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金山寺:古寺钟声传千古往事



镇江金山寺:古寺钟声传千古往事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金山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金山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金山寺是镇江一张靓丽的“名片”,这座长江之畔的千年古寺,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动人的神话传说,而且还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气息。前不久,与家人的一次镇江之旅,终于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它无穷的魅力。

早就听说过“焦山山裹寺,金山寺裹山”的传闻,有幸一见,果不期然。站在高大的山门前仰望,让人分不清眼前到底是山还是寺,只见亭台楼阁层层叠叠,碧树繁花争奇斗艳,恍惚间,宛如置身于人间仙境。难怪北宋诗人王安石曾写诗赞叹:“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金山寺有如此壮观的建筑格局,缘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金山。

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的江心岛屿,后因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始与南岸相连。金山虽然海拔只有六十米,但其山势巍峨,风景秀美。登上山顶的慈寿塔远眺,田野山林历历在目,滚滚长江尽收眼底。同时,金山又有“神话山”之称,如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就源出于此。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看过法海洞前的简介牌后,才知道历史上法海确有其人,而且还是一位得道高僧。他当住持时,为金山寺的复兴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后圆寂于他经常打坐参禅的“法海洞”里。真不明白,就这么一位与世无争的高僧,为何被描述成了一个破坏别人婚姻的恶人?此外,金山也是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传奇故事的发生地。而唐代诗人王昌龄更是在此吟出“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意境,为这座名山增添了许多迷人的色彩。

寺因山得名,山因寺灵秀。金山寺自东晋建寺以来,历代帝王彷佛对它情有独钟,光是乾隆就六次驻跸金山,并在“夕照阁”内留下了七块御碑。御碑记载的大多是对金山胜景的评价和如何继承清室大业的决心。不过,乾隆六次南巡的真正目的,据说是来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可见身为帝王也有难言的苦衷。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常十有八九,想让自己活得洒脱与豁达,倒可以借鉴弥勒佛身边的那对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除了帝王,金山寺还迎来过许多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王昌龄、苏东坡、王安石、范仲淹、王阳明等,他们不仅登临观景,还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迹和脍炙人口的题咏。在众多名人中,苏东坡对金山寺最为有缘,尤其是他在瓜州任职期间,与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住持佛印禅师交往笃深,他们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在妙高台上赏月吟诗,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据史料记载,金山寺“四宝”之最的玉带,就与两人的一次论禅有关。

有一次,苏东坡穿官服,腰系神宗皇帝赏赐的玉带,过江来访金山寺,恰巧佛印正坐在法座上讲经说法。佛印跟苏东坡相互间常开玩笑,他环视讲堂,对苏东坡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座位了。”苏东坡听出此话含有禅机,就笑着答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时借你的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风为四大)来坐呢?”佛印见他班门弄斧,便有意难他说:“也好,但是我有个问题问你,如果回答出来就遂你所愿;若答不上,就请把玉带留在这里。”东坡自恃对佛学颇有研究,就欣然答应。佛印于是问道:“刚才居士说要借我四大来当座位,但佛经上说:‘四大皆空,五蕴非有’,请问居士到哪里去坐呢?”东坡一时语塞答不上来,只得解下身上玉带,双手捧送给佛印。此后,这条玉带一直作为镇寺之宝,珍藏于金山寺中。

作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之一,金山寺还是水陆法会的发祥地。水陆法会又叫水陆道场,是中国佛教最隆重的一种经忏法事。这种法事是以供饮食为主,为超度水陆一切亡魂而设。据《金山志》记载,南北朝梁武帝特重佛教,曾于天监四年,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大会盛典,这是中国佛教举行水陆法会开始,也是当时佛教中最大盛典。经过漫长的传承与发展,金山寺水陆法会不仅早已在全国盛行,如今还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仪式、法器、音乐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千百年来,金山寺以其独特的魅力,令无数朝拜者和游客为之倾倒;也让我对发生在这里的那些久远的故事感慨万千。当我走出山门回望,金山寺中突然响起一阵浑厚的钟声,它彷佛在提醒我,刚才经历的,是一场心灵与历史交融的神奇之旅。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