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园林罗布林卡:达赖喇嘛消夏行宫



宝贝园林罗布林卡:达赖喇嘛消夏行宫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罗布林卡新宫(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桑吉)

2001年12月14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5届会议上,罗布林卡被通过成为世界遗产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

到西藏旅游的人们,除了首先要去朝拜雄伟壮观而又神秘的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等藏传佛教宫庙(喇嘛庙)之外,还不能不去游赏雪域高原上独具特色的罗布林卡,那可是西藏地区惟一一座大型园林。罗布林卡的性质与清代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帝王行宫、离宫相似,是达赖喇嘛消夏的行宫。每当夏季炎暑之时,达赖便率领群臣来此消夏、处理政务,同时进行宗教活动。

“林卡”为藏语,汉译为“园林”之意;“罗布”为“宝贵、贵重”之意。所以,罗布林卡有“宝贝园林”之称。很久以来,藏族城镇居民到了夏日,有去野外游乐的习惯,称之为“逛林卡”也就是游园。一般平民主要是游山川自然,往往一家老小或邀集亲友,携带帐蓬远离城镇,选择山林地带、河岸、水边、草地、鲜花丛林中,支搭帐篷,烹煮食物,饮宴歌舞,甚至过夜野宿。罗布林卡,正是这一藏族民族文化娱乐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宫苑化了,并将藏族独特的“雪顿节”引入园内,成为达赖喇嘛和僧众官员们游园的重要节日活动。

罗布林卡有一个重要特色,是从原始的纯以利用自然山川林木的园林活动,逐渐与人工造园相结合,并吸收内地汉族造园艺术的手法,营造出一个有殿阁楼台,假山亭树、林木花草、水池勾栏的藏汉合璧园林。在建筑造形上,吸收了汉民族坡面屋顶的歇山、攒尖、莹顶等形式,但整个园林的气氛仍然表现出浓郁的藏式园林建筑风格。

罗布林卡有汉式风格的壁画童子驯马图(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桑吉)

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

罗布林卡修建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在18世纪初期,这里还是一片密茂的柳树丛林,人称“拉瓦采”(“灌木丛林”之意)。拉萨河的故道从这里流经,景色甚佳,相传五世达赖在夏天曾来此消暑。七世达赖喇嘛在哲蚌寺学经期间,曾来此沐浴治病,据说疗效很好。于是当时的驻藏大臣便奏请清朝政府在这里修建了第一座行宫建筑,名叫乌尧颇章(凉亭宫),作为七世达赖消夏、治病之处,以示朝廷中央政府的关怀。1851年七世达赖又在东侧修建了格桑颇章等建筑,把“拉瓦采”正式改名为“罗布林卡”,是为建园之始。从此,罗布林卡便成为历代达赖的夏宫。每年藏历四月到九月,达赖在此消夏,处理政务,举行庆典,进行宗教活动。八世达赖时期,又相继增建了恰白康(阅书室)、曲然(讲经院)、鲁康(龙王庙)、措几颇章(湖心宫)等,到松康居仁(威镇三界阁)完工时,宫苑规模已初步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到了十三世达赖时期,宫苑又得到大规模的扩建,继续修建了珍增颇章(普陀宫,后为藏书室)和金色颇章。最后一次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为十四世达赖修建的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形成了今天罗布林卡的规模。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西郊,距布达拉宫西南约2公里,全园面积360000平方米,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其宫苑布局,按照现存的规模可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是以格桑颇章、湖心宫和达旦明久颇章(新宫)为重点、四周用围墙围成的宫苑区;西部以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颇章为重点,较为分散幽静自然。在东西两大苑区之间,是大片的林木、草地、花树,林木葱葱,花草繁茂,与万绿丛中的红墙或白墙、黄瓦、金顶交相辉映。罗布林卡的宫门是一座气势甚为宏大、极具藏式建筑风格的大门,宽大深远的藏式垂花门楼和楼顶的金色装饰,使宫苑气氛更加浓郁。

罗布林卡湖新宫中的措吉颇章(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桑吉)

东区:康松司伦格桑颇章湖心宫

康松司伦是东部宫苑区的大门,汉译“威镇三界阁”,是一座五开间重楼三顶的楼阁式大门,为罗布林卡最早建成的景区。大门的建筑规格很高,屋顶为高低错落的三座庑殿式金瓦顶,正门旁还有随墙边门,有如内地佛寺三门之制。门前有一个石块铺地的广场,作为“雪顿节”及重大庆典时演出藏戏和舞乐之用。达赖喇嘛和僧俗官员就在康松司伦的二层楼上观看演出。

格桑颇章位于宫苑东区的东南角,进入康松司伦宫门之后向南一拐就可到达,1755年七世达赖时始建,初为二层,十三世达赖时又增修了第三层,为罗布林卡最早的建筑之一。格桑颇章的第一层为经堂,第二层为乃堆拉康(罗汉殿)、贡康(护法殿)及达赖的阅经室,第三层为达赖接见僧俗官员的地方。在颇章的第二层有四幅壁画,非常引人注目,内容为儿童玩耍的场面,名“婴戏图”。其中一幅是儿童杂技图,8名儿童正在作“钻圈”的表演,中有两童子手持汉文“福禄寿喜”、“增福延寿”的长条旗。另外三幅为“五童观鱼”、“五童戏耍”和“五童搬桃”。画面生动活泼,极富世俗气息,为西藏壁画中所少见。从画中儿童的服饰、发型上看,有浓厚的汉族地区绘画风格,体现出汉藏文化交流的情况。

湖心宫藏语称“措几颇章”,是罗布林卡东部宫苑的中心建筑,修建于八世达赖时期。湖心宫的布局很有特点,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池内,南北分列3个方形小岛,在岛的周围和池岸绕以石栏干。这种“一池三岛”的园林布局,在汉地中原己两千多年,但“三岛”的形式较为自然错落,到西藏却整齐化了。这正是两种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在水池正中的小岛上,是一座三间歇山顶的汉式建筑殿宇,平面方形,前有宽阔的廊庑,下有高大台基和四围栏干衬托。建筑体量虽然不大,却显得稳重。殿顶饰以金色神像和金幢筒,同样表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特色。在水池北面的方形小岛上建有一座方形三间周回廊亭殿,重檐四角攒尖顶,殿顶采用了莹顶形式,铜瓦、金脊饰,檐下施斗棋,屋顶飞檐翘角,汉藏建筑艺术结合得非常融洽。

殿内外绘有藏传佛教壁画,尤其前檐廊柱内壁所绘绿度母像,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画技精美。两岛分别以跨水石桥相联,并从中心岛上左右以跨水石桥通达两岸。南侧一个小岛则孤立于池中,岛上只种一些树林,以保存野趣,与颐和园南湖中的皇埠墩类似。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