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迹巡礼广州六榕寺和花塔



圣迹巡礼——广州六榕寺和花塔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广州好,花塔插云头。六祖色空留塑像。东坡来去唱南陬。榕树啸千秋。”

这是解放初期广州市朱光市长以“广州好”为题,调寄“望江南”词五十阕的第十三阕。使人们读后,对六榕古寺和花塔,不禁油然神往。

六榕寺和花塔

六榕寺和花塔,是广州市重点名胜古迹之一,是国际友人,特别是东南亚佛教人士,海外侨胞所喜爱游览和朝拜的圣地,现为广州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据记载:在梁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昙裕法师由建康(南京)来此创建寺塔,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寺初名宝庄严寺,塔原供奉佛舍利,故名舍利塔。唐高宗上元二年(公元675),有广韶都督与宝轮和尚等人重修寺和塔。适有唐代大文学家王勃从南昌到交趾省亲路过广州,李督乃请其作《宝庄严寺舍利塔记》。当时寺院版图辽阔,东至今迎宾馆,西与光孝寺相接,北近越秀山麓,南至今中山六路,各殿堂建筑布局,十分庄严宏伟。

五代南汉后主刘鋹在广州继承帝位,因当时宝庄严寺无僧人住持,有刘氏宗室女出家为尼,居住此寺,曾改名为长寿寺。刘鋹性好游乐,每年元宵和中秋佳节,命人在塔上张灯挂彩,谓之“赛月金灯”,以预祝丰年。

至宋朝初,因战事寺和塔均毁于战火。端拱二年(987)有绅士和僧人发起重建寺宇(因史料只有重建年代,没有发起重建人物的姓名可查),振兴丛林,并铸造六祖慧能大师铜像,乃改名“净慧禅寺”。

六榕寺的六祖堂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有郡人林修和沙门道琮始议重建宝塔,三易其地,均未建成,后来寻得原来塔基,掘开基下藏有巨鼎、铜镜、宝剑、舍利等物及四环九口古井,乃在原塔基上用砖木重建,至绍圣四年(1097)新塔始告完成。有方信儒咏《净慧寺塔诗》云:“九井神光射斗牛,天开宝藏镇南州。客船江上东西路,常识嶙峋云外浮。”

塔内供奉有贤劫千佛像(后塑八十八佛圣像,安奉在塔内各层,现只存有八十八佛石刻图),改名千佛塔。元符三年(1100)十月,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苏东坡至广州时,接受转运使程怀立的邀请,同到寺中游览,东坡见院内修竹青翠,还有挺拔参天的古榕树,枝茂叶浓。受僧人的请求,欣然挥笔书“六榕”二字,寺僧刻于木匾,悬挂山门,故称为“六榕寺”。元至正十八年(1358)重修宝塔,在塔顶最高一层铸造有千佛铜柱,至今尚存。

明洪武六年(1373)朝廷将“六榕古寺”的大部殿堂,改建为永丰谷仓,使这座宏伟的古刹受到严重破坏,仅存有塔和观音殿,寺的规模从此大大缩小了。

当时住持愈坚和尚苦心经营募化,在塔的东边重建“觉皇殿”供奉三世佛塑像,两旁供有十八罗汉。改山门向东,六棵苍劲的榕树也不在寺的范围之内,所以山门前的一幅对联云:

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以怀念过去名人与本寺一段历史因缘。

清朝咸丰六年(1856),七月狂风吹落塔顶,坠下砸毁殿堂。同治十三年(1874),编修史澄公与住持靖涛和尚发起募化,重点维修寺塔。因塔身斑斓,俨若鲜花怒放,故被人们称为花塔。

1948年宽鉴代理住持,将寺内四件珍贵文物,(1)辽代紫铜精铸的药师佛像,(2)玄奘法师顶骨,(3)澹归诗卷,(4)汉玉,称为六塔镇山四宝,偷运去香港。虚云老和尚发觉后,马上追还。并免去宽鉴方丈职务,由明观法师继任住持职务,解放前夕明观法师去香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日益发展,六榕寺成为我国南大门的全国性重点寺院之一,接待了不少国内外宾客,1985年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夫人来寺参观,1987年3月泰国王储玛哈哇集拉隆功来寺礼佛。新加坡宏船法师、香港圣一法师等海外大德也多次来寺参拜。

1985年,来寺参观礼佛者达五十多万人次,1987年增加到八十多万人次,其中外宾十八万多人。常住僧人由原来的四人,增加到现在的22人,实现了“以寺养寺”,寺院得到维修,僧人生活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1986年春节,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来六榕视察工作,新旧对比,感慨系之,撰《临江仙》词:

缘谢缘生观万法,休嗟剩水残山。参天榕树尚存三。塔波留胜迹,十地许登攀。昔日弥须今芥子,开颜平等相看。虚空无尽愿无边。一花还一叶,念念现庄严。

【头条】:徘徊在上帝与佛之间
一个普通人的出家传奇

【觉悟】:星云大师——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观点】:少林寺的传统文化属性和商业特性如何均衡?

【众生】:菩萨行者 国学大师梁漱溟

【常识】:平常生活中该怎样悟禅呢?

【慈善】:湖南佛慈2011温暖布拖公益行动

【朝圣】:圣迹巡礼——广州六榕寺和花塔

【一日禅】: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佛艺】:探访云冈石窟 感受中国佛教艺术经典

【禅茶】:武夷禅语 生活乐土的一盏茶

【素食】:多吃深色蔬菜和橄榄油有利于心脏健康

【心灵物语】:把“名声”送给别人

【书店】:星云大师——迷悟之间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