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古寺迷踪 先有白皮松后有法海寺



寻觅古寺迷踪 先有白皮松后有法海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法海寺的白皮松(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树种:白皮松

生长地点:法海寺

传奇档案:北京老早就流行一句俗语:“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幽州是北京的古称,言下之意潭柘寺比北京城的历史还要悠久。在石景山还流传有一句话,这就是“先有白皮松,后建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石景山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没进山门之前就能远远地望见金黄的殿顶上白皮松的枝杈伸向蓝天。可是,法海寺才五百年的历史,这树怎么会有千年呢?

这要从法海寺和龙泉古刹的渊源说起。据碑文记载,法海寺建在龙泉古刹的旧址上。那么,明代时的龙泉古刹到底是什么朝代的庙宇呢?文献上没有记载,而两棵白皮松提供了一条线索,它们极有可能是龙泉古寺的遗物。1995年,北京市园林局对白皮松初步检测,根据胸围和直径认为两棵白皮松的年龄均在千年以上,并拨专款养护。2004年4月26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再次测量,东侧白皮松胸围4.06米,胸径1.29米,西侧白皮松胸围5.03米,胸径1.69米,然后按年生长速度和年轮比照进行了推算,确定东侧白松树龄约为813年。西侧白松胸围比东侧粗1米,胸径比东侧多0.4米,专家推测树龄在千年以上。假如白皮松确为龙泉寺遗留古树,那么按一千年的上限计算,龙泉寺的建成年代为1004年,为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按813年的下限计算,龙泉寺的建成年代为1191年,为南宋光宗绍熙二年、金章宗明昌二年。无论采取什么计算方法,都无法否认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白皮松的年岁远远超过法海寺的历史。如今法海寺西确有一龙泉寺,但现有的建筑为清代格局。

白皮松属常绿针叶松,因树皮常年多呈白色得名,每束三针,春季发新芽,秋季掉树皮,夏季下雨后树皮呈现赫色底色、白色表色,赫白相间,秋季树皮为灰底白色,配以绿色针叶、棕色松塔,煞是好看。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