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轮:活佛转世制度之由来



生命之轮:活佛转世制度之由来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活佛转世制度发源地楚布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藏传佛教噶举派现世转世活佛盛噶仁波切(图片来源:资料图)

活佛转世制度为藏传佛教所特有。活佛,藏语称“朱古”,意思是佛的“化身”。按照藏传佛教的观点,那些佛学造诣精深、修证高超的高僧大德在完成佛业圆寂后,他的灵魂又转生为新的肉身,继续完成弘法大愿、普度众生,这种转生为前世化身的人,称为前世的转世灵童,即此活佛的下一世。活佛转世的过程有一整套既定的仪轨和批准手续,是一个法定的程序,没有随意性。否定它的法定程序,也就否定了活佛转世制度,违背了历史惯例和佛教仪轨,也就违背了历史定制。

活佛转世制度是怎么来的呢?

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解决传承问题的一大创举。早在公元13世纪,由噶玛噶举派首先创建。创始人是噶举派楚布寺寺主噶玛拔希。噶玛拔希(原名却吉喇嘛,“噶玛”系教派名,“拔希”意即汉文之法师),是藏传佛教传说中仅次于莲花生大师的一个“神通”人物。他出生于康区,聪颖勤奋,坚持苦练修行,十年不断,密法功力高深,在我国蒙藏地区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世80年,曾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并命他经常随侍左右,噶玛拔希执意不肯受命。后又谒见元宪宗蒙哥,受蒙哥封为国师,赐予他金边黑帽(是为噶玛黑帽系,此帽一直传承至今已达700多年)及一颗金印。他一生中既经历过藏区激烈的教派之争,又一度卷入蒙古上层争夺汗位的斗争之中,因而曾被元世祖拘捕入狱和流放他乡。后来,元世祖忽必烈鉴于他在蒙藏地区有较大影响,释放他并准许他还乡和自由传教。噶玛拔希经宁夏、甘肃、青海等省,沿途传教,历时八年之久,才回到西藏楚布寺。

噶玛拔希回藏后看到西藏教派林立,争夺地方权势的斗争十分激烈,一心想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教派势力,但是那时他已80高龄,力不从心。他临终之前,把弟子邬坚巴叫到身旁,口授遗言:“我死后,在远方的拉堆,一定会出现一名继承黑帽密法的传人。在他未来之前,你就暂时作为佛的代理”。说完,他将头上的金边黑帽亲手戴在邬坚巴的头上,旋即圆寂。邬坚巴依据他的遗言,于1288年,在后藏贡塘地方寻找到他的转世灵童,取法名让迥多吉,这就是西藏第一次确认一个幼童为其前辈的转世,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自此开始。

此后,活佛转世为许多教派所接受和效法,在整个藏传佛教中逐步形成了活佛转世传承的制度。而将这一制度推而广之的,应数15世纪由宗喀巴创立的格鲁派。该派所有的大小寺院都实行活佛转世,废除过去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作法,从而使活佛转世制度进一步完善,不仅形成了历史惯例,并且形成了一整套活佛转世理论和传统仪轨,沿袭至今。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