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化佛山 时时润涌怪石竟如佛



牟定化佛山 时时润涌怪石竟如佛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一 化佛山的由来

化佛山(图片来源:资料图)

关于化佛山这一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人们看到化佛山箐深涧陡、怪石嶙峋,怪石的模样像仙又像佛,还有清清的泉水一刻不停地从石上流过,于是就把这一景象称为“涧涌石佛”,而有此美景的山也就成了化佛山。另一种说法是与传说有关。据说,很久以前,山下住着户铁匠,铁匠打造刀、斧等工具非常锋利,杀猪宰牛也很在行。一天,邻居家办喜事,请他去宰牛,铁匠于是就去了。当他举起牛刀刚要动手时,一头小牛却从牛腹中蹦了出来,开口哀求道:“大慈大悲,勿杀吾母”。铁匠吓得目瞪口呆,对以前的所作所为大为后悔。他扔下屠刀当即跑到化佛山出了家。从此以后,一心苦修,竟然参透了上乘心法,坐化成佛。“化佛山”也就因此而得名。

化佛山地处彝族聚居区,景区由化佛山、庆丰水库、团结坝果园三个片区组成,面积约30平方公里,海拔在1788米至2588米之间,有丰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是滇中佛教名山之一。化佛山原名玉屏山,集险峻、古朴、幽雅、奇秀于一山,融山川、历史、宗教、民俗于一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古往今来,十分令人仰慕。自明代后期兴建佛寺,开创禅林佛法大盛而更名化佛山,先后兴建寺宇13座,至今己有400多年悠久的历史,保留僧人舍利宝塔40余座,被誉为“佛塔博物 馆”,曾以山雄、林幽、树古、花艳、寺多、塔众誉满全滇。主要景点有:清定寺、归元寺、罗汉林、白云窝、归福园、绕顶寺、无住禅师衣钵塔、慧光塔、万佛台等人文景点:九叠泉、栲树爷、藤王、绝壁崖、花海等自然景观。据1986年的调查显示,森林覆盖率为99%,浓荫铺地,古木参天,正可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1993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7月通过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A级旅游区。经过近年的开发建设,化佛山已成为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会议及商务活动的理想胜地。

二 古树名木自成一景

化佛山的树(图片来源:资料图)

由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数百年佛教僧人护持,林业工人的保护,化佛山古树之老之大之多,为滇中之冠。

相传,化佛山开山祖师无住洪如禅师于明万历丁已年入化佛山白云窝结茅苦修三年,因折山茶枯枝倒插于山场,设誓云:“如道成则活而树大,否则根行浅薄可知”。禅师参禅入定十余日,山茶活而生芽,“乃作礼以水灌之”,果长成大树。这株茶花的子孙今生长在绕顶寺址。树高7米多,胸径0.528
米,花色艳红,花大如碗,九蕊十八瓣,为云南茶花珍品。

化佛山的瀑布(图片来源:资料图)

“栲树爷”宝莲寺前有一片巨人林,主要是栲树、栎树,胸径1米多,树高20米以上,树龄都在500年以上,其中最大一株高山栲,胸径2.65米,高30米,树龄千岁,称为“栲树爷”、“栲树王”。

“栎树王”化佛山栎木古树很多,高大挺拔,高耸入云。极乐庵有一株胸径1.8米,树龄600岁的栎树,人称“栎树王”。

“千年古藤”旃檀林左边滴水崖瀑布上方古藤攀缓,古木蔽日,极为幽静。有株巴豆藤胸围2.32米,藤展60多米,覆盖面积有2000余平方米,堪称滇中之最,化佛山一绝。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