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窣堵波 不期而遇圣寿寺塔



浴火重生的窣堵波 不期而遇圣寿寺塔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卓尔不群的高耸(图片来源:远方网
摄影:空游无依)

芮城之行,最初是为了寻访五龙庙(又名广仁王庙),它是古建筑爱好者坊间流传的中国仅存四座唐代砖木结构之一。我一直把五龙庙当做一个传奇,一是它需要仰望的高古,二是它的默默无闻。当然,既然来到芮城,永乐宫才是古代艺术的圣殿,是即行芮城,不可不往之处。永乐宫壁画,举世闻名,是芮城人的骄傲,也是中国绘画史的骄傲。

但我在芮城街头,自楼宇罅隙间看到的那座古塔,却是我的行前预习芮城“功课”之外的发现。循着好奇,趋近去看,在城北发现一座寺庙,山门上有“寿圣寺”匾额,寺庙建筑却是散发着新鲜油漆味的现代仿清古建筑。由大门进去,少见地不收门票。径直穿过寺庙院落,找到那座古塔,就近瞻仰:虽是一幢考古修复过的砖塔,但修旧如旧,嵬峨雄壮,气宇不凡。塔高约十三层,底三层塔檐用石斗拱作装饰,其他则是叠涩檐,塔身微微向东倾斜,檐角挂铁铎,风过,众铎铮铮,谈古论今。塔门被锁,内壁上隐隐有古代壁画题字的痕迹。

碑廊(图片来源:远方网 摄影:空游无依)

按此塔叠涩出檐,是唐代风行的风格,至宋元而渐式微,现存的叠涩檐砖塔比如西安的大雁塔和小雁塔,俱是举世闻名的大唐遗筑。去读塔前的碑文,方知此塔名为“寿圣寺舍利塔”,建于北宋年间,其近千年的经历跌宕起伏,往世今生,令人感叹不已:

此塔址在不能详考的上古年代就有寺庙,后沦为废墟。到了宋代“有古寺遗基,久混于畎亩间”,乡民发现此地常有灵异的光芒,好事者发掘“乃得舍利一器”,于是在原地建塔一座,复供舍利。大约在北宋元丰年间,以此塔为中心,建成了寺院。最初寺院因塔而得名“塔寺”,后来宋神宗敕赐芮城塔寺匾额为“寿圣寺”。寿圣寺和舍利塔从北宋经辽、金、元、明、清到民国,始终存在,后来寺院被日本侵略军占据并捣毁,只余下舍利塔,原塔中壁画,又被乡痞无赖勾结文物盗贼撬下偷走。原塔身多裂缝,由地震而产生,又因另一次地震而合拢,共经十三次地震,塔身严重扭曲倾斜,颤颤危危,却始终没有坍毁,可谓历经兵燹战乱,沐风栉雨,百孔千疮,而孑然挺立。

公元2009年,圣寿寺舍利塔修复成功,即是我现在所见的这座古塔。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