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郭偲寺:古树掩映的天然石室寺院



兰溪郭偲寺:古树掩映的天然石室寺院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郭偲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出兰溪西,经永昌,过诸葛,沿着双牌水库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行程约15公里,便到了与龙游县毗邻的管村。

管村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霸业的伟大思想家管仲的后裔居住地。由于隔绝了大都市的喧嚣,远离了现代工业的污染,这里山清水秀,环境幽静。或许承袭了老祖宗“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现实主义思想,这里民风淳朴,耕读传家。

出管村,有一座独立的磨菇形小山,村民叫“对面山”。层层叠叠的树木,苍翠欲滴,茂密处伸手不见五指。据说多年来有个骇人传闻:谁敢砍伐对面山的树木,全村就会遭到不复的劫难!因此,就在“伐木烧炭炼钢铁”的年代,对面山也毫发未损,才有了今天的美景。

郭偲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绕对面山脚行里许,过一狭隘通道,豁然开朗,一处山坳,恍然人间仙境,呈现在眼前。整个地形犹如一只口朝前、尾抬起高度倾斜的簸箕,居中往口部俯视,碗口粗的毛竹密密匝匝,春意盎然。穿越竹海的小径,一片浩翰的水域,云霭雾绕,几座小岛若隐若现。转身仰视,依着山势,一座寺院飞檐拱角,古朴典雅,的寺庙依山而建,门楣雕琢栩栩如生。

偌大寺院其实是一间可容千人的天然大石室,从山坳底向上望,所见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其实是大雄宝殿正门。寺内大殿顶上是犬牙交错的钟乳石,“岩悬一滴清泉,晴雨如常,昼夜不尽,下承方池,即所谓龙井也。” 

上20余级石阶,循着环形依次是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入得门来才发现,外观气势恢宏的偌大寺院,实则只是一堵门面,寺内3殿相通,是一天然大石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可容千人。大殿数丈高的拱顶,钟乳石犬牙交错,滴水声叮咚,下有蓄水池。池水水质清澈甘洌,自古以来,善男信女均取之以为明目治病之神水。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岩悬一滴清泉,晴雨如常,昼夜不尽,下承方池,即所谓龙井也。”游人到此一游,别有一番情趣。旧志称,兰溪古刹,郭偲寺“最为幽胜”。寺内大小约30尊佛像的雕塑正在精雕细琢之中,整个寺院的建设已初显雄姿。

再往里贴着石壁上下二层各七、八间禅房和客房,都恰到好处地与大小洞室结合,各处建筑冬暖夏凉,恬静安谧。进入这一天地,便使人忘却一切,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确是潜心创作,旅游避暑,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郭偲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尽头有完全垂直的巨大崖壁,一条胳膊粗的古藤似壁虎攀缘而上,随着修整与开发,此处日后必有不少文人墨客的书法、谶言摩刻其间,千古流传。

寺右为包坞,去包坞需通过脱岩洞。洞宽20米,高4米,深30米,可谓别有洞天,游人到此驻足,别有一番情趣。

腹地一平坦处,有六、七间荒废的寺院,八旬老农介绍说:这就是兰西古刹——郭偲寺的原址。老农年少时,寺内香火鼎盛,有和尚10多人,30余亩良田的产业,后来大和尚圆寂就逐步衰败了。土改时,两侧偏屋分给贫苦人居住,中间正殿无人管理,天长日久,风雨摧残而倒塌。如今,只剩破败不堪的偏屋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历史。

郭偲寺又名石室寺、安隐寺。建于唐咸通中(公元866年),迄今已有1140历史。俗传唐代丞相郭偲公务中路过此处,发现这一世外桃源,遂建了这一寺院。后急流勇退,出家于此炼丹。老农说旧社会看到过郭偲画像,脚蹬草鞋,肩背雨伞,甚是威严。后来画轴也不知了去向。

郭偲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也有人说:郭偲是皇家血脉,因权力之争,更姓埋名,逃难于此当了和尚。而住持释悟璜大师却说郭偲是唐代平定“安史之乱”的一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人,官至丞相。后因世事变迁,官场险恶,隐居于此并建了郭偲寺。

光绪《兰溪县志》载:“郭偲何许人也未详,传说官至丞相”。经查考,唐咸通年间(共15年)已处于晚唐。由于设立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拥兵自大,国破家残。农民起义、内部倾轧不断。先有公元860年裘甫在浙东的起义,后有公元869年庞勋发动的兵变。因此,取名安隐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郭偲是否丞相?查自唐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邑人舒元舆为相后,唐年号的更迭有开成、会昌、大中、咸通(咸通十一年止)历35年,易相15人、19人次,均无郭偲任丞相之载。据考证,当时吏制混乱,皇帝封、削官员随意性很强,有六品官亦可封丞相,过后不久又削职的情况。由此,郭偲任丞相失载的可能性亦有。总而言之,郭偲确有其人,而且绝非一般僧俗之辈。

明嘉靖年间,寺内开设郭偲禅馆,也即书院。有先生在此授徒,主课有《易经》等。

现残存的郭偲寺系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管村村民自发清理、选址,提出修复郭偲寺的设想。后释净一大师至此,集民间众力,十方信徒勇跃捐资,更有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民营企业主慷慨相助,管村“两委”重视,因势利导,作出了长远规划,逐年兴建至今之规模,现由释悟璜大师在此住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太平盛世,百废待兴,一处独有特色的千年胜迹正呼之欲出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