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山 复活了布达拉宫的原型还是克隆



宗山 复活了布达拉宫的原型还是克隆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日喀则宗山(图片来源:资料图)

不久前,一位家住昂仁县的藏族阿妈搭车去日喀则,一路打盹,司机把她从睡梦中摇醒,告诉她日喀则到了。朦胧睁开睡眼,一座酷似布达拉宫的建筑凸显眼帘,老阿妈惊呼:“我去日喀则,不是去拉萨!”引来满车哄笑。同行人告诉她,这里就是日喀则,眼前这座“酷似”布达拉宫的建筑并非布达拉宫,而是修复后的宗山。

老阿妈的“错觉”并不突兀,事实上,1968年宗山建筑拆除以前,关于日喀则宗山与布达拉宫这两座外形极其相似的城堡,谁是原创?谁是克隆?一直争议不断。在拉萨与日喀则各自代表的前后藏势力相互博弈的历史背景下,此种争执早已背离了基本史实的考索,而流于民间层面的“意气之争”,并最终以民间故事的形式强化呈现:

据说,当年布达拉宫建成后,后藏的人很是羡慕,也想仿照建一个,于是就派工匠去看样子。

日喀则宗山(图片来源:资料图)

那个人骑马到了布达拉宫,拿不到图纸,就把造型刻在萝卜上,回来后按照萝卜的样子建设了宗山。没想到样子却变小了,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西藏气候干燥,从拉萨骑马赶到日喀则,萝卜已经缩水干瘪了。

类似“风干萝卜”的故事类型,还发生在后藏的另一座宗堡--江孜宗山身上,大意如上。有意思的是,在日喀则宗山脚下,当地人还向我们诉说了另一个寓意完全相反的“风干萝卜”,从他颇有些愤愤不平的间断叙述中,我们明白了他想表达的意思:布达拉宫是翻版,宗山才是原型!

在“拉萨中心论”的叙述语境下,日喀则版的“风干萝卜”自然无法流行,并最终缩变为一隅的传说。然而,细心检索史料,我们尴尬地发现,当地人看似几分自负的固执,却不经意间指向历史的真实--布达拉宫极有可能是日喀则宗山的翻版!今天我们看到的布达拉宫,早已不是吐蕃王朝时期的旧貌,而是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两次“修复”而成;宗山(严谨的称呼应该是桑珠孜宗,也即后来的日喀则宗)则修建于1358年,年代比布达拉宫早了约三个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决定“修复”布达拉宫以前,曾在宗山居住过,拆除前的宗堡还留有他的两间寝室,1642年,固始汗将五世达赖喇嘛迎请至日喀则,把刚夺取的政权交付予他,建立了原西藏地方政府。

日喀则宗山(图片来源:资料图)

考虑到日喀则宗山在历史上也经历过类似的“修复”(1922年开始,为期3年),我们尚不能断言究竟谁是翻版。因为1922年以前宗山的模样尚无照片印证,已发现的证据只有17世纪初某位传教士“建筑风格与葡萄牙城堡极为相似”的模糊记载,外加19世纪末印度人达斯留下的一副手绘图。

争执继续,记忆的载体却无影无踪。1968年,宗堡在文革的狂热气氛中被拆除,荒凉的宗山成了日喀则孩童嬉戏和故人凭吊的场所,直至2005年,由上海市政府投资援建、同济大学设计的日喀则宗山博物馆开工,标志这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古堡重现新生。如今,宗堡的外观已经“修旧如旧”,俨然成为日喀则城区一处新兴的地标。

历史建筑的“修复”通常被看作亚洲民族特有的“癖好”,并饱受非议,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假古董”确实让人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然而,非议并未禁锢设计师的思维,在宗山这样兼具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的地标性建筑,仅仅是整理废墟性的保存,还是修旧添新式的延续?作为宗山修复的设计者,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常青教授选择了后者,使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另一种意义迥然的“修复”,看到了在修补记忆断裂之外超越历史的可能,我们期待它的复活。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