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地藏菩萨应化道场里朝肉身菩萨



九华山:地藏菩萨应化道场里朝肉身菩萨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中国宗教名山很多,简直是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佛教名山就有二百二十二座,道教名山也有一百零一座,不过最著名的四大道教名山是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和齐云山,而佛教四大名山则是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和九华山。四大名山之中,香火最旺的就是九华山,素有“香火之盛甲天下”的说法,而且,寺庙最多、僧人最多,真身菩萨最多的也当属九华山,从而决定了九华山在四大佛教名山的特殊地位。

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图片来源:资料网
摄影:老湖)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距离合肥大约220公里,景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境内有九十九座山峰,其中,“十王峰”最高,海拔1342米,为黄山支脉,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之一,也被称为“一庄一河十四山”的避暑胜地之一,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

唐开元年间(719年),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到唐朝,苦心修行75年,99岁圆寂,因其生前和圆寂后,金乔觉大师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就是地藏菩萨所许,在地藏王菩萨的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明清时九华山达到鼎盛时期。

黄色的寺庙(图片来源:资料网 摄影:老湖)  

九华山在汉时叫做陵阳山,因为其有九座山峰,故在南朝时称为九子山。后来为何改成九华山呢?这不得不提到唐代大诗人李白,很多文人墨客都游历过九华山,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山,睹九峰俊美,犹如莲花,触景生情,写下了数十首赞美九华山的不朽诗篇,尤其是一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成为“九子山”改名为“九华山”定名诗篇。

九华山是寺庙最多的佛教名山,据传在其鼎盛时的清代,山上寺庙多达三百六十余座,僧尼有4000人左右。现在九华山有九十九座寺庙,实际上开放的寺庙也有九十三座,其中国家重点寺庙九座,省级重点寺庙三十座,佛像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在上九华山的路上,远远就看见一座杏黄色的墙院,它就是甘露寺,也是我们在九华山看到第一座寺庙,可惜时间有限,我们的汽车未能在此停留,未能拍下甘露寺,不过如此之多的寺庙,要一一拍下,估计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

化城寺(图片来源:资料网 摄影:老湖)  

我们去的第一站就是九华山的开山之寺--化城寺,化城寺现在也是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几乎所有的游客必到此地。门前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与寺庙之间是一个很大的水池--放生池,池内有许多放生的金鱼和乌龟。相传401年天竺(古印度)僧人来此,最早建了一个庵堂,后来寺额曰“化城”,金乔觉99岁圆寂后,化城寺被辟为地藏道场。后多次被扩建、修缮,主持还被朝廷赐以紫衣,化城寺遂成为“九华诸寺之冠”,成为总丛林。

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03-1705年)三次降旨派遣内待来九华山的化城寺进香、赐银并赐额“九华圣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赐御书匾额“芬陀普教”悬挂于化城寺中。后来,化城寺曾经又多次被毁坏,1981年寺院重修,全寺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展出馆藏文物一千八百余件。

寺庙屋顶的龙饰(图片来源:资料网
摄影:老湖)  

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第一进为灵官殿,第二进为天王殿,第三进为大雄宝殿,第四进为三层藏经楼。殿宇门楣以上为水纹格棂,殿梁上,原悬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和清康熙、乾隆皇帝题赐匾额,在十年动乱中被烧为灰烬。化城寺教主很有特色,屋檐木梁之上都是雕梁画栋,光线从天井照射进来,因为化城寺多次被钦赐,顾龙也很多,大藻井的八角部共雕饰八条飞龙,加藻井顶端一条矫龙和珠球,组成“九龙戏球”。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的一颗明蛛。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

化城寺也是九华山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游人和香客络绎不绝,香炉上铸铁飞龙上堆积一层厚厚的香灰,从此可以看出化城寺香火之旺。殿内有一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的楹联。佛像的造型,虽形状各异,从未有两手下垂的造型,楹联对仗工整,通俗易懂,祈求佛的法力使人心公平。我们去的时候,看到很多在寺庙里现场捐善款,有僧人人立即将捐款人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并送一本经书。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