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礼释迦牟尼佛诞生地蓝毗尼园



巡礼释迦牟尼佛诞生地——蓝毗尼园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佛陀诞生地

蓝毗尼园
古印度之佛教遗址。为释尊之诞生地。蓝毗尼,意译花果等胜妙事具足、乐胜圆光、解脱处、可爱、花香、断、灭、盐,音译又作岚毗尼、龙弥尼、林微尼、论民、临儿。此园位于今尼泊尔境内、靠近印度边境不远处,是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依经典记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夫人摩耶产期将届,按当地习俗回娘家分娩,途经蓝毗尼时,在一棵娑罗树下产下悉达多太子。西元前三世纪左右,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曾至此朝拜,并建石柱留念。 
此园曾经荒废多时,西元1896年被发现后,经多次勘查发掘,又发现不少孔雀王朝、贵霜王朝、笈多王朝时期的遗物。今遗址中央是白色的摩耶夫人祠。祠内有摩耶夫人分娩之浮雕;浮雕人物轮廓尚可辨认。祠南是一长方形水池,现已干涸,相传此池即太子降生后洗净之处。著名的阿育王石柱即在祠西。依《西域记》卷六载,石柱(大正51·902b)‘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现该柱存高约七公尺,柱头马像已失,柱体有裂缝一道,似系雷击所致。石柱离地三公尺处,有阿育王法敕云:“天佑慈祥王于登位二十年亲自来此朝拜,因此处乃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兹在此造马像、立石柱以纪念世尊在此诞生。并特谕蓝毗尼村免除赋税,仅缴收入的八分之一。” 
近年来,此处先后由尼泊尔政府及外国佛教徒新修寺、塔。尼泊尔政府并计划在联合国资助下,修建神圣花园、蓝毗尼新村的寺庙区等。 


蓝毗尼园的石刻像

附:方之〈蓝毗尼园〉(摘录自《印度佛教圣迹简介》)
蓝毗尼园(The Park of
Lumbini)是释迦牟尼佛降生之处,位于尼泊尔境内,离印度联合省的边界不远。 
蓝毗尼园遗址于1896年被发现之后,已由印度著名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孔林汉证实。由于蓝毗尼的地势略高,长着稠密的野草和树林,远远地望去,好像一个小小的丛林岛。尼泊尔政府已将树林和野草清除,并修建了一所设备完善的休息所,游览的人都可以免费住宿。 
现在蓝毗尼园有下列古迹和建筑: 
(1)阿输迦石柱:公元前244年阿输迦朝拜各佛教圣地,在蓝毗尼园建立了一根石柱。这石柱现在高十三点六英尺,直径七点五英尺,大约有十英尺埋藏在地下。柱上有一条裂缝,可能是由于闪电的袭击,或者是佛教的敌人破坏的痕迹。阿输迦在印度其他各地所建立的石柱,大多数都是七十英尺高,这根石柱附近虽然还没有发现任何碎片,也应当有七十英尺高,顶上亦应有一个动物的形像,刻文中好像说是一匹马。 
阿输迦在印度各地刻了许多碑文和建立了许多石柱,这对历史学家有无可估计的价值。建立在蓝毗尼园的这根石柱,不仅对佛教徒有特别重大的意义,而且证明了阿输迦朝拜佛教圣地的真实性。 
在鹿野苑也有一根相似的石柱,不幸石柱的刻文没有提及鹿野苑是释迦牟尼初转法轮的地方。菩提场和拘尸那在玄奘到印度时尚有石柱,但现在还未发现任何石柱的痕迹。 
蓝毗尼园石柱的刻文词句如下:“佑慈祥王登位二十年亲自来此地朝拜,因为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诞生之地,一块石上刻着一个形像并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降生。蓝毗尼村成为宗教的免税地区,只付产品的八分之一。” 
这一刻文,消除了某些作家对阿输迦个人宗教信仰的怀疑,因为一个非佛教信仰的国王不会受着这样不必要的疲劳跑到蓝毗尼园来,而且还在那里建立一根石柱,柱上的刻文是婆罗哈弥(Brahmi)字体。散布在南北印度的阿输迦刻文都是用的这种字体。它的写法是从右到左,不像现在用的文字是从左到右。 
(2)两座现代化的塔:几年以前,尼泊尔政府将蓝毗尼遗址发掘出来的砖修建了两座现代化的塔,虽然尼泊尔政府的意愿是好的,而且耗费大量的资财,但是我不认为这样做就很对。在原址发掘出来的砖应该和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一样,应恢复其原有形状的建筑物。
(3)石刻:在阿输迦石柱附近,有一座现代化的小寺院,其中有一块很有意义的石刻,这是一块大石板,上面刻着悉达多王子降生图,摩耶夫人握着莎罗树枝,王子在她的身旁出现。这所寺院叫摩耶夫人寺,由婆罗门教徒负责管理,他并依靠朝拜者的供品生活。由于屋内光线黯淡,石刻的详细内容无法辨认,这可能是一幅图案的复制品,如刻文中所说是阿输迦设立的。据沙特加尔巴多罗马(Sabda
Kalpadruma),Silavga
dabllica(刻文中有此字)意即摩耶夫人像。 
(4)一座古寺的遗址:近来的发掘,发现了一座长方形的大寺院遗址。当这寺院存在时,一定是一座庄严的建筑物,因为长方形的遗址上没有任何分界线,所以他可能是一所大厅临时间隔成不同的部份。像在鹿野苑和其他佛教遗址一样,这里还没有发掘出任何有艺术价值的佛像或菩萨像。 
(5)一个小池塘:离阿输迦石柱不远之处,有一个小池塘,据说这就是悉达多降生之后洗净的地方,现在它完全干枯了,很难辨别是一个池塘。 
在蓝毗尼一件最奇怪的事,就是没有莎罗树,但是在它的周围和附近都有许多这样的树。现在生长在遗址上的树有木苹果和柠檬等。没有莎罗树是不可解释的,它们是何时和怎样被消灭的?它可能是被乡民砍去盖房子用了,或者是被佛教的敌人连根拔除了,藉以消灭这件大事的一切痕迹。 
(6)蓝毗尼园史略:蓝毗尼园的历史,应追述到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时代。根据巴利文献的记载,它位于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都城)与德瓦达哈城(摩耶的父亲的都城)之间,它是这两个城市居民一个美丽的避暑地。蓝毗尼园在历史上著名,是因为二千五百余年前释迦牟尼在这里降生的缘故。 
巴利文献没有提及释迦牟尼访问迦毗罗卫城时,是否曾以蓝毗尼园作为传教之处。虽然这样,但自释迦牟尼以来,它是一般教徒们崇拜的圣地之一是不成问题的。在蓝毗尼遗址所发现的最早遗迹,就是阿输迦建立的石柱。阿输迦可能在这里也曾建立塔、寺,但不幸至今尚未发现此类建筑的任何遗迹。公元1896年在迦毗罗附近比泊罗瓦一座塔中发现的遗骨,有些可能是释迦牟尼的真遗骨,有一块碑文的年代记载是在阿输迦以前。 
旅行者关于各圣地的记载,最早的为五世纪法显的《佛国记》。他留下了关于他的旅行和各圣地的有价值的记载,但是关于蓝毗尼园,他没有记载寺院的详细情形,也未提及阿输迦的石柱。他说迦毗罗卫城和蓝毗尼的距离有五十里。 
两世纪以后,玄奘到蓝毗尼园记载较详,他说到阿输迦石柱和许多塔,以及一个清水池塘。他又说阿输迦石柱被打成两节,上面是一匹马的形像倒在地上,则佛诞生地在一千年前已经遭受了破坏。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