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



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格鲁派圣地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院,全名“尕旦夏知卜达尔吉扎西伊苏旗贝琅”,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

俯瞰拉卜楞寺全景

夏河县城西郊——扎西滩的北面,有一座秀丽的翠岭叫凤岭,凤岭的对面又有一座碧绿的山峰叫龙山。如果,站在远处眺望,这凤岭就象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凰,要向龙山翔来。而龙山又象一条盘卧欲腾的蛟龙,要向凤岭跃去,龙凤山岭之间,大夏河缓缓流过,把扎西隔成了一个半圆形的平滩。当地藏族同胞一直称这个平滩为扎西滩(意即吉祥之地)。公元1709年(清康熙四十九年)第一世嘉木样协贝多吉(一切知妙音笑金刚)大师应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黄河南济农王察罕丹津的邀请,从西藏返回祖籍建寺弘法。大师于当年夏天带弟子来到这龙凤呈祥的宝地,看见这里山川灵秀、瑞云缭绕,是个建寺的理想所在。即开始在这里建修拉卜楞寺院。至今有280年的历史,经历代嘉木样大师和各大活佛的不断扩建和完善,使它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占地面积866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九十多座,僧舍一万多间及六大扎仓(学院),诸类佛殿、众多活佛宫邸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嘉木样大师别墅等宏伟建筑群。鼎盛时期有僧侣3600余人。所属寺庙有139处,教权范围达甘、青、川、康、蒙古、东北及新疆等地域。它不仅成为佛家神圣的宗教禅林,而且是传播知识的综合性学府,也是整个安多地区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中心。赢得了第二西藏之称。

拉卜楞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

拉卜楞寺的佛像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既有高达20米的大佛像,也有高不盈寸的小佛像。就其质料品种而论,有金质、银质、紫铜、黄铜、纯金、象牙、珊瑚、玛瑙、水晶、玉石、檀香木雕、陶瓷、吠琉璃、药泥塑、泥塑等。现存8米以上的大佛就有16尊,最高的达18米。据说,佛像的铸造者来自印度、孟加拉、尼泊尔、伊朗等国和国内西藏、青海、蒙古、北京等地第一流的工匠,工艺精湛、姿态庄严,金光闪烁、神态优美,给人以活灵活现之感。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不仅以庄严雄伟、金碧辉煌、塑像精美、珍宝遍寺而著称,而且以丰富的藏书、经卷令人赞叹。现存经卷8万余部,可分为:哲学、密宗、医药、声明、历史、传记、工巧、天文、文法、修辞等10余类。这些书籍中,有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著作的原作,有历世嘉木样大师和高僧编撰的经文,有西藏达赖、班禅和各大活佛的论著,还有由印度梵文翻译编订的《甘珠尔》、《丹珠尔》(即大藏经)等。尤其珍贵的是印度圣贤华尔旦达哇智华亲手用金汁书写的《贝叶论》;一世嘉木样大师用金汁书写的《贤劫经》;宗喀巴大师编著的《菩提道次第广经》、用银汁书写的《松赞干布传记》,以及用金汁、银汁、珊瑚、松耳石、珍珠、砗磲六种粉汁书写的《金刚经》等许多从藏文初创和西藏佛教前弘时期流传下来的稀世珍本。这批藏经不仅是国宝,也为全世界各国佛教界所瞩目。它对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天文、地理、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更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增添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解放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拉卜楞寺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那座楼高七层的颇章玛绕佛殿在“四清”中被拆除修了电影院,殿里的那尊最大的佛像(高24米)于1958年被砸碎炼了钢铁。十年“文革”更是不堪言状,一座座佛殿变成了食品厂、屠宰场。寺门紧闭,僧众四散。寺院建筑仅仅保留原寺院西北一角,约占原寺面积的四分之一。寺址大部分被机关单位占用。

拉卜楞寺院虽历尽沧桑,但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自从1980年拉卜楞寺院重新开放以来,国家前后拨款上百余万元对原留的经堂、佛殿作了维修。并新建了藏经楼一栋,还拨专款1200万元,使那座四年前被大火焚毁的大经堂又从废墟上重现楼台,并于今年7月25日举行重建落成开光典礼。现在,拉卜楞寺路北被占用单位已全部搬出去,路南被占用单位也在开始搬迁。

拉卜楞寺现有僧人1000人。在寺院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统一管理下,宗教活动逐渐走向正规,香火旺盛,佛事频繁,信教群众心情舒畅地朝寺拜佛。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贯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拉卜楞寺已接待了十多万国内游人和僧侣前来参观和拜佛,有近两万名外国游客前来观光。

拉卜楞寺响应中国佛教协会倡导的“农禅并重”,佛教徒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号召,积极举办一些生产事业,以达到生产自养、自食其力的目的。从1982年以来,先后办起了印刷厂、制药厂、旅店、照像、缝纫、造香、商店、汽车运输等十一个企业。还积极响应植树种草、绿化环境的号召,前后栽种各种树木三万余株,为寺院绿化取得了很大成绩。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