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胜景:六殊胜八吉样地阿育王寺



宁波胜景:六殊胜八吉样地阿育王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阿育王寺的天王殿及放生池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宁波鄞州区的阿育王山,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阿育王寺闻名中外,不仅因为山明水秀,殿宇巍峨,更由于它有一座举世瞩目的舍利宝塔。

相传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世纪),在波吒利费城举行了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结集,编纂整理经、律、论三藏经典,并派遣僧侣四方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他还取出王舍城大宝塔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在中国,共建造了19座舍利塔。

这19座舍利塔中,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就是西晋会稽鄮县塔,即今浙江鄞县鄮山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关于塔的建造过程,有许多奇异的传说。

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

据史载,晋义熙元年(405年),为了保护佛国珍品,始建塔亭覆护。后人也有把义熙元年(405年)作为阿育王寺的创始之年。南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又建三级木浮图,并创建殿宇,初具寺庙规模。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又兴建殿堂楼阁,并赐寺额为“阿育王寺”。阿育王寺由此得名。

阿育王寺因为舍利宝塔的存在,得到历代统治者的赏赐和殊遇。如北宋仁宗赵桢,曾请阿育王寺大觉禅师怀琏,在化成殿询问佛法大意,并赐颂诗17篇,留住数载。直到英宗赵曙即位,才恩准大觉禅师回山的要求,并赐诏一道,内有“凡经过小可庵院,随性住持、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等语。

阿育王寺的观音像

大觉禅师回阿育王寺后,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建造了良奎阁,用以供藏仁宗的御书偈颂和英宗的手诏。宋哲宗元佑元年,苏轼撰《宸奎阁碑铭》一文,详述建阁经过。现宸奎阁已毁,《宸奎阁碑铭》尚存舍利殿前。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赐名“阿育王禅寺”,称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山。明清之际,佛殿数度倾圯。现存寺庙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住持法钟重修。

今天,阿育王寺内较完整地保存着历代碑碣、石刻以及经藏古籍等文物。有唐范的“常住田碑”、宋张九成撰书的“妙喜泉铭”和元、明、清历代碑额、有唐雕四天王右像、唐贯休画十六尊者石刻、有宋高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宋孝宗御书“妙胜之御”、清乾隆御笔“觉行俱圆”等许多匾额和十大橱“钦赐龙藏”经卷7247卷等珍品。

阿育王寺占地6万多平方米,房屋600多间,建筑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1987年有僧侣70多名。进入山门后,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藏经楼;东侧有钟楼、念佛堂、客堂、先觉堂、大悲阁;西侧为大坛、祖师殿、傅宗堂、碑阁、方丈室(承恩堂)等建筑。

四周还分布着养心堂、退居室、文物陈列室、引堂寮、拾翠楼、朴青阁、白云竹院、普国塔院等殿堂楼阁。整个寺院古朴庄严,结构完整,殿堂庙宇与苍茫山色融为一体,山因寺增辉,寺为山添色。

2006年05月25日,阿育王寺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头条】:陕西法门宫地宫珍宝将首次大规模赴台湾展出


【观点】:黄夏年:新世纪的佛教和平已经走向全球化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惠能大师宝衣生根 密语度人
返观内心清晰得见

【影音】:明奘法师讲金刚经第三讲

【图片】:摄影家:纳木措风云

【朝圣】:宁波胜景:六殊胜八吉样地阿育王寺

【众生】:伊能静:寻找灵魂的自由

【一日禅】:虚空包容万有

【素食】:早上最不该吃的三类食物
寻找一款自己的养胃方案

【禅茶一味】:日本茶道思想之牵牛花

【心灵物语】:牛奶糖也能穿透椰子壳

【慈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重阳节助养厦门市100位老人

【佛艺】:贝叶经:铁笔在树叶上写下的历史

【佛教常识】:出家人托钵的意义何在?

【法讯】:2010年第一届终南山古观音禅寺打七报名启示

【书店】:翠玉平安扣海南黄花梨长珠

【读书连载】:开示:信仰有多重要?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