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佛”炳灵寺 敦煌之前100年



“十万佛”炳灵寺 敦煌之前100年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重建后的炳灵寺山门

炳灵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杨塔乡境内的黄河北岸积石山中,是西秦以来名闻遐迩的佛教圣地,也是丝绸之路陇右段上的必经要道。“炳灵”含藏语“十万佛”之意。早在五千多年前,炳灵寺这里是汪洋湖海。传说自从大禹疏通了河道,这里沧海变桑田,峭壁翠峦拔地而起,物繁业茂,遂成为祥音福地。炳灵寺石窟是我国著名六大石窟寺之一,它的开凿历史比敦煌还早100年左右。

炳灵寺始建于西秦,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梁《高僧传》载:西域禅学大师昙摩毗,曾以嘉宾身份来西秦首府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在炳灵寺,他“领立徒众,训以禅道,西秦奉为国师”。在炳灵寺石窟169窟中“西秦建弘元年”(420)墨书题记下面画有两排供养人,在为首的供养人像侧面写有“护国大师昙摩毗之像”。公元339
年,东晋高僧法显,西去印度学经途经炳灵寺,在169窟中也保留着他的墨书题记。我国著名学者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炳灵寺时称:“河峡崖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40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20丈,深30丈,藏有古书五笥。”唐述窟,即今169
窟。据说,寺院周围生长的沉香树、檀香树、蛾柳树等名贵树木,就是早年佛教徒从印度带来栽植的。

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口

唐贞观三年(926),玄奘大师西去印度取经时,曾住炳灵寺水帘洞。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途经炳灵寺,令随从工匠建造了一尊27米高的大坐佛。公元677年,唐进士张文成游炳灵寺(时称龙兴寺),写下了风靡文坛,尤其在日本、朝鲜素负盛名的传奇作品《游仙窟》,文中对炳灵寺河谷岩窟险峻幽奇的描绘,精采绝艳,隽永传神,引人入胜。

元朝末年,尼泊尔国王的太子、佛教徒潘唐娃来炳灵寺禅修40天。明代大学士、《永乐大典》的主编解缙,被谪官河州时,赋诗描绘炳灵寺寒冬风光:“炳灵寺上山如削,柏树龙蟠点翠微。况有冰桥最奇艳,银虹一道似天梯。”

炳灵寺,最早是净土宗系统,是汉僧寺院。禅宗教义兴起以后,炳灵寺又修建了禅堂院、佛母殿、大佛阁等建筑,也开凿了很多窟龛。元代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明初,宗喀巴的第四位大弟子绎钦曲杰(后称大慈法王释迦旨)应永乐皇帝之召,从西藏赴京时途经炳灵寺传教讲经,从此这里的僧人学习宗喀巴所传的教义。公元1521年,重修炳灵寺(时称灵岩寺),香火再度鼎盛,并相继出现了嘉杨隆珠、旦增坚措、嘉杨沃色、云迦玛锐、罗藏云旦、嘛呢仓六大活佛,并和西藏色拉寺建立了教派的联系。这时炳灵寺僧人达三千多,僧侣住宅遍布上下寺沿沟的山坡上,通过讲经、传法等佛事活动,下属寺院发展到六十多座,遍布甘肃、陕西、青海等地。

1682年,清康熙皇帝敕封第二世嘉杨隆珠活佛为扶法灌顶禅师呼图克图,赐给册文、玉印、珍珠扇、孔雀伞及《甘珠尔》大藏经108卷。乾隆四十四年(1779),第四世嘉杨隆珠同六世班禅大师赴京给乾隆祝寿,嘉杨被封为呼图克图护国大师。同时,清朝命令河州衙门每年给炳灵寺支付仓粮四十三石二斗,作为僧人的口粮和香火之用。解放前夕,由于战事灾祸的影响,炳灵寺破败萧条,只剩活佛5人,僧人80多。

炳灵寺石窟大佛

1953年,文化部组织部分专家考察炳灵寺时,著名的炳灵寺高僧丹巴坚措,向专家们详细介绍了炳灵寺悠久的佛教文化遗产。1963年,国务院公布炳灵寺石窟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67年,修建刘家峡水库时,为了保护石窟艺术,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国务院拨款150万元,修筑了防水大坝,修通了“天桥洞”栈道。十年“文革”中,炳灵寺遭到了破坏。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宗教政策,炳灵寺又成为佛教活动的场所。炳灵寺现在的第八世嘉杨隆珠活佛(又名杨海连),79岁,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临夏州佛教协会会长等职。他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忠于民族宗教事业,为保护炳灵寺和弘扬佛法做出了积极贡献。

炳灵寺现存窟龛183个(窟34个,龛149
个),雕塑776尊(泥塑82尊,石雕694尊),壁画约900平方米,它们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炳灵寺主要是石刻艺术,洞窟和云冈、龙门石窟相似。佛龛多为覆钵式塔形,为别处少见。经考古工作者鉴定:西秦的有2窟一龛,北魏的有8窟25
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有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其中最早的是西秦开凿的169
窟,窟中的塑像形象生动,手法简练,比例协调,庄严肃穆。第171窟内唐代雕刻的弥勒佛石像,依山雕凿,高27米,为石胎泥塑,现虽部分毁坏,仍不失造型丰满、姿态飘逸的神韵。第10窟南壁的菩萨像,慈容可掬,盛装雍容,气质文雅;窟南壁的天王像威武勇猛,夸张合理,是当时理想化的武将形象。炳灵寺石窟的雕像绘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炳灵寺石窟艺术不愧是我华夏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