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的不解之缘 成就清凉佛国



历代帝王的不解之缘 成就清凉佛国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五台山寺院群(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东晋名僧道安说过,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从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史来看,帝王的崇建是五台山佛教兴盛的主要原因。

魏孝文帝始建寺庙

魏孝文帝认为佛教有助于王政,在境内大兴佛教,于五台山始建了大孚灵鹫寺、佛兴寺、清凉寺等寺庙,且岁时香火,遣使敬修,遂使五台山佛教兴起。北齐诸帝亦倾心信佛,大起佛寺,五台山建寺200余所,并割八州之税,以供香火。至北周武帝灭佛,五台山方寺塔悉毁,僧人散之。

隋唐佛教在五台山发展兴盛

隋唐时期,五台山佛教发展迅速。隋代二主都崇奉佛教,敬仰五台。开皇元年,文帝即诏令五顶各置寺一所。大业二年隋炀帝改驴夷县为五台县,县以山名,可见五台山在当时的影响。唐代,从太宗到德宗,“凡九帝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札天衣,每光五顶,中使香药,不断岁时。至于百辟归崇,殊邦赍供,不可悉记矣,”(《清凉山》)。唐太宗就认为五台山是文殊所居,“实我祖宗植德之所”,所以建寺度僧。高宗显庆元年十月,诏有司,五台等圣道场地僧寺,不得税敛,奠定五台山佛教兴盛的经济基础。龙朔年间,曾“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寻圣迹”(《古清凉卷》),绘制了五台山文殊化现图,使“清凉圣迹,益听京畿;文殊宝化,昭扬道路”(同上)。睿宗朝,亦按照常例,给五台山每年敕送衣钵、香花等。玄宗朝重修清凉寺。肃宗曾诏五岳并五台各建寺一区。代宗时,吐蕃兵陷京师,郭子仪兵至解围,败吐蕃,代宗以为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助之力,便不惜耗费巨资,令修五台文殊殿,造丈六镀金文殊像,供于五台山。并支持不空三藏于五台山修建金阁寺、玉华寺等。德宗时,曾诏五台山竹林寺净土四祖法照入宫,教授宫人五会念佛;诏大华严寺澄观法师至长安,并赐“清凉国师”之号。唐武宗会昌灭佛,五台山佛教又遭到严重打击,寺庙毁坏,僧众解散。宣宗即位后,于大中二年正月敕曰:“五台山宜置僧寺四所、尼寺一所。如有见存者,使令修饰。每寺度僧五十人”(《唐会要》卷48)。《广清凉传》也载:“宣宗践祚,重兴寺宇,敕五台诸寺,度五千僧。”可见,会昌后趋于式微的五台山佛教经唐宣宗的扶持,很快便得到恢复和发展。

宋太宗敕建太平兴国寺

入宋以来,从“太宗至仁宗,三代圣主,眷想灵峰,流光五顶,天书玉札,凡三百八十轴。恢隆佛化,照耀林薮。清凉之兴,于时为盛”(《清凉山志》)。北宋诸帝崇奉佛教,在唐宣宗兴佛的基础上,又使五台山佛教得以发展和兴盛。太宗敕建太平兴国寺,诏令“五台深林大谷,禅侣幽栖,尽蠲税赋”(《清凉山志》)。并重修五台10寺。宋真宗于景德四年,曾敕五台真容院,建重阁,设文殊像,赐额“奉真阁”。

元世祖敬僧礼佛

元兴,崇尚佛教。元世祖敬僧礼佛,修葺五台山12佛刹。成宗为皇太后建寺于五台山,并于元贞二年至五台山,瞻礼文殊,礼重五台山华严菩萨正顺法师,并敕建万圣佑国寺。武宗时亦大规模建寺于五台山,礼重五台山真觉大师,授以僧统之职。仁宗时置五台寺济民局,并“敕五台灵鹫寺置铁冶提举司”,开采铁矿。英宗也曾于至治二年,至五台山朝山拜佛。泰定帝敕建五台山殊样寺,赐田三百顷。文宗也多次遣使至五台山作佛事,祈福安民。

明代诸帝尊奉佛教

明代诸帝为了祈福延祚,巩固边防,吸取前朝经验,尊奉佛教,尤其崇奉五台山佛教。太祖幼出佛门,自然崇佛敬僧,曾对五台山璧峰禅师优加礼遇。明成祖于永乐元年,就迎请哈里麻,后赐銮舆、旌幢、伞盖之仪,遣使送往五台山,并为其重修显通寺和大白塔。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释迦也失,于永乐十三年至五台山朝圣,成祖曾几次致书慰问,并敕赐袈裟禅衣、镀金莲座等。明英宗敕造《大藏经》五藏,安于五座台顶。宪宗于成化十七年,造丈六镀金文殊像及画像百轴、香金五百两、布帛千尺,念珠万串,敕赐五台山文殊寺。正德二年,武帝“敕建铜瓦殿,赐额广宗寺,兼圣谕护持”(《清凉山志》)。又于中台顶建寺,赐额演教寺。神宗受到慈圣皇太后的影响,十分崇佛。万历年间,敕建大塔院寺并舍利宝塔;于狮子窝修建洪福万寿藏经楼阁;于龙泉寺复建万圣阁;敕建圣光永明寺(即显通寺)。神宗还多次于五台山举行规模盛大的法会,使五台山佛教盛极一时。

清朝帝王对五台山藏传佛教的礼遇

清朝10代帝王,大多信佛,且特别崇奉喇嘛教。从始至终,推行一套 “以黄教绥柔蒙古”的策略,所以对五台山藏传佛教也给予特殊的礼遇。顺治十年,就令阿王老藏驻锡五台山,总理番汉经典。次年,又令老藏丹贝为清凉山住持,修葺菩萨顶等寺。康熙皇帝曾5次朝台。康熙二十二年,第一次朝台,敕赐阿王老藏为“清凉老人”,且赐龙袍、貂座、靴衣、香银等物,还命老藏丹贝重修五顶寺宇。次年,菩萨顶大殿改覆琉璃黄瓦,并“于菩萨顶设立永镇把总一员,马兵10员,步兵30名,护守香火供器”(《山西通志》)。在五台山佛教史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以后,菩萨顶成为钦命管理五台山喇嘛事务掌印札萨克大喇嘛的居处,前后共驻锡过19任札萨克大喇嘛。同时,从康熙年间至清末,朝廷还让统辖内蒙古、青海佛教事务的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住在五台山镇海寺。康熙皇帝5次巡幸五台山,敕赐梵文藏经两部、匾额55块、作诗15首、碑文20余道,修葺寺院20余座,做各种道场8次。乾隆皇帝也曾巡幸五台山6次,修葺演教、望海、法雷、普济、灵应、显通、殊像、碧山、镇海等20余寺,御制碑文8篇,题匾45块。雍正、嘉庆也来过五台山。以后,国势日衰,清室再未朝台。但在光绪九年,还重建了大万圣佑国寺,称为极乐寺。慈禧太后还御书了“真如自在”四字,赐予普济和尚,如今还存于南山寺。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