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化家庭生活指南



佛化家庭生活指南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分享到:
 法鼓山的理念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可是,想要提升人的品质一定要站在人的立场,以人的身分完成人的高尚品格,然后“人成即佛成”。当人都成佛时,人所处的环境就是净土。同时,在其他的人都还是凡夫的时候,只要个人内心净化、生活净化、品格提升,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建设人间净土的人,也能享受体会人间净土。这是靠自己来建设净土,并且将净土分享给别人。
  人的出生是由于父母的结婚,父母的结婚就是建设佛化家庭的基础。一个家庭纵然没有儿女,也要有夫妇两人的共同生活,如果没有夫妇俩共同的生活,就不成其为家庭。
  人类的社会是依靠人与人的结合,互相支援关怀,彼此呼应照顾,共同合作努力,才能成为一个和谐安详的社会;而其中的成员,就是以男性与女性相结合的家庭,为组成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基本单元。如果在一个社会体的结构中,男女之间没有夫妇的分际,也没有家庭的伦理,一定会制造出许多的乱源。所以世间不论任何的宗教和哲学,乃至于现代的社会学都主张要有正当的夫妇关系。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既能维系人类社会的和谐,也可促成人类子孙的绵延。
  男女的结合是人生的大事。结婚的仪式是证明一对男女已经成长成熟,必须负起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也是建立另一代人伦关系的开始。从两个单独的个人而成为一对夫妇,他们彼此之间必须共同遵守信诺、责任、义务。所以一个人在结婚之前和结婚之后,对于人生的体验和责任的承担,是完全不同的。
  由于结婚的行为,成为风俗和习惯之后,男女结婚,举行婚礼,便形同演戏。目的只是在向亲友宣告,或者是为了取得法律上的认可;在忙碌、铺张、应酬、花钱的过程之中,不但自己花钱,也让亲友花钱之外,并不能为一对新人在观念和心理上产生神圣、庄严和负起责任的教育功能。因此,凡是有儿女结婚,父母都很劳累,也让亲友破费,造成一种浪费的礼俗。而在结婚之后也不能促使这对新人,产生互爱互敬、白首偕老的共识,这是非常可惜和遗憾的事。
  佛教徒可分为出家和在家的两大类,而以出家修道的人为僧,在家学佛的人为俗。出家是非常庄严神圣的,但只有少数人有此福德因缘,绝大多数的佛教徒都是在家人。不过佛教徒的在家人和一般的在家人,也有所不同,在家的佛教徒必须依靠佛、法、僧三宝作为人生方向指归;也应该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乃至不饮酒等的五戒。实际上这也是作为一个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纵然无法将五戒持得很清净,至少在结婚典礼时应该要知道学着遵守五戒,特别是不邪淫戒,那是非守不可的,那就能够保障不会发生所谓“婚外情”的危机。
  在佛化婚礼中,一定会劝勉新婚男女要互相尊敬、互相礼让、互相关怀、互相谅解。要将夫妇中的另一半视为共同修行菩萨道的伴侣,所以佛教徒称呼自己的配偶为“同修”,或彼此互称“我家师兄”和“我家师姊”。有了孩子就将他们当成是助道的“我家小菩萨”,对于公公婆婆和岳父母,就将他们当作成就自己修学菩萨道的“我家老菩萨”。如果能透过此种心情和认识彼此相待,则种种的家庭问题自然会运用佛法的慈悲和智慧来化解。所以我要说:净化人间始于佛化的家庭,建设佛化家庭始于举行佛化的婚礼,而佛化的婚礼就是为了提升人的品质。
  在佛化婚礼中,遵守素食、禁用荤酒,不在婚礼中大摆宴席,也不大事喧闹,更不让亲友们有致送厚礼的额外负担。由法师以三宝来为新人祝福,就是婚礼中最高的礼物,也是对于新人终身受用不尽的最佳礼物。
  我们举办佛化的联合婚礼,更能符合环保节约的精神,而且使得参加婚礼的男女居士,在隆重、庄严、祥和、喜悦的气氛中,感受到婚姻是一桩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义务。也能让新人的父母亲友们,在佛化婚礼的参与过程中,分享到新人的圆满和幸福。更能让新人感受被欣赏、赞美、勉励的幸福。所以,佛化的联合婚礼,具有净化人心、净化家庭以及净化社会的多重功能。

  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个性、尺寸来要求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境之下,不可怀疑、批评、指责对方;发现冲突和矛盾,暂时不要处理,等待双方心平气和时,再解释、沟通,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同时,在任何时候,你又是配偶的一部分,所以没有权利单独处理家庭中共同的财产、物品、生活方式,尤其对于管教子女等的问题,必须取得配偶的同意;若出远门或已出远门,必须让自己的另一半知道你往何处,你在何处,是否平安、健康;要随时而适当的关心对方的身心状态和生活情况。
  婚后至少要负起关怀三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是夫妇两人自己的家庭;第二,是公婆的家庭;第三,是岳父母的家庭。不能因为自己娶妻或嫁人,就忽略了年长的父母及原来的老家。同时也要关怀自己的兄弟姊妹亲属的家庭,和他们的婚丧喜庆,否则会让年老的父母不安,也让亲戚朋友批评。不要期待父母亲友的援助,却要时时刻刻想到父母亲友是否需要关怀。最忌讳的是让父母说:“娶了媳妇,丢了儿子。”也不要让岳父母说:“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变成忘恩负义的大不孝。
  一旦生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应该感到欢喜、欢迎,悉心扶养,教育成人。夫妻不是冤家,子女不是讨债鬼,他们来帮助你成长,来促成你履行父母的义务,所以是你的小菩萨,要对子女付出耐心和慈悲心,要因材施教,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不可将子女当成自己的财产来支配;更不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替身来指望。尤其不可有养儿防老、期求反哺及回馈的心。虽然当教导儿女知道孝心,可是站在做父母的立场,则但尽责任,不存企图,那是最健康的心态。
  现代的家庭,多半只有未成年的儿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成年,不论是否结婚,求学或就业,绝大多数会离开父母而过他们独立的生活。所以,当儿女快成年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到那时候,夫妇俩已是中年或步入老年,正好可以利用照顾子女的心情和时间,去关怀社会大众的福利,以义工的方式来奉献自己。最好是参加宗教团体的活动,一方面可精进修学佛法,同时也将对于子女的一份执着,转化为对众生的关怀和慈悲。所以在印度,人生可分为四个时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晚年期。少年及青年期是过家庭生活、求学和求业,中年及晚年期是过社会的生活和宗教的生活。
  就佛教而言,婚后除了遵守三皈、五戒,更可以利用假期或假日,参加定期的修行,学习着过无牵无挂、无忧无虑的修道生活。比如:到寺院参加佛七、禅七或受持八关斋戒,虽然如此,但自己依然过着有夫、有妻的在家形态的生活,那确实是夫唱妇随、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不是彼此的纠缠,而是互相的提携,做一个愉快、自在,和使自己满意也让他人敬仰的在家居士。
 
  佛化家庭的生活指南

  (一)家庭生活
  1  佛化家庭的三条件
  (1)敬养父母如三世诸佛。
  (2)夫妇爱敬如诸上善人。
  (3)爱护子女如母鸡护雏。
  在家居士生活的第一要务,便是建设和乐的家庭。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慈爱,敬与养,教与育,做到自己最大的可能,才算尽了父母与子女的责任。夫妇,是家庭的重心,彼此之间,一定要坚守贞操,要敬爱对方,夫妇间的感情融洽了,纵然是菜根布衣的生活,仍是一个可爱的家庭。
  2   佛化家庭的经济收支
  (1)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所需;尽量避免从事与五戒相违的职业。
  (2)经济的收入当分作四份:家计的生活,营业的资本,家中的储蓄,银行生息。
  (3)除生活之外的收入用途有三种:供养父母,周济亲友,供养三宝。
  家庭和乐,主要是建立在夫妇之间的感情上;家庭的幸福,主要是赖于经济收支的平衡。居士,应当从事各种正当的职业,来谋求生活的所需,除了屠业(包括渔业及荤菜馆等)、盗业(包括赌业及走私等)、淫业(包括舞场、妓院等),其他的或农、或工、或经商、或公教,都是可以选择的。有了收入,必须量入为出。以经济计画,来计画家庭的经济,才是最安全的。
  家庭经济的基础稳固了以后,除了家庭正常生活的所需,如果仍有余力的话,就该用于家庭以外的福德,供养三宝及公益慈善等的事业中去了。所以《杂阿含经》中也说,居士的财产,应该分作三种用途:一是供养父母;二是养育妻子儿女,乃至周济亲属、朋友、仆从等;三是供养沙门、婆罗门等宗教师。
  (二)社会生活
  凡是人的生活,便不能脱离社会,在家的佛教徒,除了家庭之外,社会生活也是非常重要。为了工作谋生、为了求学深造、为了服务社会,都需要跟社会接触,同时要将自己融入社会,才能被社会大众接受而影响社会。
  社会生活可以包括学校、工作、商业、政治和宗教信仰等。除了宗教生活将以另一节讨论之外,必须注意其他几个项目。不管是那一种社会生活,基本的态度和认识是不能离开礼节、威仪。而基本的礼仪是从衣着仪容的整齐、清洁,乃至言谈举止的礼貌和亲切。必须对上尊敬、对下谦虚、对左右平辈礼让,不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对任何人不可有骄傲心和轻慢心,一律以尊重和礼貌对待。所谓“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实尊重人,也就是尊重自己的一种表现。
  1  学校的社会生活││师长及同学间的关怀
  在学校对师长应尽到礼敬、服从和爱戴的责任;对同学应该尽到谦让、原谅、关怀的责任。彼此的相处,除了向师长、同学学习学问、经验、知识和处世为人的长处之外,要谅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取长补短。不跟同学计较,不向老师抱怨。有事要诚恳地请教和商量,不做背后的批评或互相间的搬弄是非、说长道短。
  2  工作的社会生活││同事及从属间的接触
  在工作的场所,对老板、长官、上级的领导管理阶层,应该体贴、忠诚;对同事应该协助、支援;对属下应该关怀、体恤,使得上下左右都因为你的关系而同心同德、同甘苦共患难;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看待。虽然是为公家或老板而工作,还是要想到:不论是老板或职员,都是在同一锅中吃同样的饭,不过彼此扮演的角色,所站的方位不同而已。如果能如此想,一定可获得老板的信任及同事、属下们的信赖,自己也必然会感到非常地稳定和愉快。
  3  商业的社会生活││同业及主客间的互动
  在商场中,虽然各自都是为利益而有所接触、交涉。于往返交涉中,要以诚信和尊重来应对。自己希望赚钱,更希望他人也得利益,以这种双赢的存心,一定能促使自己在商场中受到重视与推崇;明明知道如此做会吃亏,而对方也很清楚你是吃亏的,虽然在物质上有所损失,可是在信誉和人格上却受到对方的肯定和感恩,这种事还是值得做,能吃得起亏也是一种慈悲的表现。当然在商言商,做生意不等于做布施,以经商之盈余做布施较实际,不要以经商的资本而行布施。
  4  政治的社会生活││政府及民众间的互依
  做一个佛教徒也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生活和影响。可以参加任何合法、公正、廉明的政党,应该参与选举并珍惜投票权。对国家、政府应尽纳税人的义务,和关心政党、政治的责任。其目的是希望建立富强康乐、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这也就是我们法鼓山的理念,从提升人的品质,而做到建设人间净土。对自己要负责,对社会要尽责,透过政治管道的运作,而完成建设人间净土的目标。
  佛教徒的社会生活就是从净化人心进而净化社会,所以用佛法来帮助自己,用佛法来关怀社会,并且鼓励社会的大众爱护大众的社会。
  (三)宗教生活
  居士的宗教生活,也就是求受三皈、持守五戒、勤行布施、修习禅定、听闻佛法、读诵、礼拜、念佛、持咒等。
  1.如何求受三皈?
  所谓“三皈”乃是取得成为正信的佛教徒必经的过程,而“三皈”仪式的重要性如同总统的就职、国王的加冕等,是从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由衷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虔诚的归投,对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对佛教,信仰的中心,是佛法,佛法能使我们离苦得乐,所以要信仰。佛法是由佛说的。佛法是由僧众结集(编辑)、传流、住持、弘扬的,所以也要信仰。合起来,便是信仰“佛”、“法”、“僧”,称之为三宝。信仰的入门,便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的仪式,是请一位出家的僧尼作证,并且教授三皈的内容,那就是:
  (1)我某某,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三遍)
  (2)我某某已经皈依佛,已经皈依法,已经皈依僧。
  (3)修学佛法,拥护三宝,永不退信。
  (4)愿度一切众生,愿断一切烦恼,愿学一切法门,愿成无上佛道。
  三皈的仪式,简单而隆重,主要是使自己一心一意地皈投三宝、依仰三宝,在三宝的启导之下,得到现前的身心平安,以及未来的解脱,乃至成佛。
  如何达成以佛法来净化生活、提升人品,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乐,便是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
  2.如何修持戒?
  持戒的目的是在改过迁善。改过为不造一切恶业,可得离苦的果报;迁善为努力一切善业,可得幸福的果报。如果只求离苦得乐而不从身心行为方面切实改过迁善,便与常情常理的因果定律相违。
  佛法教人持戒的内容,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利自保的五戒,二是利乐众生的四种精进。
  五戒是指:(1)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2)不偷盗,主要是不取非分之物,不收不义之财。(3)不邪淫,主要是不违社会秩序,不背人间伦理,不妨害家庭,不损伤健康。(4)不妄语,主要是不以语言使得他人受到损害。(5)不饮酒,应包括麻醉药在内,主要是不以饮用酒精及麻药,失去自制能力而去做出杀、盗、淫、妄的犯罪行为。
  四种精进,又称为四正勤。那就是劝导他人除一切恶修一切善,也正是七佛通诫偈的头两句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1)已作之恶令中止;(2)未作之恶令不作;(3)已行之善令增长;(4)未行之善令修行。努力不懈,修行这四句话,叫作四种精进。前两句是为众生拔苦,后两句是给众生带来幸福。拔苦与乐,正是大慈悲心的菩萨行。如何能够劝导世人,同来修行这四句话,那就先要以现世的利益、现前的好处来使他们感动,进而接受你,相信你。所以通常要以布施作为入手的方便。
  3.如何修布施?
  人类为了生活的保障及生命的安全,必须养成随时储蓄的观念和习惯,储蓄的方式可有两种:一是有限的,一是无限的。有限的是以财产存于银行,无限的是以财产存于社会。前者是为保障个人及家庭的安全,后者是为保障整体社会的安全。个人不离全体,所以两者的储蓄,都有利于个人。
  储蓄的时间也有两种:一是现世的储蓄,二是永恒的储蓄。现世是于即身的自我获得回馈,永恒则是于无限的未来享用不尽。一般的银行存款及现实的社会福利,都能立竿见影,所以是为现世利益而储蓄。佛教的弘化事业,护持三宝,以佛法救济人心,乃是无尽藏的储蓄,因为一个人向十个人弘传佛法,不仅十人获益,以十人若各传十人即成百人,以百人向横面是对当今社会、当今世界传播佛法,向后世是对无尽的未来社会传播佛法。只要是佛法所到之处,只要有佛法传流之时,你的功德就跟着传遍,跟着传流,那岂不是永恒而普遍的储蓄吗?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储蓄,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水滴石穿的方式,积少而多,日复一日,以我们有限的物力、智力、体力、心力,不断地修行布施功德。为目前固然要布施,为永恒更加要布施。唯有布施功德最容易做,随力随心。给贫病急难做布施是大功德;拥护佛法、培养弘法的人才,有无量功德。
  4.如何修禅定?
  禅定的意思是心无二念,开始练习时必有方法,方法的作用是使得我们的心念由散乱状态而至集中状态,再由集中状态而至统一状态。到了统一的状态,便称为定,但是统一状态也有不同的层次:由身心的统一,至内心与外境的统一,再进一步,便是前念与后念的统一。要想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必须经过前念与后念的连续如项链,一念扣一念,念念同一念,一样的念头,然后才能把前后念的间隔消化,仅剩下一念的存在,此时即是止于一念,名之为定。连此一念也不存之时,便是即定即慧。
  初修禅定之时,可有许多方法,举凡礼拜、诵经、念佛、持咒、梵呗、经行等,都为达到安心、静心和净心的目的,只要由于修行而使身心平衡,都是定的功效。如果没有高明专长的老师,以上所举各项,都是佛经中处处可以见到的修定方法,安全可靠而不会产生副作用及后遗症。不过这些均属于散心修定。
  如果遇到对禅定已有经验,并对佛法有正知正见的老师,就向他们学习专心修定的方法。那是指的禅观法,或被称为止观方法,禅宗则为参禅的方法。
  禅观的方法,一定不离三个原则,那就是:调身的姿势,调息的呼吸,调心的专注。以放松身体的肌肉,也放松头脑的神经,为基本的要求。正确的姿势,包括行、坐、立、卧四种,以轻松端正为原则。正确的呼吸,以自然的速度为原则。正确的专注,则以只顾方法不问得失为原则。如果企图心强,急功好利的心旺盛,便会为你带来魔境的困扰。必须要有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的心理准备,才会安全。所谓斩佛斩魔的意思是说,不论可喜或是可怖的任何景象及感受出现,都把它当作幻景及幻觉处理。否则若遇恶境易生退心,甚至毁谤三宝,指为修行不得好报。若遇善境易生慢心,甚至宣称得大神通,证了圣果成了佛,那就太可怜了!
  5.如何礼拜?读诵什么?
  礼拜的方法,与合掌的方法相连。其动作最好请那一位法师或居士给你当面示范。
  至于礼拜什么?为何礼拜?初入佛门是有求礼拜及有相礼拜。求平安、求智慧、求幸福,是正常的心态。所谓有相,是指有对象、有目的。面对佛菩萨圣像,或对特定的佛经,每天定时定数礼拜,为己为他,消业障、除烦恼。学佛既久,便知无求无相才是修行的究竟目标,所以每天照样面对佛菩萨的圣像礼拜,只是一种恒课。
  读诵的佛经,但视为了什么目的,再看能有多少时间。通常佛教徒们读诵的经典,不出︽心经︾、︿普门品﹀、︽阿弥陀经︾、︽金刚经︾、︽药师经︾、︽地藏经︾,一部分有较多时间的人,可以读诵《法华经》、《华严经》。诵经的方式,如系一人,可用木鱼,也可不用木鱼,两人以上同诵,则须用木鱼。最好确定一部经,发愿在一定的期限内诵完多少遍,不要今天诵此经,明天又换另一经。诵经不为求解,只求字音不错,不一定要知道经义为何。
  至于看经是为知解经义,包括上举读诵的诸经,另外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楞严经》、《圆觉经》、《胜鬘经》、《维摩经》、《楞伽经》、《解深密经》、《涅盘经》、《大般若经》等。不过我自己是从四种︽阿含经︾下手的,其先后次第是《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要看论典则有《大乘起信论》、《宝性论》、《俱舍论》、《瑜伽师地论》、《中论》、《大智度论》、《六祖坛经》等。看完这些经论时,你已是一位佛学的通家了。
  6.如何念佛?如何持咒?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及密教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
  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佛,例如七天之中单念阿弥陀佛,称为弥陀七,单念药师佛,称为药师七,此外尚有弥勒七、地藏七、观音七、文殊七、普贤七等。
  如何念佛?有两大类:一是散心念,二是专心念。前者可在任何时间的任何场合,以出声念或心中默念,甚至一边跟人谈话,一边照常念佛。至于后者是克期取证的念佛法,在特定的专修期间所修的方法,通常用连续念、高声念,自听其声念。印光大师则劝人用数数念,数数与计数不同,计数是用念珠计算,数数是每念一句佛号默数一个数目,念至十句,数到第十,再从第一数起,如是周而复始,便会达到专注的效果。念佛念至“一心不乱”的状况,必定是专心念佛而非散心念佛。
  至于持咒,许多人以为凡是持咒即是修的密法,其实不然,正规的密法,必由上师的师师相传,必有仪轨修法。一般的持咒,则与持名念佛类似,故在显教各派,乃至明朝以下的中国禅宗,也用许多明咒。持咒之法,是口诵、耳听、心惟,身口意三业相应,持咒才真得力,那也是定的一种。若以散心持咒,当然也有功德及感应。持何咒文?则端视个人的心向习惯及因缘而定。通常的人多持︿大悲咒﹀、︿观音咒﹀、︿准提咒﹀、︿吉祥咒﹀、︿药师咒﹀、︿地藏咒﹀、︿往生咒﹀、︿楞严咒﹀等。可以用数珠计数念,也可以计时念。
  7.如何修智慧?
  依据大小乘经论所介绍的智与慧,有所不同。“智”有世间智与出世间智,世间的知识以及世间的聪明才智,都以“我”为中心,不论是个别的小我或全体的大我,都未脱离我执烦恼,所以名为世间有漏智。唯有超越了自我中心的一切心理或精神的运作,始称为出世间的无漏智。开悟即是无漏智的功能显现,开悟时对自己断烦恼、除执着,开悟后对众生施法雨、济苦难。自度度人而又自知自觉。
  至于“慧”共有三等,称为闻、思、修的三慧:(1)闻慧,是依听闻佛法,读佛教经论,理解佛法所说的道理和修行原则。(2)思慧,是依所闻的慧解,如法修行,一边仍依经教,一边已从修行过程获得体验。(3)修慧,是从思慧更进一步,不依经教,大用现前,然其终亦不会与经教相违。
  8.居家恒课
  在日常生活之中,必须每日抽出最低限度的时间,来将身心全部交给自己的修行生活,如能定时定数,那是最好,至少每天不得少过两次。这就是用来修持:配合自己的生活环境,拜佛、静坐、诵经、念佛(如环境嘈杂,观想默念即可)、忏悔(包括毫不容情地反省,至诚恳切地悔过,以及对于三宝恩德的感仰),选定一、两种,作为日常的恒课,但于忏悔一项,不能缺少,唯有在不断地忏悔之中,才能不断地改往修来,才能不断地迈向成佛之道;唯有天天都是生活在“觉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变换气质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发现的人。忏悔能用礼拜最好,但亦可不用仪式,跪着,坐着,站着,均无不可。不过,凡在功课之时,必须放下万缘,一心归命,纵然少到每次仅仅数分钟,行持久了,日子长了,必有效验可观,至少,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将开朗豁达。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善行坚固,无有退转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