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衰竭的魅力:感受拉卜楞的美



永不衰竭的魅力:感受拉卜楞的美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夏河县的称呼来源于穿城而过的大夏河。清澈的大夏河如洁白的哈达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呈右旋海螺状,将龙山、凤山之间冲积成一块盆地,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这个聚宝盆上.

拉卜楞的美,不仅由于他外在的金碧辉煌的佛殿,气势非凡的佛像,香烟缭绕的煨桑炉,五颜六色的彩幡,鳞次栉比的崇楼广宇,更在于他内在的悠远的历史,宗教的魅力。你可以透过浓浓的煨桑烟,久燃不灭的酥油灯,轮回不停的转经筒,磕长头不止的信徒上,感受到这种生生不息的信仰魅力。

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译音,意为佛宫所在的地方,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寺院现共有18座佛殿,万余间僧舍。规模宏伟.拉卜楞的建筑结构,分为藏式、汉式和藏汉混合式.外石内木.,庄严巍峨,紧密严整,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

拉卜楞寺内据估计有多达万余尊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有重达数吨的铜佛,也有轻不足两的木雕佛.有价值连城的纯金佛,有数以千计的泥佛。不少佛像都用珍珠、翡翠、玛瑙、金刚石等珍宝镶嵌。

 拉卜楞寺内唯一可以拍照的场所是酥油花馆,所谓的酥油花,是将酥油上各种颜色,塑成各种人物、花卉、山水、建筑、飞禽走兽及佛经故事。拉卜楞寺的酥油花,有花红叶绿的百花异草,千姿百态的珍禽异兽,景色壮丽的山水图画,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棱角分明,比例匀称,形象逼真。仿佛置身于一座神话中的艺术殿堂。  


拉卜楞寺外围环绕着一圈转经筒,似一个大型围墙,神圣与平凡,灵殿与尘世,就在这一墙之隔。院外墙周长近3.5公里,由约2000多个转经桶组成,如果转遍每个转经桶须一个多小时。

每天在这转经的信徒不计其数,左手捻念珠或划转小型转经筒,右手推着近一米五高的转经桶,口念六字真言,或用心默读,身体微向前倾,不知疲惫地虔诚向佛。 

甚至可以看到磕长头的信徒身边放着些许充饥的干粮,朝着神之所在,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后移至面前、胸前,双手自胸前移开,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俯地,膝盖先着地,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再站起,重新开始复前,口里诵念六字真言之声连续不断,不知疲惫、饥饿与困顿,信仰是生植于他们心中的一棵源泉之树,这棵树用虔诚浇灌,用善心培植,洋溢在他们脸上的,不是汗水,因信仰而焕发的光环。

拉卜楞寺是古老的,更是不朽的,它那永不衰竭的魅力,建筑之美、艺术之美、信仰之美将永存于每一位信徒与游客心间。

【头条】:华严宗祖庭长安华严寺举行修复重建奠基仪式


【观点】: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

【禅茶一味】:唐·郑谷:峡中尝茶  

【素食】:素食——永不褪色的时尚颜色

【觉悟】:老父亲——蒙佛加持 今昔得乐

【一日禅】:原来没有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心灵物语】:你看不见花儿正努力绽放

【众生】:佛商王剑虹:心中有片圣洁地

【朝圣】:永不衰竭的魅力:感受拉卜楞的美  

【书店】:看透花花世界的变幻莫测,享受花花世界的缤纷色彩!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