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名念佛功德殊胜



持名念佛功德殊胜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佛说此语时,尊者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安法师讲解:

好,来看这一段。这一段佛更悲悯地说出念佛三昧的功德之殊胜,这里没有标出观想、观像以及其他的杂散的修行,就特别关注念佛者,所以你看这里佛的每句话都有他的深义在里面。虽然应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讲了观佛三昧前十三观,然而佛自开的这种九品,特别着重在念佛,所以就是[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分陀利华],这是一种很殊胜的比喻,分陀利华是白莲华,白莲华还不是一般我们这个世间的一般的白莲华。

一般这个白莲华,分陀利是在佛的净土,还有天上常常有这种华,人中很稀有,天人往往在佛讲经说法的时候会来散华供养,散分陀利,那么用这个分陀利华表明他的稀有,分陀利有点相当于我们世间的蔡花,在我们中土他有种蔡花,蔡是一个地名,是在河南汝宁府,这个地方呢如果有圣君,明王出世的时候,这个地方会有一种龟,白色的龟,又叫灵龟,这在《史记》里面都有,这个灵龟是千年才出来一次,他就在这个莲华上游行,所以这个白色的灵龟在莲华上游行的这个华,就叫蔡花,表明他很稀有的。 

善导大师对这个人中分陀利华进一步地诠释了五种赞叹,我们来看这五种赞叹:[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好,我们来看善导大师对这个经文,对这段话是怎么诠释的,佛是非常概略地说念佛人是人中分陀利华,但这句话我们一般理解还是有困难的,到底人中分陀利华指什么?他有稀有义,那么善导大师更具体,[若念佛者],就是专门执持弥陀名号的人,求往生的人,这种人就是人中好人,这个人,第一个人是指一切善人,一切善人里面的好人;那第二句是人中妙好人,他还不是一个一般的好人或者纯善,或者忠义救国呀,他也很了不起,但是他是妙好人,他是有一个出世的本怀,而且出世的本怀是信了一个出世的妙法,妙是不可思议的意思,他对于这个念佛往生的不可思议的法还能够接受,还能够去依教奉行,他这个人就妙,就叫妙好人,就好像说持念佛号的人他叫妙音一样,这个弥陀名号的音声是不可思议的音声,是实相的音声,是弥陀救度众生的智慧悲心的结晶,能够转凡成圣,能够快速的令我们解脱一切苦难,包括弥陀名号这种音声具有强大的转换功能,转换地狱的境界为净土的境界,所以从中理解妙,大不可思议


第三句是人中上上人,一般讲上人,他的持戒呀,他的心量呀,他的智慧呀都是很大才叫上人,就是超出一般人之上的人叫上人,所以一般说一个比丘都叫他上人,修行人都叫上人,但是这里是上人里面的上人,这是什么呢?因为念佛一法他是无上之法,是无上智慧的人才能够去当下担荷的,所以你能够去念佛,就是人中里面的上人里面的上人,你看赞叹到极点了,赞叹你是上人,我们都觉得胆战心惊,我能不能担得起这样,我哪是上人呢,善导大师说你不仅是上人,你是上上人,就更了不得了,上上人;人中稀有人,这个是念佛往生一法,是十方三世一切法里面最稀有的法、最奇特的法,对这个稀有之法你能够相信,你能够依教奉行,那你就是稀有人,他是这样的;那么最后是人中最胜人,在一切人当中,你是最殊胜的人,你能得到最殊胜的利益,你能一生就能解决无量劫以来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能一生就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的修行,快速成佛,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由于你的信愿持名完全获得了,最胜人。

所以我们尽管是一个业力凡夫,但是我能够信愿念佛,持名求往生,就把阿弥陀佛的这种不可思议,阿弥陀佛的福德智慧,阿弥陀佛的稀有之法,阿弥陀佛种种殊胜的功德我能够接纳过来,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于是我们念佛人沾阿弥陀佛光故,就成为好人,妙好人,上上人,稀有人,最胜人,当之无愧。是佛的第一弟子,是一切世间最善之人,所以我们不要小瞧自己,我们往往对生命的价值还不是在这个层面认知,就像前天晚上有个同修,哎呀,我都四十几岁,我活的没有什么价值,别人都不理我,我也睡不着,我活的有什么意思,你想想,你可是人中妙好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你的价值不得了的大,在十方诸佛菩萨的眼里,你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不要自暴自弃


所以我们对自己念佛的这种尊贵还认识不够。一个真念佛人,往下面讲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大家注意这个胜友,我们真正念佛求往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我跟他是朋友关系呀,大家想想这个道理,朋友是平等的,如果从我们现在很低劣的身份,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那是不得了的高啊,高山仰止,觉得我们给两位菩萨提草鞋都不够格啊,见都见不到一眼,但是你要相信,你能够信愿持名,你在阿弥陀佛名号的大平等的功德面前,跟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把手同行,同参道友。那么观音、势至不会把我们看成学生,他也会引我们为同参道友。善导大师就有这么句话,就对这个说:“明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了念佛法门,专门念弥陀名号,那么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他作为一个殊胜的朋友,既然是殊胜的朋友你怎么给我利益呀?怎么来帮助我们呢?他就会常随影护,每天跟着你,每天在暗中保护你,就像亲友,兄弟姊妹。由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毕竟他是等觉菩萨啦,他尽管我们跟他是胜友,但是我们还是后觉者,先觉者要觉后觉者,要自然帮助后觉者,所以他要承担作为善知识的朋友的职责嘛!道友的职责嘛!就好像大哥哥要保护小弟弟一样,他得要保护。但我们有时候也很难相信,难道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天天就在我旁边保护我吗?所以这个法难信就难信,佛说的很清楚,然而我们就是:“是这样吗?”不相信,这是千真万确的,你要相信他。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古往今来的很多的这种大德的传记当中,这些菩萨、天龙护法来护持,他当然不会,他是暗地里啊,不会轻易让你知道,但是关键时刻他会出来。宋代有一个比丘,他是专门念佛求往生的,可能等到念佛的当中这些冤家债主来找他麻烦,等冤家债主找他麻烦时候,这时候一个护法神就过来了,怒目金刚,说:你怎么能找法师的麻烦,他是念佛求往生的人,你们赶快走,这些冤家债主赶快乖乖的跑了,关键时刻会,问题是我们有不有这样真修实干的至诚心,如果你是内怀虚假,这些观音势至,包括这些天龙护法他不理你,虚假心。

道宣律师持戒精严都感得天人给他护法,隐形保护。有天道宣律师正在晚上进行散步的时候,可能一下子踏空了,踏空了从平台上一下子要掉下去,那这是很麻烦的,正在掉下去忽然有个人跟他扶正,慢慢扶过来了,咦?他一看,他看不到,这时候一扶他就跟他谈话,说你是谁,他说他是天上的天人,然而为什么你来帮助我?由于你持戒精严,我来护你的法,他平时不知道,等他要摔倒的很关键的时刻,有人扶他,他跟天人之间还有很多对话,他一看唉正好天人来了,他有很多问题要向天人问一问,问了很多问题,写了本书出来。

那么佛在其他经典也再三强调这个问题,像《十往生经》,佛就跟山海慧菩萨还有阿难也都说,[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已去,常使二十五位菩萨隐护行者],隐护,你肉眼看不到,隐护这个念佛人,[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隐行保护什么,他好好念佛,那些恶鬼恶神哪,外魔啊不要来干扰他,就像水火二河比喻,你修行有点功夫,这些恶鬼、恶神、贼、兽都来了,如果有这个二十五位菩萨隐形保护,他就给我们划了一个保护圈了,我们就很安稳了,所以为什么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它是有根据的


那么这样的念佛人,在现世就能得到这种菩萨、天龙护法护念,增上缘的利益。舍命之后就能生到佛家,生诸佛家就是净土,这个佛家在这个通途教理当中,佛之家就是至少是初住以上的菩萨,他破一品无明,得同生性,入到了涅槃的境界才是叫佛家,否则他没有破无明,那他这个家都是三界的家,或者实报庄严土,或者方便有余土,初住以上叫佛家,所以也就是说生到西方净土就等于生到佛家,能够,他由于是报土,得到三种不退阿鞞跋致,所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当作道场。

当作道场就更殊胜了,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家,得弥陀光明的加持,观音势至每天都是把手同行,同参道友,长时的正报依报都在讲经说法,又能分身他方世界,上供诸佛下化众生,这样的因圆果满就能够当作道场,这个道场注意了,什么叫做道场?首先要有道,这个场呢,比如说打麦子,这个糠,你那个米要在场里面去处理,才能把那些糠把它除掉,得到这个米,那么道场也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修行佛道,把我们的烦恼的糠坯去掉,显发我们实相之米,有这样一个宗旨和行为的地方才叫道场。如果那个地方就是搞名闻利养,就是开庙店,搞市场经济,赚钱,那不叫道场,所以我们要办真正的道场,那么我们在东林寺也想,要把东林寺成为输送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中转站,道场,念佛的道场,念佛往生的道场。

那么下面,佛就进一步恳切地咐嘱阿难,[汝好持是语],好持是语就是前面说的定善,散善,三福这些法语,十六观,你要持住,好持是语特别点出他的要点,此经法之要在什么地方。[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画龙点睛了,佛对阿难的最终的咐嘱,是表明你要把阿弥陀佛的名号,流通到末法的时代,流通于遐代。善导大师对这一段经文有一个很精辟的诠释,他是这样说的:[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意,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些深刻的含义,善导大师说上来虽然释迦牟尼佛宣说了定善,散善这两种修法的利益,然而我们体会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的本怀在什么地方,就是要众生一向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体会,这是我们中国净土宗祖师对净土典籍的一个领会的传承,由善导大师首先说出来,净土三经都是专持佛名,那么我们的净土宗的一代一代祖师都把这个宗旨传承下来


比如印光大师说,像四种念佛: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唯持名最究竟,最简洁,持名持到一心不乱,就是实相;名号里面就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它就是观想;名号里面就有阿弥陀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它就是观像。持名一法就能够囊括含摄四种念佛法门,那么持名一法也是来自于阿弥陀佛因地的本怀,以名号度众生,所以我们了解佛的本愿,本怀以及祖师给我们权威的诠释,我们就依教奉行,一般的人喜欢玩那些复杂的,别人弄不了的他能弄,我多么高明,这念佛我也念,老太太没文化,老太太也念,我不跟他一样么,显不出自己高明,他不念,他不了解什么人都能念才能体会阿弥陀佛的平等的悲心,才能体现阿弥陀佛最高的智慧,越简单的越有智慧,越平等的越有慈悲,一定要把这个领会好。

就像《周易》谈乾坤两卦,这个乾坤两卦对我们理解无量寿、无量光很有作用,无量寿就是这个坤卦,无量光就是这个亁卦,乾坤两卦的极致,有《易经·系辞传》有一句话,叫做“亁以易知,坤以简能”,这个乾的生命的势能,它的功能的表达是以这个易,容易的易,做为他的智慧,那么这个坤,“厚德载物”的坤,是以这个简单的简做为他的能力的表现,所以这个乾坤两卦的登峰造极的显现,就是两个字“简易”。

那么阿弥陀佛用他五大劫的思维,无量劫的积功累德,提炼出了这个简易的方法,这很不简单,这是他的无量寿、无量光的这个智慧、寂照的能力发挥到顶点才能出现这个名号度众生的简易之法,这就是佛的本愿,本怀,我们一定要把这个简易之法接纳过来,至简至易而又至圆至顿,得到利益又最殊胜,如果我们不相信他,那就像古德说的“非狂即愚”了,不是狂妄就是愚痴,这两种人才不会接纳,所以我们要做有智慧的人,接纳。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说这样的语言的时候,法语的时候,那尊者大目犍连,尊者阿难及韦提希等,这就表明能请法的是韦提希,能传承法的是阿难,这个等就包括大目犍连乃至那些天人哪,五百侍女啊,都在这个等里面,闻到阿弥陀佛所说的经法以及他对阿难的这种辅助,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得到了这么一个法的甘露,这个内心的欢喜无以言表,[皆大欢喜,得未曾有。]

——《观经四帖疏 九品往生章》讲记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