

  外难之一:持戒难

      
有的朋友持戒持得很好,但是在夫妻性生活的多寡有无的问题上,就跟配偶有矛盾了。严重的还要提出离婚,会造成很多的人谤佛,该如何处理呢?

      
其实不要只为自己修行方便而一蹴而就,可以先善巧随机地避开一些佛菩萨的节日和十斋日,这就可以慢慢地进入一种好的境界。

  外难之二:亲人难

       家庭的难处也是修行人经常遇到的。

      
比如有人在家里持戒,但父母还没有信佛,于是他的母亲感觉到:她就生了这样一个心肝宝贝,这个孩子是她一生中的心血和希望,而她突然间发现孩子改变了,变得跟他们不一样了,与他们的行为观念异类了……父母开始心痛了,担心了。

       比如在饭桌上:你开始学佛吃斋,他们吃荤腥,鸡腿啊、兔肉啊……并且让你吃,而你则摇头不干,这就出现了难处。亲人们开始对你不理解,害怕你缺营养等等……总是劝你吃,甚至逼你吃。还有劝你喝酒与持酒戒的冲突;父母用犯了盗而来的不正当钱财来给你用……这些统统的都是修行人的难处。

       不修行还好,一修行了,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事都成了大问题了。修行前,这些问题向来都没有放在心里;而修行后,都成为困扰修行人的大难题了。

      
一位朋友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丈人听说女婿学佛持戒了,非常高兴地炒了一碗米饭。不过炒米饭的时候,没有把锅刷干净,前面做菜后遗留下了一个葱花。刚巧那个葱花就混在这朋友的米饭里面。

      
朋友吃到中间的时候,一嚼,味道不对啊!叭!一口就吐到桌子上了,气得把那碗米饭,吭的一声,倒扣在桌子上,当即火冒三丈:“你们这是破我的戒律,简直就是魔头!”

      
当时全家七八口人全都愣愣地看着。这朋友觉得还不解恨,内心的愤怒没有发泄完,就立即吼了第二句:“瞧你们吃的,都是动物的尸体!你们吃的还香着呢!以后你们吃别人一两,下地狱还别人八斤!!!”

      
然后扭头就走,这可是真事!最后他家人们都说:“他学佛学痴了”;“这个人不行了,学佛学得蠢到家了……”

       这个是典型的佛难。

  外难之三:事业难

      
很多人学佛以后,不会做生意了。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发现处处都是戒律,连抬头不敢正视对方,尤其当对面是漂亮的异性的时候,眼都不敢瞅人家了。

      
还有的做生意要么不敢赚钱,要么赚了钱以后,不敢往家拿,要么怕多赚了别人的钱。

       一学佛就到处遇到难处。

  外难之四:对比难

       很多朋友总爱和别人对比。

      
比如有的朋友,未修行以前,身体都处在一种放逸的状态。学佛后把很多的戒律书从头到尾研究,发现自己的身体要达到戒律的要求有很大距离。不能干这个,不能吃那个。就算找个地方坐着,也是妄想不断。就很后悔:“哎,你说我怎么老这样,我怎么老比不上别人啊?”

      
其实别人也都打妄想,只不过会伪装又不说罢了。

      
老是后悔妄想多,老和别人比较,这种人就开始自卑,学佛以后发现自己真的什么也不是了,抬头一看别人都是大菩萨,唯一自己是凡夫。仅仅说自己是凡夫还不要紧,还有把自己说是地狱中的凡夫,天天在痛苦中,又成佛难了。

  外难之五:交际难

      
有的朋友在社会交往上遇到困难。在不学佛的时候,有好多狐朋狗友,酒肉交情;学佛以后,自己周围接触的学佛人就多了,开始跟他们做朋友,挺好的。但是在新圈子里的时候又发现问题了:发现这些人很不符合自己心里的标准,尤其是一些老太太,还有一些学佛带有目的的人,感觉到自己真不能和他们合群。

      
这些朋友的眼睛老是长在头顶上,总是往天上看,所以老是挑剔别人。应该多往下面看看,一切众生都是朋友嘛!

  外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

       其实这些难处出现的原因就是对佛法的错误理解。

     
 其一,怕破戒的原因就是怕对自己不好,因为“有我”。

      
破了戒有那么多可怕的事情,菩萨畏因么。但是菩萨那个畏因是在“无我”基础上的畏因,并不是“有我”而害怕自己得失的畏因。

      
其二,怕处理不好关系的原因是因为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在社会、家庭、生活的交往中,面对跟配偶的关系,跟生意伙伴、朋友、同事们的关系等等,怕处理不好,就是因为太着相了,老是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强:因为自己学佛,懂的知识多了,而别人没学佛,都不懂。

      
别人一开口,你就立即说大道理,就像拿一小蚂蚱,吭一下放他口里面去了,让别人尴尬透了,也不管他想不想听。哈哈,噎得人家老感觉到你是大德,没办法跟你交往了。

      
这里要学会别人不求你就不说。可有些朋友还是忍不住,说不定看完这篇谈佛难的文章后,又觉得有新知识了!回家以后马上呼朋唤友,跟他们唠叨一遍新知新见。要是他们不听,还就要硬灌到他们脑子里!为什么啊?

     “我要度他们啊!”

     
这是标准的假慈悲。没明白“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就是:外面,里面;自己,亲戚朋友;上面,下面,等等一切都是自性化出来的相。太着相了。“实无一众生得度者”,这是如何破外难的最主要的理论。别老是感觉你要度人家。这个“人家”也包括你自己:“我一定要严持戒律,我要度掉我自己”。

     
例如上文中吃出葱花的故事,这朋友的确是严持戒律了,但是他家人马上全部骂佛去了:“哎呦,别学啦,你瞧他不学佛的时候,真是一个好人啊,学佛以后,蠢了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个学佛人老着度众生的相,老觉得有众生可度,老是想把谁给度了,这样就会造成外难!

      着相,这就是根本原因。

    
 如何比较圆融地面对呢?对于比较大的戒律,例如五戒中,把夫妻性生活,归于正淫,修行者可以跟配偶协商协调一下。对于一些戒律很严格的,比如吃肉、喝酒这些,在外面需要应付的时候,那一定只吃肉边菜来应付场面;如果不是在应付场面,那一定要严持戒律;如果父母逼着吃肉,该怎么办?那就吃一块,别老跟父母别扭,但是吃完了,就找个地方忏悔。

     
因为那边是对父母的孝心,这边是你怕杀众生,失掉慈悲心。因为众生有苦啊。后面可以读经、忏悔、回向、超度去。要做到圆融。

佛难之二:内难

 

  内难之一:越学佛越没心量。

      
有的人学佛前挺豪气,蛮积极向上的,但自从学佛以后天天念阿弥陀佛,天天想着快死了以后好往生。问他往生了以后干什么?
 
     
“享福啊,我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极乐之地啊,享福!”

      
这种想法是一个非常标准合理的想法,确实是去享福去了,但是有个问题:他没了心量和担当。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成胆小鬼了。学佛前,还能帮父母办一点事情,学佛以后,觉得要和父母远些,就因为怕父母给他添情执心,让其不能往生。就老找借口,在家里关着门念阿弥陀佛。

      
在我们附近就有一个老太太,没学佛前宠爱她孙子简直是比自己的心头肉还紧,学佛后渐渐不理孙子了。最后她孙子考大学前复习,拜托她给做一顿饭,她不做,说:“怕你动我情执心,这样我往生的时候,你就是我的业障”。

      
这佛教的理论说的是真好。然而他孙子就在外面对他的朋友讲:“我奶奶痴啦,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连饭都不给我做,怕我动她的情执心。你说她那么老,我怎么能动她的情执心啊?”

       这是心量小而造成的不圆融。

 

  内难之二:越学佛越没自信

      
有的朋友也是学佛前有朝气,活泼自信,学佛以后,开始观心,突然发现内心好多阴暗的想法。以前没发现,自我感觉绝对是正人君子;打坐以后,发现里面是标准的一个恶魔,内心多的是坏想法,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人人都有坏的想法,只是伪装得好,不告诉你罢了。因为,没有坏的想法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释迦牟尼佛,还有一位就是当下来生弥勒尊佛。中间的,没见哪位朋友没有坏想法的。
 
     
但是这些朋友不那样寻思。因为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正人君子,天天想着为众生。一打坐观心,发现里面什么都有:淫欲心、贪心、想好处的心等等。感觉自己罪不可恕,开始自卑,天昏地暗,简直就是一个地狱众生。天天加持自己,让自己升不起心来。
 
      
这就是标准的佛难,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一比照戒律,自己成了地狱众生了。其实,没有一个人没有坏想法,别看有些人天天说的比唱得还好听。这是真的。
 
  内难之三:越学佛越假慈悲
 
     
 什么叫假慈悲?就是很多朋友天天想着度众生。他有一个慈悲心在,天天考虑着:“我发过愿啊,要度尽一切众生”,然后感觉自己修得不错。比如有一天到菜市场去,看到门口有那么多杀鸡的。然后守着那个杀鸡的人,打着一个超度的手势,叽哩哇啦念了一排咒,像大德一样,念完走了。他不知道自己功夫不到家,那些鸡都没有被超度走,一看他放光明,跟着他都回家了,哈哈,晚上打坐的时候,鸡的神识都上他身上去了。

      
还记得有一位朋友在一个大水库附近旅游。水库里有很多的螺丝,田螺,那螺丝就是人们的意业造成的。思想上特好钻小牛角尖的朋友,家里面就特爱招螺丝。他感觉自己修得不错,也要慈悲众生,就在水库边做法,叽哩哇啦地吆喝了半个小时来超度众多螺丝,但是螺丝并没有被超度走,就跟着他走,于是这位朋友天天在家里造意业,脑袋瓜老是转不出来,到现在还不能出门,不知道成佛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都是:没有足够的心量,功德和法力,就去假慈悲造成的。

  内难之三:越学佛越假威武

       还有些人找一位密宗上师,传他一个密咒,只要他看不顺眼的,就没有不敢杀的。杀的时候嗔心很重,杀完了以后,肝上就痛。肝上的杀业和嗔业很容易得病的。
 
      
这就是假威武。真正的金刚护法是在无我的基础上、大菩提心的基础上,行一慈悲相,那个慈悲相化一位金刚吓唬人呢,而并不是真的用嗔心把它杀到地狱里去了。假威武的人,杀完以后是归他自己下地狱了。

      
真正的修行人,拿着护法咒只是当一个工具用,用完就放下了。绝没有一天到晚着相造得满屋子全是黑气。

  内难之四,学佛的精要程度不到家

      
很多朋友特别盼望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书籍来增强信心。如果有天遇一大德告诉他: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他自性化现的,阿弥陀佛都是他自性佛。他一听就觉得:完了,没希望了。因为阿弥陀佛是他自性佛,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他自性化现。他不知道自己该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
 
      
这问题来自于修行不修心量、担当造成的。不学佛还好,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着一棵大树可以依着,只想依赖,不愿担当,少了主心骨

  内难之五:学佛学偏激了

    
 有些人一听要戒忌用力,就偏激了,遇到任何事就老是“无所谓,我无所谓,戒忌用力嘛,我无所谓”,他就没有一个有所谓的事情,没了责任感。这事儿无所谓,那事儿无所谓,还捎带一句口头禅:“挺好的,挺好的,挺好的。”

      
与他们相对的一种人,学佛以后心细,老是观着自己的心,天天把那个心压到一个境界中去,不敢抬头看人,因为一抬头看人,“境”没了,就慌了。这些朋友没有办法理解:水火本是一体,山河大地皆是自性化现,相与无相这两个本身是一回事。

       这两种人的问题都是不修担当。

      
第一种老是无所谓,总是戒忌用力的人容易得无记,就是没有记忆了,最后落畜牲道去了,那时候他就该有所谓了吧?这不是吓唬人,因为他不思维啊,他害怕思维,他一思维感觉到就用力。

      
第二种人容易落到一种境界中去,一旦丢了就容易把自己吓死。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去修心量与担当。

  内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以发现这些佛难统统来自于,学佛以后,老是觉得找到了一棵大树可以依靠,不去修自己的心量、担当,不去自立自强而造成的。

       那么心量与担当如何修?

      
其实,是在严谨中宽松,在宽松中严谨,然后生起一种大的菩提心。绝不是偏一头的!死抱着戒忌用力,完了;老是扣一境上,也完了。那如何能既不戒忌用力,也不扣一境上呢?

      
一定要有菩提心,要成就一个大的慈悲心。在这个基础上,会发现你有无穷的力量。哈哈!那时候身上的业力,“哗”的一下就被压倒脚后跟上去了,什么昏沉,什么难受等等根本就没有了。

佛难之三:法难 

  法难之一:修行的目的不究竟

  甲,为名利

  你为什么修行啊?

  “我想发财,我想当亿万富翁,传说这个地方能够教当亿万富翁。”

  敞开心量,然后放出自性的光明,摆脱阴阳五行对你的影响,跳出六道,然后你就可以慢慢地进入那个亿万富翁的伟大境界中去了。挺好的。

  乙,为情爱

  你为什么修行啊?
  “因为我爱我丈夫,我丈夫修行,所以我修行。”
  哈哈!也真有这种人。

  丙,为解脱

  你又为什么修行啊?
  “我为了了脱生死!”
  “你为什么要了脱生死啊?”
  “因为这个地方太苦了。”
  “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地方太苦了?”
  “因为我欠人家钱。”

  唉!又绕回来了……

  修行的目的不纯。在修行的过程中就必然出现问题:想当亿万富翁的,来了没三天,一听亿万富翁是假的,原来是虚象,就觉得迷茫了;因为爱而来修行的,叫放下这爱的时候,就非常痛苦;为了脱生死的,原来没有生死,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修行目的错误,是法难的成因。不知道大家有几位修行的目的是真纯的,但可以告诉大家: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要面对藏在自己内心的贪婪,就是当初为什么要修行的贪婪的时候。

      
修到面对这个贪婪的时候,告诉你那这是假的,一定要放下,放下你内心挚爱的东西,感受,目标等等的时候,那才叫真痛苦!你可能渴望无量劫了,就想得到那一点心爱之物。放不下就是业障,让你修不过去;放下挚爱的那点东西,那才叫真正的痛苦。

  五祖在问六祖的时候,有这么一段对话:
  “你来干什么?”
  “我来成佛啊!”
  五祖就吆喝:“你这个南方蛮子,长的这么难看,你能成佛么?”
  六祖就说了一句话:“人分南北,佛性分南北么?”

  记着大家要来拜师的时候,总是问同一个问题:
  “为什么拜师啊?”
  想了半天啊,然后说:“我想成佛!”

  哈哈,我不知道后面是不是有人戳,给他指点指点,大概多数有前面过来的,就会后面提示一下:“你就说你成佛,他就收了。”

  进来以后,发现不对了:要你放下执着的那些东西,真是非常的痛苦。又成佛难。 

  法难之二,受不了色相诱惑,忘了修行的目的

 

      
有的朋友在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蛮好的,非常用功,功夫也到家,洒脱自在。但是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突然间碰到一个女孩,“啊呀,这个女孩真漂亮!”而且这个女孩她说非常爱你,你说你也非常爱她,你们两个人非她不娶,非他不嫁。这下子“好事”真跑到你眼前了。

      
哈哈,你是想修行呢,还是想和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厮守呢?

       这儿好像有点说四众之过似的,但是我们就打一个比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大禅师。我对那个禅师真非常佩服。但是,传说就是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发展到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地步,结果禅师还俗了,结婚了……修了多少年的功夫,就换了一个漂亮小姑娘回家了。

  法难之三:修行中,过不了名利考验

 

       大家在修行过程中,慢慢福报增加。福报增加以后,拥有的权利越来越大。哈哈,不要说加持,就是相上的东西也会很多的。你会看到别人都很听你的话,你是“大德”嘛。别人都给你磕头。挺好的,哈哈!你说什么,别人都信什么,你是“大德”嘛。这个时候,你慢慢会发现内心出现一个奇怪的东西——欲望。

     
 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开始掉到里面去了。觉得离不开这些福报增加后产生的相上名利权等“好事”。只要心着有落处,修行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法难。

  法难之四:迷信

      
有的朋友常吆喝:“我的上师特有功夫,前一段时间,我一个朋友供养他30万块钱,回家去做成笔大生意,整整赚了500万!真是的,这笔生意简直是太合算了!”
“我上师特有加持,那老母亲有一病,叫我上师摸一下头,回家以后病好了。

      
有没有这种事情呢?是有的。但是他不明白,得到的都是他该得到的。他照那个人的样子供养给他上师500万块钱,结果发现连5万块钱都没赚着!为什么?得不到的他就不该得到嘛。

      
其实那些东西有很多都是他自己宿世间,无量劫中供养过上师后,一世一世累积的福报,本来就是他自己的福报。但是他拿着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论,天天想着怎么去供养他上师,让他上师给他加持和福报,盘算着去换取更大的生意利润,标准的是跟佛做生意。这就是法难。不学佛还好,学了佛,这简直是跟释迦牟尼佛谈生意呢,哈哈。

  “你老人家,我供养给你5万块钱,待会儿你加持我得500万啊,不够,我要骂你的!”

  “为什么啊?”

  “你为什么加持别人那样发财呢,而不加持我也挣大钱啊?”

      
其实他不明白,别人得加持赚大钱是真的有,但是不一定能发生在他身上。因为别人是以前布施有福报,现在享用;他宿世间却不一定也一样布施过,哪儿来的福报?

     
 这种人多数是不修心量担当,不修般若,不修心,他就是来做生意的。他天天也持咒,但是持咒保持一个范围,一个范围的交际圈里大家都互相认识,好增加自己的信心:“啊,你看前面那位朋友供养上师多少钱,看见没有,他后来生意多好!”

     
我们当地也有这么一位,是做传销的,只要他的传销生意不好了,他会立即买很多的牙膏等日用品,到寺院去供养给每一位出家师一份牙膏或者肥皂。回去以后就宣传:“学佛真好!因为我只要生意不太好了,立即去寺庙里供养牙膏,我的生意立即就好起来了。”

   这简直是一笔标准的生意,一笔学佛的生意。

 

  法难之五:瞎发愿

 

      
有的朋友在没有明了佛法的道理前就乱发愿。挨着从头念那些大德讲的愿力,照搬成他的愿力。发愿前也没弄明白那些愿力他能发吗?为什么要发这种愿?

      
比如一个朋友说:“没事的,我旁边一个邻居说过,要想修行好,就得发大愿,发惊天动地的大愿,所有的愿我都发。一切众生的业力我都背,地球人身上的病都归我身上。”既然有这个愿力,那待会儿就只有等着在家长病,然后一直痛苦。因为众生一切业力都背,地球人长的病自然要全部背着。

      他听后,想想:“不对啊!听说要修行好,就得发大愿;要成就的快,还得发大愿。”

   其实,他没明白,他自己着“我相”这么重,那个业力跑身上就会把他给压死。真正的大修行者发这样一个愿是为了自己能成就的快,为了能早起来,为了能更上一步,人家才是从心底下发的,是无量心发的。如果这样发,那些业力是飞不到身上的,因为用无量心,凭着愿力的光明,就把业力超度走了。

     
 而有些人因为贪心而发的:比如为了发财,为了早成就,为了早成大德,让别人跪着给他磕头……哈哈,别人给磕头可不是好事,磕完了以后,业力上来承担不了,肚子疼!

       这些瞎发愿的朋友,他不明白那些愿力都是大德发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那四十八愿也是他的吗?不一定!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愿力,每一尊菩萨都有一个自己的愿力。大家要考虑考虑自己的愿力是什么,别老拿别人的愿力发,发完了以后,背不了业,肯定难受痛苦!

      
这个问题在现在学佛人当中是非常非常的关键。

  法难之为什么和怎么办

      造成这些法难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道山河大地都是自性化现的。

     
不明白这个道理,当然就只会往外找。哈哈!他不知道上师给他的加持也是他自性中出来的。说穿了就是他前世供养了上师而来的福报。
 
     
他不知道他本来就应该得到那些东西,老是自作聪明,频繁耍手腕去得到,然后告诉别人:“你看我多有本领啊!”。其实那些东西本来就是他该得的,为什么?因为得到的都是应该得到的,没有偶然的,都是有因果的,必然的。他不知道直着去拿,也是能拿到的,真是没活明白!

     
不懂法界一相,法界平等性;不知道本性,自性本来清静、澈然、具有恒河沙之功德,就会造成法难。

 

总结

 

       不懂得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多造成外难;不懂得修心量、修担当,就会造成内难;不懂得山河大地皆自性化现,天堂地狱本同一含生的,也就是不懂得法界的一相,法界平等性的,不懂得自性本来清静,具足一切的,多造成法难。

      
懂得这三条,肯定什么难也没有了。哈哈!其实啊,本来什么也没有,都是自己想出来吓自己的!不明白的,可要好好参!

  我们再回顾下,其实就说了这些:不懂得实无一众生得度者,多造成外难;不懂得修心量、修担当,就会造成内难;不懂得山河大地皆自性化现,天堂地狱本是同一含生的,也就是不懂得法界的一相,法界平等性的,不懂得自性本来清静,具足一切的,多造成法难。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