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禅意茶香中与先贤默然相对



灵隐寺:禅意茶香中与先贤默然相对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宏大的寺庙与自然和谐结合而形成的充满吸引力的美妙禅境,使世人趋之若骛。(图片来源:摄影旅游)

探古寻幽最佳的去处自是非灵隐寺莫属,等到日暮时分,烟雨越发瑰奇起来,山色渲染成一幅淡雅的山水画,探得几分心情,拎上油纸的雨伞,像是钱塘江畔寻舟的许仙,三生石上已盟,佳期早拟,冥冥中很自然地踏往断桥上约会的路。

人间四月天,寒气已去。在室内喝一杯茶,看着绿绿的芽尖在水里慢慢地晕开、漂浮、散落,慢慢悠悠的,如同这里浸润的湿气缓慢散开,穿透这个舒适而幽静的午后。“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
灵隐寺门前,有溪名“冷泉”,水上有亭名“冷泉亭”。当年苏轼在杭州就任,曾经就坐在这冷泉亭中办公,着实演绎出人杰地灵的完美故事,让后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神往。

在游客眼里,灵隐寺是景点之一;在香客眼里,灵隐寺是祈福之地。“生无适俗韵,老欲结僧缘”,世人到这里或为游玩寻乐或为祈福和还愿,又有几人能静下来听一段诵经。来去匆匆,有时即使多喝一杯茶也是一种奢侈。

一直很喜欢灵隐寺所散发出的空灵感还有微微香火气息,喜欢灵隐寺吸收所有躁动游客声音的功力。人们喜欢来寺里拜拜,然后期待愿望成真。可是真的是因为佛祖的保佑还是自己的努力?

灵隐寺内庙堂、禅房甚多,占地甚广,参观起来自会折腾不少,可是既是悟禅而来,心静要紧,形式未必要面面俱全。

禅源起于魏晋南北朝的道家玄学,经西来的大乘佛学相融形成。然而禅本是人对生命真谛的追求,是人性中极高的智慧,是对心灵的超度,并引其进入自由超脱的境界。而禅者也非身似枯木,心如古井的苦行僧,更多的是风流潇洒、超然物外的智者。禅虽成于魏晋,可是魏晋时最超然的智者却是众多的隐士名流,其中最有名的隐士当属竹林七贤,至后来者谢惠连、鲍照、庚信等虽谙玄道之学,终究非能及前者。即便是初唐时的假隐士李白、孟浩然之辈也上承其风流倜傥、超然物外之态,可见魏晋之隐士风流对后世影响之深远。那个时候的隐者与禅者往往难区分,隐者必谙禅,禅者未必隐。无论隐士还是禅者,本不是遁世的道仙,其寄情于山水之间,与万物化而为一,却是极真极纯之人。

灵隐寺许愿的香客(图片来源:摄影旅游)

法师的故事

灵隐寺内现有正式僧侣一百五十余名,汉传佛寺里大多称有职务的僧人为执事僧,灵隐寺最高的执事僧为住持,亦称“方丈”。以下分为东西二序:东序的执事负责日常寺务,依次以都监、监院、维那、副寺、僧值、知客、库头等为序;西序的执事主要是领众修行,依次以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为次第。以此保证着灵隐寺从佛法修为到日常事务的正常运作。

寺里规定法师们夜里不准串寮,因出家僧众住的房间称作寮房,就是夜里不能去他人房里串门。入夜后就是法师们的自由支配时间,除每月十五及月底两次的诵戒以外,在不违背戒律精神与寺规的情况下,法师们都可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安排活动。有的打球锻炼,有的打坐修禅,也有看电视或上网的。

藏经楼是寺内很不寻常的所在,一般的僧侣都禁止如内。藏经楼的主事法师就是藏经楼的管理者,一般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法师担任此职。一般的法师都尊称他为“高僧”。曾经有一位藏经楼的管理法师,约四十多岁,其出家因缘颇具传奇色彩。这位法师身体一直不好,平日常裹一件厚皮袄,在高高的藏经楼迥廊淡然地望着下面熙熙攘攘的观光客漫步思吟,甚少与人交往叙聊,只醉心于研习佛法的奥妙。

还有一位知客法师,房间内铺了塑胶地毯十分洁净,来客需在门口换鞋才能进入。房内盆景及古木家具布置得甚为典雅,且有十分精致的茶具与古朴自然的树根茶桌,看得出他具有相当的文化品位。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在寺里专门负责对外接待,喜爱音乐。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泡功夫茶和听音乐。

另有一位法师房间墙上贴满了用毛边纸写的毛笔字。大大小小各种字体琳琅满目,桌上堆着字帖,铺着的一块画毡斑斑点点。他热情地逐幅向我介绍用笔出处与心得,并说他练字已有多年,闲暇及夜里基本以写字自娱,不作它选。

雅致的茶室(图片来源:摄影旅游)

充满禅意的茶会

提起茶,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龙井问茶,或者梅坞春早等景区,不会想到灵隐寺这块宝地。实在是因为灵隐寺天竺一带的香火过于旺盛,形成了浓郁厚重的佛教文化。但是据陆羽《茶经》记载,杭州最早盛产茶叶的,正是灵隐寺天竺一带。

住在灵隐寺附近的院落,早上在清脆的鸟叫声中醒来,推门走出去,茶农正扛着锄头上山,有法师三三两两走过,空气里有湿润的树香草香,山间晨雾飘然。路上行人难得一见,窄窄长长的上坡路,自然清新,安静清凉。在林间溪旁的小路上畅游,如同走在村中小道上一样,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细声细语,走累了、走渴了、走饿了还可以在路边休息、茶楼喝茶、餐厅用餐。

要是想喝到好茶,和茶馆是个不错的去处。和茶馆刻意把自己伪装成村里的小店,很是可爱。在和茶馆喝茶,如果坐的时间久了到吃饭时间,也可以顺带吃饭,不过,比较特别的是,这里客人的饭菜不是自己点单,而是和茶馆做什么,客人便吃什么。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素食还是荤食。那些菜都可以与相应的茶,讲出相应的渊源——观音汤、毛峰虾、龙井茶香鸡。铁观音加本猪肉做的汤,茶香、肉香直沁心脾,铁观音散发了茶和肉的鲜美,去掉了肉汤的油腻;以黄山毛峰河虾,虾肉的鲜嫩里透出的茶香;还有以龙井茶加盐烹饪的土鸡,茶香渗透在鸡肉里,也算是杭州人品龙井的一种独特的方式。

佛教在中国二千年的传播过程中,留下大量建筑雕刻与造像艺术,供世人虔诚瞻仰礼拜,促进人心向善社会安定。

约1600年前慧理大师始建灵隐寺,后有永明延寿禅师、道济禅师、太虚法师等大德住此,千百年来几度兴废。走出灵隐,回首处,只见峰峦罗列,高至天半,众峰默默。而外面的世界又是纷纷扰扰,喧闹非凡,灵隐寺走的这一遭好像是梦境是虚无。唯有身上残留的檀香气,齿间余留的绿茶香,还在诉说佛缘讲述佛理。一切如同香炉里面飘出的烟,缓缓悠悠似有若无。到这里,是否能够找到人们所要追求的境界呢?

茶会(图片来源:摄影旅游)

灵隐寺的夜晚,安静而神秘,充满禅意的云林茶会在大雄宝殿前举行,香炉青烟缭绕,烛光遍布四周。由众僧人组成的茶主人和来宾静心静气而坐,茶座上准备了“法净禅茶”“武夷岩茶”和“普耳茶”,并燃起了柱柱清香。茶器、茶种、茶汤和茶人的不同手法,尺八、古琴和琵琶奏出的悠扬乐声,焚香、打坐、叩拜以及僧人的各种礼节,让参与这场茶会的人们以眼、耳、鼻、舌、身和意的交会领略,深刻体会了禅茶的意境。人们在茶中感悟人生况味,在禅、茶、乐的交融中,每一个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侵染其中,阅读生命,领悟人生,明澈心性。灵隐寺每年都会举办两次这样的茶会,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每次至少于寺庙的大雄宝殿前举办三天,每年参与茶会的人数都达到两千人以上。茶会是非盈利与非商业的,期望以茶为接引,推广禅茶文化,禅脉思想。世间法,出世与入世,修自己或者度众生,本不矛盾,是色是空,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交通

乘J17、J18、K7、K807、Y1、Y2,路到灵隐站下。Y4到灵隐东大门。K837到灵隐停车场。

灵隐寺内有3元电瓶车可以游览景区,路线为下天竺—天竺香市—中天竺—法云古村。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