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供品处置:怎样才是最佳的累积功德法?



佛堂供品处置:怎样才是最佳的累积功德法?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特别提示:本文转载自德格宁玛嘉绒寺
[http://blog.sina.com.cn/u/1645357122]博客,原文链接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228420100w1u1.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228420100w1u1.html]

 

 

    供品究竟能不能吃,其实尽在发心

 

   
经常有人问:能不能吃家里佛堂供过佛的东西?在藏地,供品已经供给佛了,自己就不能用了,一定要送到清净的地方。在汉地一般都把供品给吃了。其实分析一下各有道理。 

 

   
藏地人认为供品既然已经供养给佛菩萨,自己就不能再拿回来;其实供养一方面是积累我们福德资粮,一方面为去除我们的吝啬心,既然供养了东西不是属于你了,是属于佛菩萨了!犹如乔美仁波切说:“供养佛菩萨的食品,供者不能自己取食,而应倒在洁净的高处。如果有鸟类啄食,那是可以的,因为鸟类属空行种性。”

 

   
而汉地人认为,供品是佛菩萨赐予自己的加持品,里面有加持力。犹如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供品在供养三宝之后,只要观想三宝赐予我悉地,自己也可以享用供品。

 

   
这两个行为都是发自恭敬心,所以都是恭敬的行为,都是如理如法的,一切在于发心。反之,如果你供养佛菩萨了,但因心存吝啬,自己又拿来吃,这样的发心就是不恭敬的,你吃供品的行为有罪过。如果你把供品送到清净的地方,自己不吃,但还是觉得很可惜,这样的发心也是不恭敬的,你不吃供品的行为也有罪过。

 

   
以今后大家可以享用供过佛的供品。至于乔美仁波切的观点,我们可以从某些特殊修法的角度来理解。对汉地的佛教
[https://higrid.net/]徒来讲,这样对处理供完佛的供品也比较方便。因为汉地不像藏地,藏地到处是清净的山坡和草地,很容易找到倾倒陈旧供品的地方,而汉地的城市里很难找到一处干净的空地,如果把供完佛的供品吃掉,这样处理就比较方便。

 

   
在享用供品上有一点特别要注意:以前情况只限于有时在汉地寺院见到许多人将自己买的水果等食品供在佛像前,一会儿就拿下来带回去,这会犯盗戒,对境比较严厉。在寺院既然供养了,就是十方所有,个人无权私自处置分配,除非就是供佛后已经撤换下来的后,由寺院里的师父统一布施给你吃,你可以收下,这是三宝的慈悲护念。

 

  
另:供过三恶道众生的食物(如蒙山施食等法会)最好不要吃,全部布施出去,你给给鬼神,施了鬼神,或者供的那个祖先,或者供了什么的,那个不能再吃了。

 

下面就此简单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积累巨大功德的供养事项:

 

佛龛上的供养 --最佳累积功德法

 

  
每天早上起床后,首先礼佛三遍,然后就供香、供水,如果出门在外不方便,就只能念云供咒进行意幻供养。

 

   
思惟:为利益一切众生,我将做此供养,以达到觉悟的境地。无始以来,所有众生都曾经是我的母亲,都曾经仁慈地对待我。接着念:「嗡啊吽」三遍后献上供品。

   
当你注视佛龛上的佛像及圣像时,视他们为十方一切上师及佛法僧,以此种认知供养他们,并思惟他们接受这供养后产生极大的喜乐。再思惟自己正供养十方一切佛、菩萨、罗汉、僧团。接着供养十方一切佛像及本尊像,其代表佛的圣身,然后供养十方一切法典,其代表佛的圣口,供养十方一切舍利塔,其代表佛的圣心,供养包括西藏及印度的所有圣物,以及全世界每个家中所有的圣物。

   
这是最佳的累积供德法。藉由此法不但可以供养一切圣物,不须出门、也不须花一毛钱到圣地去。思惟一切佛像、佛陀、菩萨等皆是上师的化身,藉此可累积最大的功德。

   
供养毕,愿一切有情众生得到我所累积的快乐和功德,愿一切有情众生的苦皆由我替代,接着回向功德。 

 

 
在作真实供养时,我们应当供养四种供物,即我执的三种事物和五供等特殊供品

 

   
我执的三种事物即自己所珍爱的身体,饮食、牲畜、住宅等一切受用,以及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

 

   
特殊供品包括供水、净足水、鲜花、熏香、涂香、酥油灯、香水、神馐、乐器等,这些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而作供养。这些特殊的供品各有不同的缘起,来果禅师说:“供香则身口不臭,供花则相貌端严,供灯则心眼光彻,供水则恶病全消……”这些供养也可与六度相对应,日本的道范法师在《行法肝叶钞》中说,水代表布施波罗蜜多,涂香代表持戒波罗蜜多,花代表安忍波罗蜜多,烧香代表精进波罗蜜多,饮食代表禅定波罗蜜多,灯代表般若波罗蜜多。

 

   
真实供养是供养自己真实拥有的供品。关于真实供养,有“以净饮食作供养,以善意乐而印持”的说法,意思是在供养三宝时,必须具足两种清净:意乐清净和供物清净。

一、意乐要清净。如果发心不清净,这样的供养是不如法的。以前有些地方有这种情况:一些小偷也会到寺院去供灯,但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三宝加持自己能偷到东西。我们应远离这样的不善发心,乃至供养一元钱、一盏灯、一支香以上,都要以善良的发心印持。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如果能以清净的意乐供养三宝,得到的回馈将是更为清净的身心。有些人本来心情很烦躁,但是到寺院后,在佛像前虔诚地供上一支香,然后专注地合掌顶礼,渐渐地身心变得非常宁静,令人见而生信,这就是三宝的加持。

二、供物要清净。既不能供养污秽的饮食、陈旧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能供养通过盗窃、掠夺或者以谄诳手段得来的邪物。如果以不清净的物品供养三宝,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过失。供物应当是洁净优质的,连自己都不愿意享用的低劣物品就不要拿来供养三宝,有些人把不能食用的陈腐酥油用来供灯,这种做法就是不合理的。供品的来源也要清净,有些小偷为了以后偷东西顺利,用偷来的钱财做功德,这种赃物也是不清净的供物。

   
我们应当供养以往昔福德所感而无勤现前,以及通过辛勤劳作获得的清净财物。

 

身边处处有佛台只要你不忘记每天吃饭,就不会忘记作供

 

  
当习惯于供养后,那么身边那里都是供养三宝对境。供养饮食的时候,不应把好的自己留起而供劣质的。连你自己也不会受用的劣质饮食品,当然不宜作为供佛之用途。虽然诸佛并不会真的受用这些供品,但为了吉祥缘起及积集功德,你仍须供上合适的供品,否则就宁可不作供。忘了供养并无问题。诸佛不同于凡俗的众生,你毋须担心他们会生气或报复,他们也不会因你忘记供养而要捱饿。供养只为了自己之积聚功德,并不是圣众有此需要。  

   
你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都应该供养给上师三宝,不能有贪心。听见好听的音乐、看到和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个时候不能有贪心,应该在心里供养给上师三宝。自己吃的、喝的、用的,包括穿戴的衣服和装饰品都可以先供养再享用,这都是修行的方法。不过修持之要诀在于恒久不辍,每天的修持及供养等最好不要中断,这才能生出因恒心而得之成就。尤其是过在家生活的行者,反正每天都要买菜购物,只要把买回的食品或未食用之菜式作供即可(素食)。这样的话,既方便又易行,只要你不忘记每天吃饭,就不会忘记作供。

 

   
就是你在路上看到一个特别好看的人,可以马上想:“供养三宝!供养三宝!”)无论看见任何喜爱或贪执的事物,都要诚心意念供养三宝。

    其实,除了我们眼睛看见的以外,还有无形的三宝加持,不管你承不承认,只要供养了三宝,就算财物不是很多,也可以积累许许多多功德。此外,自己获得现世的幸福美满、安居乐业、名声远扬等任何称心如意的事情,也要想到这完全来自于三宝的大悲,首先供养三宝,生起恭敬心,并观清净心。
    这所有的一切又是供养三宝又是在念修归依!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供养后不要忘了回向发愿,平时无论自己顶礼供养、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一切善根,也应当先供养三宝,然后回向众生。比如在放生中,就有专门供养三宝的偈颂,有些人看后觉得:“我自己放生就可以了,还供养三宝干嘛?没有必要。”其实不是这样的,无论你做任何一件善事,将善根先供养三宝,后回向众生,如此既有供养的功德,也有布施的功德。表面上看这是一种耽著,但实际上,这种耽著可令我们积累很大的菩提资粮。佛陀在世时,许多弟子都具有不共的功德,这些功德都是他们往昔供养三宝后,作了回向发愿才成熟的。因此,今后大家作完供养后,应立即以清净意乐来回向发愿,这样一定会如愿成熟果报。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