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祖庭:“荆楚丛林之冠”玉泉寺



天台宗祖庭:“荆楚丛林之冠”玉泉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有悠久历史的玉泉寺,是中国最早的古刹之一,既是湖北佛教的渊薮,“荆楚丛林之冠”,又是隋代中国佛教“天下四大丛林”之一。天台宗创立者智者大师曾在此生活过,禅宗大师神秀也在此说法,它既是天台宗祖庭,又是禅宗祖庭,一身兼跨两宗,因此玉泉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历史地位非常高。
玉泉寺坐落于绿树丛林的玉泉山东麓,距三国古战场长坂坡暨当阳市城区12公里。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普净禅师结茅玉泉山下,为玉泉寺建寺之始。南北朝大通二年(528年),梁武帝敕建“覆船山寺”。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智者大师奉诏建寺,隋文帝赐额“玉泉寺”。玉泉寺与浙江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江苏栖霞寺并称“天下四绝”。宋景德、天禧年间(1004—1020年),宋真宗明肃皇后对玉泉寺加以扩建,并改额为“景德禅寺”,寺院规模达到“占地左五里,右五里,前后十里,为楼者八,为殿者十八,僧舍三千七百”,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明初,恢复玉泉寺名号。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敕赐“荆楚第一丛林”匾额。玉泉寺是1983年全国首批重点对外开放寺庙之一。


玉泉寺是中国佛教天台宗祖庭之一。智者大师创立天台宗,其重要代表著作《摩诃止观》、《法华玄义》均在玉泉讲演结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留下“东土释迦”,“九旬谈妙”等佳话。玉泉寺也是禅宗北宗祖庭唐国师神秀的道场。唐仪风年间(676—678),神秀自黄梅五祖寺来到玉泉寺,在寺东开辟道场驻锡传禅20余年,后被武则天恭请到京,时称“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圆寂后,灵骨归葬于玉泉寺东楞伽峰。自唐以来,玉泉寺教、律、密、禅、净兼修,诸宗竞秀,各派流光,高僧辈出,见诸记载的有一百二十多位大德高僧,其中被历代帝王封为“大师”和“国师”称号的就有十人之多。


玉泉寺也是伽蓝菩萨道场、关公信仰的发源地。现玉泉寺山麓尚有“汉云长显圣处”石望表(明代),全国最早之关庙“显烈祠”(始建于南北朝前)。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派官专程到玉泉寺祭祀关公,是见于史籍最早的官祀记载。
玉泉寺文物荟萃,人杰地灵,名相贤臣,文人墨客,接踵而来。隋唐时期诗文大家多有描写玉泉寺与玉泉山之作,唐丞相张说作《大通禅师碑文》,为时人广为传颂,其碑刻毁于文革,现尚存有碎片。


玉泉铁塔,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由玉泉寺僧务本禅师领工铸建,它是我国目前最高、最重(十万六千六百斤)和保存最完整的铁塔。铁塔每层每边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山、海藻、水波等文饰,线条清晰、流畅,台座八面,各铸托塔力士一尊,脚踏仙山,头顶塔座,体态刚健;塔角飞檐,凌空龙头,悬挂风铎;逐层迭装,不加焊接,稳健玲珑;日照塔身,紫气金棱,交相辉映,故曰“棱金铁塔”。塔身还铸有2373尊小佛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玉泉寺及铁塔于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泉寺位于中原入川古驿路的必经之地,屡遭兵祸,屡毁屡复。自隋至清朝末年,历代曾对玉泉寺进行了十三次重修或大规模补修,现保留有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玉泉寺古建筑雄伟古朴,典雅大方,别具一格,是我国唯一的一座坐西朝东的寺院。
玉泉寺内古树参天,枝繁叶茂,丹桂飘香,沁人心脾。千年银杏、千瓣并蒂莲和月月桂并称为“玉泉三宝”。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