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隆昌寺



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隆昌寺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称。(图片来源:资料图)

隆昌寺位于距南京七十余华里的宝华山中,山间云雾缥缈,溪水潺潺,一年四季,松柏常青,是一方非同寻常的佛教圣地。

隆昌寺,又称宝华寺,始建于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为梁高僧宝志的道场,故名宝志公庵。宝志即民间传说中济公和尚的原型。明嘉靖年间,僧人普照寻找宝志的故迹到此,见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不胜感叹,于是重建宝公庵。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在南京筹措资金为峨嵋山、五台山、普陀山造三座铜殿。有士大夫以有倭寇出没海上为由反对在南海普陀设铜殿,遂决定留一铜殿放在宝华山。妙峰将此事奏明朝廷,神宗的母亲慈圣太后布施二千银两及渗金宝塔观音像等,神宗也布施了一千银两及佛像等,并亲赐“护国圣化隆昌寺”门额。妙峰又请峨嵋山的南宗、天空二人住持隆昌寺,从此隆昌寺盛极一方。

隆昌寺在妙峰、南宗、天空相继去世后又渐衰败。崇祯戊寅年(公元1638年),昧公大和尚在长安报恩寺设坛传戒,回扬州途中遇大风,于是在龙潭登岸前往宝华寺寻访故迹,目睹隆昌寺的颓废,立志重振隆昌寺。第二年他便带众人入山,在此传授戒律,从此,隆昌寺又得以复兴。到清顺治乙酉年(公元1645年)隆昌寺重修,接着见同大师又登坛传戒,盛况空前。隆昌寺遂成为律宗专门道场。康熙南巡到隆昌寺,钦赐了“慧居寺”匾额,从此该寺又改名慧居寺。直到民国时期才恢复旧名。

隆昌寺号称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间半,风格独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坛。与众不同的是山门面北偏东,既小又僻。原来因皇上驾临寺院,故改山门面北以示接驾。山门较小,是因为律宗寺院戒律严格,将山门造小使僧人不能随便进出,也可避去尘俗烦扰。

铜殿是隆昌寺兴盛的标志,现存于该寺后院。原铜殿是铜砖铜瓦全铜建筑,经多年战乱,最后的一块铜板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盗,从此铜殿徒有虚名。与铜殿配套的是东西两座无梁殿,为楼阁式,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现保存完好。

寺前还有一龙池,水位终年不变,可供数千人用水,僧人认为池水与长江相连。

寺内所供佛像是贴金的香港天坛大佛的石膏小样,高5.24米,面含微笑,莲眼低垂,慈祥庄严,眉如新月,螺发复顶,神韵非凡,堪称东方艺术珍品。

总之,漫步在宝华山隆昌寺里,你可以得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