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帝国:佛神相携 共同走过千年



吴哥帝国:佛神相携 共同走过千年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巴戒寺(图片来源:金羊网摄影:许志伟)

黄昏天空中由远及近的黑点是几十只华丽的绯胸鹦鹉,它们是柬埔寨热带雨林的常客,贪嘴而喧闹,炫目的羽翼像是件奢华的斗篷,几乎要擦着巴肯山神庙屋顶上的砂岩浮雕。这些家伙炫耀着自己的飞行技巧,让人浮想联翩的是,十个世纪前,这里的僧侣也曾看着这些聒噪的鸟儿飞落到神庙旁的大树上,肆无忌惮地大嚼果实……给僧侣们清苦而寂寞的修行带来片刻欢娱。

而现在,神庙遗址周围到处是各种肤色的游客和贩卖水果、饮料的摊贩,甚至还有赶象人,山顶上拥挤得像个沙丁鱼罐头,当然,也有舒坦的地方,你要是愿意花上几十美金,可以坐着热气球升到和绯胸鹦鹉一样的高度,喝着现榨的甘蔗汁,从鸟儿们的视角来欣赏落日熔金的瑰丽。

然而大多数人还是在黏嗒嗒的汗水中等待着落日,等待着象征吴哥帝国光辉岁月的吴哥寺被如血残阳渲染到极致的时刻。我想,那是属于诸神的黄昏……

雨林里的惊世建筑

游客们的倒影在莲花池里被鱼儿弄碎,燥热了一天的雨林开始冷却下来,最后一抹夕阳在大殿的回廊里扫过,砂岩上的浅浮雕石刻仿佛刚刚完工,那里雕刻着吴哥最著名的神话故事:搅拌乳海。

被雕刻的籁王平台(图片来源:金羊网摄影:许志伟)  


这个听上去有些怪异的名词却是众神和恶魔大战的缩写,在这幅史诗般恢弘的石刻巨画上,88个恶魔和92个头戴金盔的神正在搅动大海以提取长生不老的仙丹,双方都极力想得到这种灵丹妙药。巨蛇盘踞在大海中心的曼荼罗山上,众神和恶魔都以巨蛇为绳索竞相拖拉曼荼罗山,搅动海水。

而印度教的大神--毗湿奴神则化身为一只巨大的海龟,将它的壳作为曼荼罗山的支点……梵天、湿婆神、猴神都出现在战场上,空中还有无数的仙女以歌舞助战,当然,众神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或许,恶魔是因空中婀娜的仙女才心猿意马败下阵来……

3000多个迷人的阿布萨拉(仙女)几乎遍及吴哥的各个角落,仅她们的发型就有30多种,这样惟妙惟肖的石刻在九个多世纪后依然涤荡着每一位观者的心海,磅礴大气的场景几乎让人不知今夕何年。

吴哥窟完全有资格和同时期的任何建筑精品相提并论,作为吴哥王朝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它是神话灵感、创作激情、高超工艺的完美统一体。全盛时期的吴哥王国版图宏大,包括了今天的缅甸和越南的部分领地。作为高棉帝国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中心,这里曾经生活着百万人口,而同时期的伦敦才不过是个5万人的小城镇。

彼时,人和神共同居住在这片广袤的雨林。所不同的是,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凡人只能住用木材搭成的建筑,无论是国王的宫殿或百姓的小屋都如此,只有众神才能住由砂岩所构建的庙宇。

十几个世纪之后,唯有神的居所依然屹立,镌刻在岩石上的阿布萨拉(仙女)依然面露神秘而摄人魂魄般的微笑。人们对吴哥窟的朝觐和膜拜,让这座世界上最宏伟的宗教建筑从没在真正意义上被荒弃过。

众神的住所

夕阳穿透高大的棕榈树后,已是强弩之末,洒进以黑褐色为主基调的吴哥窟里,做晚课的僧侣面朝神像,双掌合十,虔诚地跪拜。他们在游客相对较少的傍晚来这里散步或参拜,微笑着满足各种肤色、年龄、信仰、国籍的人们的合影要求,然后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细细品味心中的经卷和眼前恢弘的庙宇。

迷人的阿布萨拉(图片来源:金羊网摄影:许志伟)

在象征着宇宙中心的主塔里---这里曾经供奉过毗湿奴大神的雕像,游客可以安静地冥想,似乎真的可以借助七头蛇组成的彩虹桥,去往众神的住所和花园。

世界上只有在少数的几个地方,早上才能够如此优雅地醒来。塔布隆寺宛若一个由3D动画构建的魔幻世界。800多年前,国王为他的母亲修建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庙宇,然而今天,它已经被热带丛林所吞噬,树木发达的根系像八爪鱼一般将寺庙缠绕起来,似乎轻易间就能将眼前的建筑群如积木般摧毁。

令人敬畏的自然力量在这里被诠释得极尽完美,这样的场景或许会给你带来些许不安---青苔、巨大的根系、断壁颓垣、残缺不全的雕塑……是的,这里的确是《古墓丽影》的取景地之一,安吉丽娜·朱莉曾在树上摘下一朵茉莉花。树影婆娑的塔布隆寺以斑驳的投影,让本来就如迷宫般的建筑愈发具有特殊的艺术气质,一种缓慢地被吞噬、被毁灭的凄美。

巴戎寺的超现实主义在数百年后依然激荡着来这里的每一位旅行者。216尊佛像的面孔从各个角度注视着访客和这片大地,清晰的或模糊的,甚至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这些面孔象征着神与君主的统一,象征着神权与君权的绝对权利、控制以及仁慈。

事实上,这些面带微笑的巨大的观世音菩萨头像,与当时君主的面容是如此相似,你随时都能看到他们,或者说,他们在任何空间都在注视着你。巴戎寺就是吴哥王城的中心,他面朝东方,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温暖的光线就会像涟漪一样掠过每一座雕像,他们的微笑是如此迷人而神秘莫测。

做晚课的僧侣(图片来源:金羊网摄影:许志伟) 

圣剑寺东门的两层希腊风格的建筑让它看上去与吴哥其他寺庙有所不同,它们的作用像是图书馆,研究者认为,这座建筑或许是雅典的舶来品。而圣剑寺本身却是吴哥最大的寺庙之一,而且当时是作为君主的临时住所而修建的。寺里的石碑详细记载了这里作为皇室拜神、学习场所的功能。

事实上,圣剑寺供奉着515位神,一年中18个重要节日的庆典活动都要在这里举行。这里拥有整个吴哥工艺最为精湛的雕塑,仙女、智者、妖魔、军队、国王,神衹,它们的故事被保存在砂岩里,风化作用并没有消磨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品,虽然当年的创作者早已消逝,但在八个世纪后,他们所留下的艺术瑰宝依然能穿越时空,激荡来访者的心灵。

190米宽的护城河划分出人和神的边界。穿过这个庞大的矩形,方可进入万庙之源的吴哥窟主殿。砂岩铺设而成的甬道已然坑洼不平,但却仍能遥想初建成时的恢弘大气。考古学家考证,砂岩来自50多公里以外的荔枝山附近,人们用木筏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石材沿着暹粒河运送到吴哥窟,征用的人力不可计数。

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时代,完成这样庞大的工程简直不可思议。这使得你不禁会对面前的每一座庙宇肃然起敬,敬佩它们的艺术、它们的设计、它们的历史以及建造它们的国家和人民。尽管这里的人们一直以来都在流血、贫穷、动荡的生活中度过,他们的乐观和虔诚分明都被镌刻进了坚硬的砂岩。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