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理由:能否提示高旻寺行宫与大观园之迷



四大理由:能否提示高旻寺行宫与大观园之迷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高旻寺行宫图》题跋(图片来源:资料图)

《高旻寺行宫图》全貌(图片来源:资料图)

曹雪芹的一部《红楼梦》成为千古绝唱,他曾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大观园,“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这首咏大观园的诗更让不少人为之魂牵梦绕。大观园的原型究竟在哪里,也困扰了世人百年。

昨天,江苏省扬州市红楼文化学者朱善文表示,通过三年的调查走访,他从《红楼梦》的诗词、塔湾行宫的遗物等方面解读大观园,提出四大力证。他认为,《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因元妃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就是以曹寅等人为康熙南巡修建高旻寺塔湾行宫为背景和原型的。

《高旻寺行宫图》题跋隐藏惊天秘密

昨天上午,朱善文展示了月初在高旻寺探访时的发现——康乾时期《高旻寺行宫图》,该图和《扬州园林甲天下》和《乾隆南巡江苏名胜图集》中的高旻寺行宫图基本一样,只是多了右上方的题跋。

朱善文介绍,正是这个题跋为高旻寺行宫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又添了重要证据。题跋的内容是:“高旻寺行宫在城南十五里地名三汊河其旁有塔曰天中塔圣主仁皇帝南巡于此敬建行宫恭逢皇上省方重葺其旧以备临御”。朱善文介绍,从题跋中可以得知,高旻寺行宫在扬州城南十五里,所在地名为三汊河,高旻寺行宫旁有天中塔,建行宫的目的是为了圣主仁皇帝(康熙)南巡,重葺其旧的目的是恭逢皇上省方。“这些信息与《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的描述有相似之处,不得不说是一大铁证。”

“省方”揭示高旻寺与《红楼梦》渊源

朱善文将《高旻寺行宫图》与《红楼梦》中的情节以及有关大观园的描写进行了比对,发现元妃省亲的故事源于康熙皇帝省方。为了佐证观点,朱善文搬出《红楼梦》找到第十六回:凤姐问贾琏“……才刚老爷叫你说什么?”贾琏道:“就为省亲。”在历史上,妃子省亲的可能性很小,而曹雪芹之所以写出“元妃省亲”的故事,就是受了“圣主仁皇帝南巡”、“恭逢皇上省方”等故事的影响。

朱善文认为,曹雪芹表面上是写元妃省亲,实际上是在借省亲事写南巡。书中,贾家为了元妃省亲,花巨资修建了省亲别墅大观园。现实中,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为了迎接康熙皇帝南巡,营建三汊河塔湾行宫,造成巨大亏空,为曹家的急速衰败留下了祸根。

大观园的水系与高旻寺行宫水系相同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写道:(贾政等人)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中。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之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至一大桥前,见水如晶帘一般奔入。原来这桥便是通外河之闸,引泉而入者。贾政因问:“此闸何名?”宝玉道:“此乃沁芳泉之正源,就名'沁芳闸'。”

朱善文介绍,从图中可以看到高旻寺行宫三面环水,其中行宫西花园内的水是通过水闸引泉而入的。花园内有一个水池,池中有岛,岛上建有戏台,为皇帝和随从们看戏娱乐的地方。岛的东、南、西三面,均有桥通岸上。东面一桥较大,桥上建有桥亭。在池的四周,植奇花异木,叠假山怪石,建有卍字亭、箭厅、石版房、歇山楼等建筑,构成一所清幽别致的花园。“由此可见,大观园的水系与高旻寺行宫的水系完全相同。”

行宫中“卍字亭”与《红楼梦》相对应

朱善文介绍:“《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树木与高旻寺的树木相当契合。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描述了杏、柳、松树等的景致,而从高旻寺发现的这幅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高旻寺行宫中遍植高柳、松树、杏树等树木,高柳、松树均呈绿色,杏树正开着绯红的花。”朱善文指出,图中可以清楚地数出柳树19棵、竹子9处、杏树29棵,由此足以证明行宫中的树木与大观园中的完全契合。

“在《红楼梦》中曾多次提到'卍'字,这是梵文,是一种图案花纹。”对照《高旻寺行宫图》,他指出,可以看到高旻寺行宫中建有一座卍字亭,地点在行宫西花园水池中央偏北。曹寅建高旻寺行宫是为了迎接康熙和皇太后南巡,同时给康熙和皇太后祝寿,所以建了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建筑和雕刻,“行宫中的卍字亭与大观园中的卍福卍寿图案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应。”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