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父母就是菩萨(1-5)



【苦才是人生】父母就是菩萨(1-5)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1.母心如水子心如石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在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今社会,太多子女以工作、家庭为借口,将父母拒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对他们身体的衰老、内心的孤独不闻不问,忘记了他们养育自己是如何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藏地有一句俗话:“母心如水,子心如石。”孩子的心像石头一样坚硬,对父母总是无所谓;而父母的心,却像水一样柔软,始终惦记着孩子。就算孩子已四五十岁,按理说不需要担心了,可父母还是放心不下。

  面对父母,我们为人子女的,理应扪心自问:真正做到“孝顺”了吗?“孝”字的结构,上是“老”、下是“子”,本义是子女应把父母顶在头上,可现在又有几个人做得到?

  春秋时期的郯子,是孔子的老师。他生性至孝,父母年老患有眼疾,他特别伤心,到处求医。听说鹿乳能治好眼疾,他便披着鹿皮,前往深山,混入鹿群中。

  一日,猎人误认为他是鹿,正要举箭射他。他赶紧大叫,并将实情告之。猎人听后非常感动,想办法给他弄来鹿乳,并护送他出山。

  古代有这样的孝子,令人非常敬佩。相比之下,现在很多人做得实在太差。且不说别的,单单是父母在家中叫你,好多人就不能一听到便应声,反而慢慢吞吞在做自己的事,将父母的呼唤置若罔闻。甚至即使回应,也是很不耐烦,没有一点恭敬和孝心。

  包括一些出家人,可能空性观得“太好”了,把父母也观空了,觉得没什么。但从世间道德而言,对父母的孝敬不能缺少。

  唐朝有个懒残和尚,可谓一代高僧。因母亲就生了他一个独子,他责无旁贷地负起孝养母亲的责任。有时他穷得一文钱也没有,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挨饿,只有把自己的袈裟典当了,买米回来养亲。后来他在诗中也写道:“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从过去大德的历史来看,他们对父母是有执著,但这种执著并未影响他们成道。而如今有些人,出了家以后,对父母一点孝心也没有,这是极不应理的。

 其实,不仅儒教推崇孝道,在佛教
[https://higrid.net/]中,“孝养父母”也是最基本的善法。像《父母恩难报经》、《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都堪称“佛门孝经”,经中详细描术了父母恩重难酬,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报答。

 佛教
[https://higrid.net/]不管大乘、小乘,均认为父母是严厉对境,假如对其造业,果报相当严重。尤其是作为出家人,为了孝养父母,甚至可将信众供养自己的钱,给父母使用。佛陀时代就有位阿罗汉,父母非常贫穷,他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于是请示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并作开许:“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

  佛陀还亲口说:“今成得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学道,不可不精进孝顺。”

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报答父母的恩德都不能忘。

2.尽孝等不得

  我们孝养父母的时间,每天都在递减,如果不能及时尽孝,以后定会终身遗憾。

  很多人从小对父母的态度比较随便,一直以为父母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父母由于宠溺孩子,也不多加指责。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子女。等到想报答父母恩德时,父母可能已离开了人间,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前孔子带弟子出游时,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悲切的哭声。

  孔子说:“快走,前面有贤人。”

  他们走到前面一看,原来是皋鱼,他身穿着粗布衣服,拥着镰镐在道路旁哭泣。

  孔子问:“你又没什么丧事,为何哭得这么悲伤?”

  皋鱼说:“我有三个过失啊!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而把父母放在次位,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我的理想,整天侍奉君主,没有很好地侍奉双亲,这是第二个错误;与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远了亲人,这是第三个错误。如今我想报答父母之恩,可父母却不在了,所以内心悔恨不已,才失声痛哭起来。”

3.孝顺并非只是给钱

  有些人在父母年老后,每个月寄一点钱,就认为自己很孝顺。其实这并不是“孝”。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如果认为“孝”就是养活父母,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没有用心恭敬他们,那么跟养狗、养马又有何区别呢?

  那么,什么样子才是真正的“孝”呢?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闻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进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席子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像黄香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根据不同的季节,给予不同的关怀,才是子女应当做的。但我们有没有这样呢?每个人不妨想一想。

  子女用钱孝养父母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作为父母,晚年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始终觉得自己遭人嫌弃、没人理睬,因此,子女平时要多加安慰,让他们开心。

  其实这也合情合理。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界时,不会吃饭、不会穿衣、不会走路,而父母牺牲一切,悉心照顾我们长大,之后又关心我们读书、工作、成家……到了现在,我们长大成人了,而父母的身体已经苍老、体力已经衰退,这时候,如果对他们一点都不关心,那真是没有良心的表现。

  有些人对父母关心很不够,好像从降生以来,父母从未关心过自己一样。当然,这也与父母的教育有关,包括一家人共同吃饭时,因为对孩子的宠爱,菜往往先夹在他碗里:“你是宝贝,最可爱的。”其实不应该这样,吃饭时,应让孩子先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种恭敬的表示。这样点点滴滴教,渐渐地,他就会对长辈有尊重之心。

  子女长大之后,若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不能只用物质来回报,因为当年父母对你的养育,并非只付出了物质,更付出了满腔的爱。所以,若想回报这种深恩,就要真正关心他们,常常想着他们,就像父母始终牵挂自己一样。

  三国时期,有个人叫陆绩。他6岁那年,一次到袁术家里做客,袁术命人端出蜜橘招待他。他没有吃,而是悄悄藏在怀里。

  后来,他向袁术行礼告辞,叩头时,怀里滚出了三个蜜橘。袁术大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这么好的蜜橘,我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大为惊讶,一个6岁孩子便懂得克制自己、孝敬长辈,实在是难能可贵。

  因此,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也应该像小陆绩一样,时时都把父母挂在心上。

4.要把父母的话当菩萨语

  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

  有些人有了一点学问就傲气冲天,每当父母给他讲道理,就摆出一副不屑的神色:“拜托,你读的书都没有我多,还教我?”甚至大发脾气:“唠唠叨叨,讲什么呀?烦不烦!”这无疑会伤了父母的心。

  即使父母再没文化,他们的人生阅历也比你丰富,所说的话一定是为你着想。所以,子女要好好听听父母教导。

  有时候有个人叫杨甫,小时候父母十分疼爱他,可是,随着他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衰老,父母的话,他再也不爱听了,反觉得他们啰唆。

  一日,他觉得每天这样过日子,挺乏味的,便有了出家的念头。他听人家说,无际大师的道行很高,就决定辞别双亲,一个人去访师求道。

  他找到无际大师,说:“我想拜在您的门下,学习佛法。”

  大师告诉他:“你不如直接去找佛菩萨学习好。”

  杨甫问:“我是很想见佛,但不知佛在哪里?”

  大师告诉他:“很简单,你赶快回家去,当你看到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的那个人,就是佛的化身。”杨甫听完大师的话,一心一意想要见佛,就赶快回家了。

  他到家后,已经是半夜。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母亲,请她来开门,母亲听到儿子回来了,高兴地从床上起来,来不及穿衣服,就把棉被披在肩上,又因为很急着想见儿子,鞋子也倒穿了,急忙跑来开门。

  杨甫看到母亲的样子,“肩上披着棉被,脚上倒穿鞋子”,突然想起了法师的话。母亲从以前到现在,对自己的教诲和包容,一点一滴,都浮现在脑海中。原来父母就是家中的活菩萨!

  领悟到这点,他顿时哭了起来,抱着父母说:“孩儿不孝,居然不了解您们对我的用心,从今以后,我一定听二老的吩咐。”自此之后,杨甫便待双亲如同菩萨一般。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真心,平时的教导必然有价值,子女不要轻易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尤其是,父母因你做了错事而加以谴责时,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你一定要虚心听受,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就像孟子,他小时候厌倦学习,有一次不愿读书,从私熟逃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见他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讲,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意味着马上将要织成的一匹布全毁了。孟子非常孝顺,忙跪下来问:“您为什么要这样?”

  孟母告诉他:“读书求学不是一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然后一寸寸地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了,才有用,才可以做衣服。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像你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以后怎么能成才呢?”

  孟子如梦初醒,从此一心向学,再也不敢旷课了。后来他学识渊博,继孔子而成为“亚圣”。

  此外,还有一个故事:

  晋朝有位将军叫陶侃,他小时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母亲对他管教甚严,有什么过错,从不轻易放过。

  他二十几岁时,在县里当小官,专门监管渔场。一次,他派人将一坛腌鱼送给母亲品尝。

  母亲推知是公家的东西,不但没有享用,还令差役把它带回去,并附了一封信说:“你做官,随便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不但没有叫我高兴,反而叫我替你担忧。”

  陶侃见信后,羞愧万分,从此终生不忘母亲的教诲,成了晋朝著名的清官。

  所以,对父母长辈有益的责备,应乐于听受。

  常言道:“老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别看有些父母没有文化,但他们吃的苦很多,懂得为人处世的分寸、接人待物的道理,这是比“纸上谈兵”更有价值的财富。

  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时,应经常请教父母。他们的教导与指点,对自己会有很大帮助。佛教的《善生经》中也说:“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凡是想要做的事情,首先应呈白父母,看能不能做。听了父母的建议,就可避免走许多弯路;否则,不经父母同意便去做,很容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5.对父母永远要软言柔语

  人老了,就变成了孩子。所以,假如父母的言行举止有失,比如开天打麻将、喝酒、吵架,那么子女应当好言劝解,不能语言犀利、态度强硬。

  一次,我听一个年轻人说:“今天我父亲做的事很不对,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顿。”当时,他一副很英雄的样子。

  其实这是不对的,即使他父亲有错,这种做法也不恰当。父母毕竟是长辈,要以柔和的语言来规劝。倘若因看法各异,父母不接受你的观点,你也应婉转地给他讲道理。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

  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下来哭着劝阻,但父亲不为所动。

  猛然间,他灵机一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请把那个筐带回来。”

  父亲不解地问:“你要这个干什么?”

  “等您老了,我也要用它把您扔掉。”

  父亲听了,大吃一惊:“你怎么说出这种话!”

  孙元觉回答:“父亲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大悟,赶紧把老人带回家好好奉养。

  所以,纵然父母做得不对,性格难以沟通,子女也应巧妙地循循善诱,让他们放弃错误的做法,而没必要言辞犀利,令他们难堪。

  孔子也曾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的过程中,见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如果父母不采纳你的意见,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以诚恳的态度反复请求。若能再三规劝,明智的父母还是会接受的。

  就像唐太宗李世民,他年轻时天下大乱,他常陪同父亲李渊一起打仗。

 一次,李渊决定连夜拔营,攻打另外一个地方。李世民从各方面分析后,认为敌方可能有埋伏,此举难以成功,就再三劝阻父亲。

  父亲不采纳他的建议。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李世民就在军帐外面号啕大哭。

  李渊见儿子哭得那么伤心,所分析的道理又比较中肯,于是及时停止了进攻行动。

 所以,对于父母的错误,子女应想方设法温和劝谏,若能这样,父母很可能为之动容。如此,既促使了父母的名声,也尽了自己孝顺的本分。

微信号:YICHAN360——每日一禅:您身边的善知识!

温馨提示:感恩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我们共同接力传递智慧与爱的正能量!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