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峻极于天 古寺佛塔中梵呗千年



嵩山:峻极于天 古寺佛塔中梵呗千年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嵩山(图片来源:人民邮电出版社)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因地处中原,故称中岳。嵩山属伏牛山系,由太室山、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海拔1440米,素有“峻极于天”之称。嵩山东西全长达60公里,绵延盘旋在新密、登封、巩义、偃师、伊川等市县境内,古时称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后才改为今天的名字。

嵩山被地质学界称为“五世同堂”,因其在地质史上的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和岩石均有显现。嵩山山峦起伏、奇峰林立、风景优美。历史上,根据山峰的形状、外貌、位置,把嵩山分为太阳、少阳、明月、玉柱、万岁、凤凰、悬练、卧龙、玉镜、青童、黄盖、狮子、鸡鸣、松涛、石幔、太白、罗汉、白鹿等72峰。

嵩山不仅有形态各异的奇峰怪石,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亭台楼榭更是扬名天下。嵩山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儒、释、道三教荟萃。汉代嵩山三阙、北魏嵩岳寺塔、元代观星台以及少林寺、中岳庙、会善寺、法王寺塔、初祖庵、嵩阳书院、刘碑寺题刻等著名景点,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这里观光、游览。

中岳庙

中岳庙距离登封市区4公里,位于太室山脚下,交通方便。该庙规模大、神像大、庙宇大,占地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有建筑400间。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初建于秦代,为祭祀太室山神的场所。中岳庙共11进院落,由中轴线上的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大甬道相连。沿中轴线从南向北,由低而高,依次为中华门、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庙的东路和西路,还分别建有太尉宫、火神宫、祖师宫、小楼宫、神州宫和龙王殿等单独的小院落。现存明清建筑近400间,金石铸器200余件,古柏300余株。正是这些亭门宫殿,构成了中岳庙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因位于嵩山之阳而得名,与河南商丘市的应天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并称为北宋四大书院。书院始建于公元484年,当时为佛教活动场所,隋唐又成为道教场所。北宋时期,司马光、范仲淹等在此讲学,该书院因此成为著名的教育场所。书院现存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共五进院落,有古建筑106间,碑刻、经幡、古树都是历代精品,与历史上众多著名人物有重要的关系。

书院内的汉封将军柏,为稀世之宝。相传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嵩山,见书院一棵柏树身形高大,遂信口封为“大将军”。来到正院,又见比“大将军”大好几倍的另一棵古柏,无奈金口已开,不得更改,只好将其封为“二将军”。然而在藏书楼遇到的第三棵古柏,比前两棵更大,无奈之下,刘彻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三棵古柏认为刘彻封得不合理,最大的三将军一气之下,一命呜呼;二将军气得炸了肚皮,到现在树干还有裂痕;最小的大将军,认为受之有愧,只好缩在墙角,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弯腰树。

会善寺

会善寺创建于元代,位于嵩山南麓积翠峰下,距登封市区6公里。寺院坐北向南,内有山门殿,里面供一尊白玉阿弥陀佛;山门两侧为掖门,之后是大雄宝殿,殿外月台上有一口明成化年间的铁钟,重达650公斤,高1米有余。寺西南和东南有清代砖塔5座,西面有唐净藏禅师塔及唐代残石柱2根,柱面所雕为天王像,柱础雕有鬼怪神兽。寺内的主要碑刻有东魏《中岳嵩阳寺碑》、北齐《会善寺碑》、唐《道安禅师碑》、《会善寺戒坛记》等。

少林寺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常住院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7进建筑,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六祖殿、文殊殿等附属建筑。寺中历代建筑遗迹、碑刻、壁画是少林寺发展的历史见证,并从各个角度证实了少林武术的历史真实性,是研究华夏历史、文化、武术、宗教、建筑、书法、雕刻、美术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等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宝库。少林武术历经1500年的锤炼、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于2007年3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塔林历来为少林寺得道高僧的墓地,待其圆寂后,将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与其功德、威望、佛学造诣有关。塔林位于少林寺以西约300米处,共有古塔23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其余的为清塔或年代不详。塔林中的各塔造型不一,有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也有单层单檐塔、单层密檐塔、印度堵坡塔和覆钵式塔等。位于塔林西北部的“法玩禅师塔”为唐塔,是最古老的一座砖塔。该塔高8米,为单层单檐式方形砖塔,装饰有飞天、嫔伽等古典图案。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是到少林寺的必游之地。

达摩洞

达摩洞为一座宽3米、深5米的天然石洞,居于少林寺绝顶峰附近。据传此洞为达摩祖师面壁之处,因此被称为“达摩洞”。现在洞内存有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石坊,以及达摩、慧可石雕像等。留有达摩面壁影像的石头,被称为“达摩面壁影石”,现被少林僧人凿下,放入少林寺内。

三皇寨

三皇寨集东西南北四岳之特点,以雄、险、奇、秀著称于中原大地。三皇寨是人们为纪念人祖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在嵩山一带开天辟地之功而命名的。三皇寨人文景观丰富,有莲花寺、安阳宫、三皇寺、清微宫、玉皇庙等;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让人流连忘返,有好汉坡、龙脊峡、猴子观云海、老虎石、龙头、一线天、飞来石桥等几十处,是登山健身、探险寻古的好去处。

永泰寺

永泰寺是佛教禅宗传入中国后修建的第一座女僧寺院,与少林寺有姊妹院之称,位于登封西北太室山西麓。历史上,曾有三位公主先后到此修行,她们分别是北魏转运公主、南朝明练公主、北魏永泰公主,这成就了永泰寺无与伦比的尊崇地位。永泰寺因永泰公主出家于此而扬名八方,因此寺院也以公主名字命名。永泰寺原有四座古塔,1911年,一座北魏的砖塔被拆毁。如今的永泰寺后面的三座古塔,分别为唐、金、明三代所建,其中以唐塔最为珍贵。

太室山

嵩山东峰太室山,位于登封市北部。相传,大禹结发之妻涂山氏生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为“太室山”。太室山共有36峰,主峰“峻极峰”海拔1440米,登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素有“峻极于天”的称号。峻极峰另一名字为“御碑峰”,因乾隆曾在此赋诗立碑而得名。拾级而上,爬过陡峭的山路,首到之处为峻极宫;绕过峻极宫,再有3个多小时即可登上“峻极峰”。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