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引言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第一章  引言
 
一、错误的见解
 
一般人对于命运的看法多半是有偏差的。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个圈子里

打转。
 
赞成宿命论的人认为: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和神安排好的。努力的结果,只是白费心机。万事只要听

天由命就行了,他们抱著「船到桥头自然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去过日子,甚至变得消极颓

废了。
 
另有一种人持著「眼不见为净’的人生观。他们认为只要拚命工作,拚命赚钱就好了,何必杞人忧天,

去研究人生的大道理。命运这玩意儿太玄了,实在高深莫测,像我们这种凡夫怎么能理解它呢?反正知

不知道命运都是那个样子,该来的迟早要来!不知道也许还好一点,越知道,内心的恐惧可能越多。
 
有些年轻朋友支持激烈的自由论调,他们事事讲求自由,而且对于宿命批评得体无完肤。他们说:‘宿

命论是上古时代的产物。在这种高度文明的科学时代还相信命运这么一回事,是会使人笑掉牙齿的。现

在大伙儿都在争取自由,你还口口声声喊著宿命,不但是开倒车,简直把火车开到月台上了。’
 
二、命运的真相
 
事实上,单用‘宿命’或‘自由’这两个名词有时无法解释人生的各种遭遇。语意学告诉我们:任何一

种现象或事物永远无法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完全。换句话说,语言文字和现象实物之间永远有差距存在。
 
宿命论和自由论各可以解释人生的若干遭遇。因此,这两种理论都对了一部分。假如我们只赞成其中一

种理论,而反对另一种理论,那就错了!因为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种理论不但不相矛盾,而且还相辅相

成。
 
这是什么道理呢?宿命论是以因果法则作基础的。前世修善,所以今生得乐报。前世做恶,所以今生得

苦报。这种前因后果的关系,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请诸君注意:惟有在‘为善得乐,为恶得苦’的因果法则下,我们的自由才有意义,才有保障。否则,

为善不一定得乐报,甚至以后还会受苦,那我们自由地选择行善,岂不是失去了保障,那有人敢再行善

?打个比方来说,因为‘种豆一定得豆,种瓜一定得瓜’,所以,农夫的自由选择,才有了意义和保障

。所以他才选择了种豆。万一种大豆不会得大豆,而得了苦瓜啦、酸果啦、毒菇啦、野草啦.........

那么,农夫的自由选择还有什么意思呢?
 
宿命论和自由论这两种思想虽然有偏差,但不见得一无可取。这两种理论都像具有副作用的药物一样,

对症下药可以产生治疗的效果。滥用过度却反而因药成病。譬如,有些人研究宿命的原理以后,内心的

贪欲和恼虑一扫而空,因为他不再像从前那么贪得无厌,那么地死心眼,心中愈来愈宁静,而且也变得

随遇而安,澹然无求了。
 
可是有些人却适得其反,他相信宿命以后,不但得不到上面的好处,反而产生一大堆毛病。他变得敷衍

不负责任,苟且偷安,放逸享乐,消极颓废,甚至连有意义的正事也漠不关心,这岂不是像用药过度而

泻肚子?
 
三、不信因果有多可怕?
 
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们从没有仔细地想一想这种见解给社

会留下了多大的祸害。
 
我们打开报纸瞧瞧,几乎每天都有杀人、抢劫、邪淫或欺骗的事情发生,干这种事的人都是不相信‘因

果报应’和‘因果法则’,所以他们才敢挺而走险,以身试法。
 
一个深信因果的人,绝对不会做出这种凶恶的事情。因为他恐怕别人的指责和评论,也畏惧将来的报应

和自食恶果。可是不信因果的人就没有这份敬畏和惭愧心,他既然不相信后世和因果,所以做起坏事必

然肆无忌惮。他只顾目前的利益,而不考虑将来。甚至为了获取现在的利益,不择手段,再凶狠的方法

他都敢冒险尝试。假如社会上人人这么做,天下岂不是要大乱吗?所以这种心狠手辣的厚黑思想实在不

能提倡。
 
只要不信因果的人越多,这社会上的问题就越复杂。不信因果的程度越强烈,社会上的问题也就越严重

。看某一个地方的民俗好坏,只要看该区域的民众是否深信因果就差不多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曾去过一间非常令我怀念的寺庙,寺里的人相处得极为融洽,而且真正做到了‘路不

拾遗’的地步,在那种地方,洗澡时忘了带手表回寝室,隔了一两天想到再回头去浴室找,包准你能找

到遗失的手表。可是在一般大学堂的宿舍可就不同了。记得我读大学二年级时,有位学弟带劳力士的手

表,去洗澡忘了拿回来,吓得脸发青。这两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别?理由很简单,在那寺庙

里大家都相信因果,可是大学堂里相信三世因果却少得可怜。
 
深信因果的人不会贪图占别人的便宜,因为他知道将来会因为眼前所占的便宜,重重地付出更可怕的代

价。所以从长期的观点来看,占别人的便宜其实就是自己吃大亏。假如这个社会大家都不占别人的便宜

,那么天下岂不是就太平了。
 
再者,深信因果的人通常愿意自己吃眼前亏,而把好处让给别人。因为他知道学习吃亏对自己的将来大

有益处,学吃亏不但可以使别人欢喜,更可以藉此机会砥砺自己的坚忍和仁慈的品德。从长期的观点来

看,吃亏就是占便宜。眼前所吃的亏将来必定能得到更大的报偿。这思想对于促进社会的安和乐利是不

可或缺的。
 
所以,涅槃经上说:‘真正明白善因产生善果,恶因产生恶果的人,就不会再做坏事情了。’(注一)
 
四、为什么必须相信三世因果?
 
佛教不但讲‘因果’,而且还特别强调‘三世因果’。—你前生种什么因,这一生就会得什么果。今生

种了什么因,来生也会受什么果。就好像因果经上所说的: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我们不能因为看不见过去世和将来世,就否定三世因果的存在,就如同我们总不能因没见过自己的高祖

父和曾祖父,就不承认他们存在的可能性吧!
 
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我们可以运用推理或类推的方式去了解。试看普天之下那一样东西不是由于过去

的延续?俗语说:‘前人种树,今人遮荫。’假如没有过去种的树,现在那有荫可以乘凉呢?桌子的前

身是木材,木材的前身是树干,........那一样东西没有过去呢?
 
再说,三世因果并不一定就是前世和来世,也可能是去年、明天。更可能是前一分钟,现在这一分钟,

以后那一分钟或者前一刹那,后一刹那。
 
现在的科学认为:宇宙中每一件现象有它的原因的。心理学也强调: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这

种论点和三世因果的说法却不谋而合。
 
偏偏有许多人主张‘一世论’:人不过是父母和合而生的血肉之躯,思想和感觉不外是大脑和神经的运

动现象。一死什么都没有了。他们处处都为这一生的物质享受和自己的利益打算。他们的生活充满著短

视、残酷和功利的私欲,甚至为了个人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从上面的观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世论’和‘无神论’、‘唯物论’、‘自私的功利主义’、‘以

物质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是相关连的。要提升人格和智力的境界,非突破‘一世论’‘无神论’和‘唯

物论’不可。如同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所说的:‘人们之所以成为无神论者,是因为对哲学没有深入的了解。如果一个人能研究

精深的哲学,那就不得不归依宗教了。’(见培根论文集)
 
另有些宗教进而主张二世论,他们认为:好人死了上天堂,坏人死了下地狱。善人死了为神,恶人死了

变鬼。这种思想当然比无神论或唯物论好多了,至少它可以鼓舞人心向上,阻止人们犯罪,对于安定社

会实在功不可没。可是这种理论并不圆融,并同时也不完美。
 
第一、它不能合理地解释:人是从何而来?为什么人一出生在体重和智力上就有种种差异?再者,难道

一个人今生做了一点恶,来世就永远变鬼或者下地狱,而永不能翻身。万一他当鬼或在地狱时,改过向

上,就没机会再转生到比较好的世界?.........这种理论当然显得十分死板。
 
只有三世的理论才是圆满的,它不但可以解释宇宙间的种种现象,而且可以使一个人不致埋怨命运而怨

天尤人,甚至还可以鼓励人们努力奋发向上,积极造福社会。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