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寺:到唐朝古寺听清代帝王的故事



白云寺:到唐朝古寺听清代帝王的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白云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白云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有一座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 ̄649)的佛教圣地白云寺,原名白衣庵,相传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白云寺是与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深秋时节,我与朋友来到了白云寺,由于秋高气爽,不但不见“白云缭绕”,压根连一丝云都没有。因为寺院与民居毗邻而建,在远处很难发现,它没有山中寺庙的巍峨与神秘(如少林寺),也没有城市中寺庙的壮观与华丽(如相国寺),它完全淹没在民居之中,完全淹没在村民之中了。有道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对寺庙也应作如是观,眼前这座“貌不惊人”的白云寺谁知道就与清朝的清史之谜顺治失踪有关,与大清的两位皇帝有关呢!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京城大雪纷飞。当老百姓们正围坐在火炉边,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时,深夜子时,红墙绿瓦的紫禁城里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在养心殿驾崩。
让人们震惊、迷惑的是,24岁的顺治皇帝虽然身体不算强健,但也从未听说有什么疾病缠身,为什么会突然不治而亡?一时间,朝野揣测四起,种种流言让顺治这位6岁就登宝太极、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的死因显得颇为扑朔迷离,直至3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一悬疑仍是清初的四大谜案之一。据说后来康熙皇帝为了寻找父亲来到白云寺,他要为寺里1200名僧人打斋供众,到吃饭的时候,康熙连续清点几次僧人人数,可就差一名僧人没到,于是他到寺院各处寻找,当找到厨房时有一僧人正在烧锅,康熙让他去吃饭,他不理,康熙问他叫啥名,他随手拿起一柴棍在地上写了“八乂”俩字。康熙回京后与母后说起此事,聪明过人的皇后将“八乂”二字合成一个“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只得御书“當、堂、常、賞”四个大字赐给寺院,这四个字的上半部都是“尚”字即“和尚”,下半部分别是“田、土、巾(布)、貝(钱)”字,意思是将田地钱财赏赐僧众,而后扫兴而归,事后寺院将康熙写的这四个字刻成石碑立在院中。

嵩山少林寺因与李世民有关而名垂青史,白云寺是不是因与顺治、康熙两位皇帝有关而位列中原名寺了呢?

白云寺还有一奇特景观“铁锅槐”。相传,寺内有一施粥舍饭用的大铁锅,有一天,一只仙鹤飞来衔了一粒种子丢进铁锅,随后一阵狂风卷着泥土将锅填满,没多久锅内便长出一棵树苗,这就是“铁锅槐”。几百年过去了,如今“铁锅槐”已经长成一棵三人合抱的参天大树,但它仍枝繁叶茂结结实实地“坐”在铁锅内,迎着风霜雨雪的洗礼,看着世事的纷争与更迭,默默地生长着,向世间万物宣示着一个土木之身的强大生命力!“铁锅槐”成为来白云寺游人争看的奇观。

寺内的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右侧为养心殿,后左侧有禅堂,禅堂左右有厢房,均系清代建筑。白云寺内安放有6尊玉石佛像,是傅作义将军的小姑姑傅凤英长老从缅甸进献的,价值30多万美元。大雄宝殿后,有一经栋,又名多宝塔,高4米,九级六棱,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众僧拜佛图、六僧鼓乐诵经图、《提婆呵》经文、一佛图及日、月、鹤、莲花等,刻工精细,古朴大方。

此次游览白云寺,为我们导游的是白云寺村的一位大学生村官。我问她:“村官怎么当起导游来了,还那么专业?”她说:“我在村里就是负责旅游工作的,今天是来客串一把。”说完就急匆匆走了,因为她要回村里去开会。望着村官远去的背影,我想,这也是白云寺不同于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之处吧。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