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果洛:云端的牧场 天边的草原



青海果洛:云端的牧场 天边的草原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核心区,生态地位重要,自然景观独特,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山势雄浑、草原广袤、地形奇异、风光绮丽、民风淳朴。神奇瑰丽的藏传佛教文化和格萨尔王不朽的史诗传奇,更增添了其地域文化的丰富和传统文化的厚重。

果洛大草原,有如一幅绘画大师笔下的巨型油画。这里蓝天高远,群山苍茫,雪峰耸立,大河奔涌,美景不胜枚举。

果洛风光(图片来源:资料图)

滋养九州“一河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蓝天白云下,在碧绿无垠的草原上,在源头十三峰的环绕之中,黄河一泻千里,开始了孕育中华民族的历史航程。如果你来到黄河源头,站在措哇嘎则峰上,映入眼帘的除了源头壮美的自然景色之外,还有胡耀邦同志和十世班禅大师亲笔题写的“中华之魂”--铜铸牛头碑,这一切带给你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身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无比骄傲和自豪。

据史料记载,黄河的主源头为扎曲河、约古宗列曲河和卡日曲河三条河流。其中,卡日曲河源自海拔4830米高地,这与黄河入海口的海拔相比,真可谓“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源头的三条支流由于河流迂回曲折,流速缓慢,两岸草绿花香,天高云低,清风拂过河面,水波粼粼,好似人间仙境。黄河源头不仅是游人流连忘返的地方,也是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还是国家重要的湿地生态涵养区。一个个大小各异的湖泊,犹如散落的珍珠,镶嵌在雪山环绕、山峦逶迤的草原上,湖天相映,天地无极。在众多的湖泊中,源头“三姊妹湖”--鄂陵湖、扎陵湖、卓陵湖,其景色迷人,令人神往,声名远扬。远远望去万顷碧波、浪涌霞飞,珍禽嬉戏其间、走兽信步湖边,宛如天池移位,犹如置身仙境。真乃道不尽的古道传说,看不够的河源美景。

果洛风光(图片来源:资料图)

宝相庄严“两神山”

阿尼玛卿雪山又称玛积雪山或玛卿岗日,与西藏的冈仁波齐、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云南的卡瓦格博(梅里雪山)称为藏区的四大神山。其山势巍峨磅礴,冰峰雄峙,景色壮丽。不仅自然风光旖旎、动植物资源富集,而且在藏族人民心中还有着无可替代的神圣地位。“阿尼”藏语意为先祖老翁,并含有崇高、幸福或博大之意。“玛卿”藏语意为黄河源头最大的山,也有雄伟壮观之意。是果洛境内最高、最大的神山。群山之中独领风骚,雄踞一隅,犹如一条天赐的哈达,绵延在天地之间,赋予这片高原以灵动和神气。

2012年4月23日,阿尼玛卿雪山正式成为第六批国家地质公园,其旅游开发前景如日中天。

年保玉则峰又名果洛山,被称为河源牧人的先祖。相传是“三果洛”的发祥地,也是众多藏区十分尊崇的神山之一。其山峰高耸入云,可谓鬼斧神工,与山间的清泉湖泊,冰川飞瀑相映成趣。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西姆措湖(仙女湖)和俄姆措湖(妖女湖)。湖面倒映着山色云影,绮丽无比。

目前,年保玉则峰是果洛境内惟一一家4A级景区。年宝玉则峰也以其山势峥嵘、气象万千而闻名于世。这里时而云雾缭绕,犹如信步天庭;时而晴空万里,宛如行走碧海;好似置身童话,亦真亦幻,美妙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果洛风光(图片来源:资料图)

风光绮丽“三湖泊”

这里所说的“三湖泊”,除了鄂陵湖、扎陵湖外,还有果洛境内另一个负有盛名的湖泊--冬格措那湖。这三湖与青海湖、玛多境内的苦海史称“多康五大湖”。

“三湖泊”均位于万里黄河源头第一县--玛多县境内。鄂陵湖、扎陵湖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宛如两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黄河源头,点缀在高山之间,更有一番情韵。又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姊妹并肩守望,因而也有源头“姊妹湖”的美誉。鄂陵湖藏语名为“措鄂让”,其湖的颜色如同黎明破晓前的青色曙光,故得此名,意为“青色曙光湖”。扎陵湖水色如黎明时分的东方“鱼肚白”,藏语称为“措扎让”,意为“银色曙光湖”。藏语中日出前的黎明以亮度分别称作“鄂让”(青黛色)和“扎让”(青白色)。可见,这两处湖名的由来与其湖面所呈的颜色有关,至于是否与两湖在方位上一前一后的顺序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两湖之间的措哇尕则峰顶,绝对是观赏湖光山色、感受河源魅力的最佳位置。这个山看上去并不那么让人望而却步,海拔却超过4600米。从峰顶向四周眺望,源头的风景一览无余。黄河如同一条青色的飘带,蜿蜒着向东方奔去。扎陵湖和鄂陵湖宛如两颗晶莹的翡翠耳环点缀在银色的黄河岸边。

除了黄河源头的牛头碑,措哇尕则山顶还有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仿佛在向游人倾诉一个漂泊多年的游子对母亲的牵挂和回家的喜悦……在牛头碑旁翘首眺望,雄浑绵延的巴颜喀拉山高耸入云,广袤辽阔的草原绿意茵茵,珍珠般的牛羊撒满山岗湖畔,一顶顶黑白相间的帐篷、一曲曲嘹亮高亢的牧歌、一缕缕袅袅的炊烟构成了一幅优美恬淡的世外美景。

果洛风光(图片来源:资料图)

据史料记载,鄂陵湖和扎陵湖古称“柏海”,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设帐迎接文成公主的地方。据说,每当湖畔大风骤起、惊涛拍岸,在风云变色的湖面上会隐隐看到连片的黑色帐篷、猎猎旌旗,也隐约能听到人呼马嘶、鼓乐笙歌……犹如时光再一次回到当年松赞干布在此迎娶文成公主时的场景面前。

冬格措那湖藏语意为“千山之中的黑海”,是果洛境内第三大湖泊,因湖面呈青黛色而得此名。位于玛多县花石峡镇西北约16公里处,是黄河源头源又一旅游风景区。站立山巅,俯瞰湖面,湖水呈深蓝色,如同一块跌落人间、千山环抱的墨玉。这里山势险峻,怪石林立,湖光秀丽,水天一色。群山逶迤,牧草丰美,白云游动,不时还可以看到有珍禽野兽撒欢嬉戏。从湖边向东望去,在群山之中可清楚地看到一座小山,形似一个巨大的人头,犹如历史的老人,守望着他的子民的草原。人们称其为始祖仙翁山。相信这一定又与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关。

湖的北面还有一座酷似一只猴子蹲坐着面向偏西方向的山丘,静静地遥望着夕阳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于是,也有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猴王观湖。至今,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以古柏为主的原始林区,整个地方被森林所覆盖,林中猴子成群,百鸟齐鸣。只是不知何时何因,森林消失,猴群散去。惟独猴王难舍家园,幻化成山,终年守护。民间还流传着莫格德哇古墓群中的木材均取自这里的说法。据科考队考察发现,冬格措那湖--这片美丽的湖泊孕育的河流,改变与众多河流并肩东去的常态,从这里夺路向北,不与黄河同行,毅然向着柴达木盆地的方向,去滋养那片神奇富庶的宝地……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