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台湾佛教四大道场之花莲慈济



宝岛台湾佛教四大道场之花莲慈济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1963年,在台湾东部的花莲郊区山上有一座破旧的木板房,里面住着一位挂单修行的比丘尼,她当时看到一位难产的山区孕妇,因为交不起保证金而被医院赶出大门,于是她发大愿,要建造一座医院,专门给穷苦的人看病。当时她所需要的资金约为八亿台币,这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然而后来她不仅完成了这个愿望,并且在后来的三十多年里一共筹集了上百亿台币的善款,台湾几乎五分之一的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她的慈善活动,而在全球有一千多万她所倡导慈善事业的志愿者;她就是人称“东方德蕾莎”的证严法师,她所创办的花莲慈济功德会也被称为台湾佛教四大道场之一。

台湾慈济静思堂

1966年,我国台湾省正努力摆脱农业生产的型态,为吸引外资,在高雄成立了第一个加工出口区;曾经在台湾投入了大量救助资金的国际慈善组织,完成阶段性任务后,陆续将资源转向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但当时台湾一千两百万人口中,仍有一百三十万处于政府的贫穷线下,等待援助。

时值二十九岁的证严法师,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受其受戒恩师印顺法师所倡导“人间佛教”的影响,联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众,在台湾省花莲成立了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从每天增产一双婴儿鞋,每天节省五毛钱的买菜钱,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开启了救贫、救苦、救急、救难的慈善工作。
  

慈善事业是慈济的根基

慈善是慈济志业的根基,慈济建立之初,证严法师就亲自带领弟子深入社会各个角落,秉持“诚正信实”;且要将善款落实到位“亲手布施”。要做到善款专款专用,就最好亲力亲为;直至今日,慈济仍然坚持慈善事业的亲力亲为,而不是简单的捐款;坚持亲耳、亲眼、亲手、亲脚的关怀贫病苦难。证严法师认为亲历苦难,深入需要帮助的人们中间是一个福慧双修的过程:看到人间疾苦进而伸援,就是造福;看尽人生形貌而有所悟,即是增加智慧。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