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山:禅宗二祖祖庭 世界第一天然大佛 



司空山:禅宗二祖祖庭 世界第一天然大佛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司空云雾(图片来源:资料图)

司空山,古称“司空原”,在安徽岳西城西四十公里的店前冶溪两镇交界区。据《太湖县志》记载:世传周朝“淳于司空居此”,山因之得名。

司空山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发祥地,为禅宗二祖慧可修行成正果之地。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下诏灭佛,禅宗二祖慧可携始祖达摩所传袈裟和4卷《楞伽经》,于南梁太建八年(公元576年)隐居司空山,掘石窟而修禅,传衣钵于僧璨,即天柱山僧灿大师,使印度佛教禅宗中国化,并成为佛教主流教派。山上有传衣石,为释教二祖慧可传衣处,并有“二祖禅堂”。依佛教禅宗思想论说:“潜山的天柱山是三祖僧灿的‘合掌立化’之地,岳西的司空山是二祖慧可‘遁迹修禅’之所”。据此可知,司空山的地位在佛家心中似高过遥相对峙的天柱山。

司空山,世界第一天然大佛。

司空山研究者余松祥发现,中华佛教禅宗文化发祥地、中华禅宗二祖祖庭——岳西县司空山是一尊高达千米、长达12千米、座东南朝西北、身披袈裟、面向西天佛祖参禅打坐的断臂坐佛。坐佛肩部,西自民族英雄南宋张德兴将军建司空山寨之西城门,东至店前镇司空村瘌痢坡,长度大约1000米,海拔也在1000米上下,当地称为二里横排。南走马岗为左肩部,颈椎骨正中为司空山八景之一的乌牛古石;右肩自瘌痢坡至乌牛古石,两边如人的肩部,对称起伏。左臂向西延伸七八里至观音峰,右臂在万丈高崖截断,变成七级浮屠。左脚向西南延伸至白沙河边的崇报寺,右脚向东北延伸至店前的狮子口,其间直线距离12千米以上。肩以上至司空山极顶的200多米高的悬崖为头部,后颈、两边头骨轮廓分明,也对称分布,宽约300多米;其中极顶西部的高约80米,宽十几米的飞蛾贴壁酷似一只大耳朵向西张开,静听西方佛祖的佛典梵音。由双肩向下至司空河为坐佛的背部,其海拔350米以下为缓坡,海拔350米至1000米为峭壁崖,岩石间杂布小灌木,将整个背部分隔成或大或小的石壁。其中左右肩胛骨对称突出,远处望去,犹如身披碎布拼成的袈裟,背部将近800米高。司空山南面抵源于玛玉坳和司空山的司空河,在老油坊附近河床海拔高度约为230米(最大误差正负5米),司空山极顶的海拔高度为1227.8米。依此计算,司空山坐佛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乃世界第一天然大佛。

二祖禅刹遗迹(图片来源:资料图)

自南北朝以来,司空山就是名僧说法和文人雅士寻幽揽胜之地。古诗曰:“司空斜插一枝峰,压倒群山万千重。借问仙家何处有?鸡鸣犬吠白云中”。今日,堪称中华禅宗佛教圣地的司空山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寺庙、僧房修葺一新。香火鼎盛,钟鼓声声,“司空胜境”愈加名实相符。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