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龙寺:隐藏在深山中的明珠



伍龙寺:隐藏在深山中的明珠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平坝天台山位于安顺以东27公里的平坝县天龙镇,史称“黔南第一山”,系贵州西线旅游重要景点之一。该山一峰独秀,直刺青天,树茂藤缠,郁郁葱葱。天台山东、南、西三面为绝壁,唯北面有石阶可登,茂林修竹,古树奇石,并有历代名人碑石题刻多处,大树浓荫,古刹殿宇隐于其间。

平坝天台山史称“黔南第一山”(图片来源:《中国城市旅游》)

天台山建筑布局谨严,设计巧妙,上下层叠,错落有致。在不大的山巅上,建有各种楼台亭阁,厅堂殿宇四五十间。主要建筑有两道庙门,两进天井、朝门、正殿、两庑配殿、三层重檐大殿、钟楼、藏经阁;还有山门、大小中、天街、吟风亭、休息厅、牌坊等。建筑依山帖壁,结构曲折。有的建筑伸出岩沿,荡于轻风间,有如鹫岭的高骞,蜃楼的飞架。

平坝天台山瀑布(图片来源:《中国城市旅游》)

山中历代摩崖甚多,在专供游人题咏的天街石壁上有王奉浩书刻“天台”两个大字。大殿左侧有“名山覆武”摩崖,风雨剥蚀严重。寺院大门有一对联“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天台”二字三次巧嵌联中。门额上有“八仙过海”石雕,刀法娴熟,技艺精巧,人物栩栩如生。正殿前廊柱下,有一对石狮柱础,狮首仰天长啸,形象生动。

伍龙寺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为“古寺庙建筑奇迹”(图片来源:《中国城市旅游》)

山巅一寺称伍龙寺,建于明万历18年,历经崇祯、清代及民国多次增修扩建至臻于完善,是一组奇巧壮观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因形就势,设计独具匠心,规模宏伟,造型奇特,被古建筑专家们称之为“古寺庙建筑奇迹”,是中国建筑史上一支奇葩。伍龙寺为佛道合一的古寺,寺内存有吴山桂南行时留下的佩剑、朝笏、朝服等遗物,天台山是集古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原始生态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伍龙寺由山门、大佛殿、两厢、倒座、玉皇阁、经堂、祖师殿等组成。寺前设四道山门。第一道为石砌衡门,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门额镌“黔南第一山”。第二道为石砌牌楼门,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劵洞门上的竖匾刻“天台山”三字,其下刻横批“天中之天”,落款“大清光绪拾”,字迹尚可辨认。第三道亦为劵洞门,门洞深,与山石连为一体,建于民国25
年(1936年),门楣上有“八仙”浮雕,其下刻楷书“印中禅院”四字。门旁的石刻对联上联为:“云从天出天然石峰天生就。”下联:“月照台前台中胜景台上观。”石壁上并嵌有记事碑及诗碑各一方。第四道是伍龙寺的正门,劵洞门上刻“清净禅院”四字,建于民国9年(1920年)。

伍龙寺的殿堂、房舍,都因地形地势,灵活布置,但大佛殿、两厢及倒座等四幢建筑,仍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形成委以的一组四合院。大佛殿面阔三间10.29米、进深8.42米,单檐悬山顶,前带廊,上覆青筒瓦。明间前檐柱立于狮形柱基础上。前廊顶部装鹤颈轩,轩梁下的柁墩两面均为“二十四孝”故事浮雕。

玉皇阁在大佛殿后,原为单檐悬山顶殿堂,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后改为二层三檐歇山顶阁楼。面阔三间8.1米、进深5.78米。阁前为一小天井,并有一石板镶砌的放生池。玉皇阁右侧为经堂,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面阔五间12.9米、进深8.63米,上盖薄石板。其后为建于悬崖上的仓房,单檐硬山顶,二层,底层低于地面,二层于地面平,前带廊,面阔三间8.45
米、进深4.14米,屋面盖薄石板,建于道光六年(1826年)。玉皇阁左侧台地上为祖师殿,建造年代与玉皇阁同,亦为明崇祯间遗存。后为了与玉皇阁二楼相连,左右各增加一间,通面阔增至12.44米,由于受地形限制,后檐柱不在一条线上,构架也不太规整。祖师殿前为一平台,是全寺最高点,其前沿有一影壁,左侧设望柱栏板,并筑有石板路与大殿前廊相通。

伍龙寺周围都有厚石板横切的高墙,这些墙既是院墙,也是殿堂、房舍的围护墙,在外观上,山崖与围墙浑然一体,形如城堡,为该寺建筑的一大特点。

据传天台山祖师吴凤和尚系吴三桂之叔父。明末清初,吴三桂去云南途中路过平坝,曾在天台山小住。当时,吴三桂将佩身宝剑和官服各一件,赠给寺僧以作纪念。今宝剑、官服尚存。山上石雕楹联多对、历代游人络绎不绝,被称为“黔南第一山”。天台山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山上的地戏博物馆也向游人开放。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