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五祖寺 脱尘出世禅门宗源



黄梅五祖寺 脱尘出世禅门宗源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黄梅五祖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长江之滨,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黄梅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在黄梅县北部有一条蜿蜒的山脉,那是大别山的一部分。其中有一座不大却风景秀丽、远近闻名的山叫东山。东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那里有一座数百年的古刹--中国禅宗五祖寺。 

五祖禅寺始建于唐永徽五年,是中国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的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钵之圣地,被御赐为“天下祖庭”。唐宣宗敕建五祖祖师寺院,并改赐寺额为大中东山寺。宋徽宗于崇宁元年御书“天下禅林”赐给五祖寺。元十九年了行禅师再入东山,扫寺故基,重兴土木。皇庆二年弘忍肉身还东山。后来五祖寺几经劫火,又多次重修。

出黄梅县城向北行二十余华里,你就走近了东山。郁郁葱葱,云遮雾绕,你很容易就感受到一种轻灵之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每天来这里登临寻胜的人络绎不绝。 

黄梅五祖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有两条道可以上山。一条道自古即有。当初五祖弘忍大师在此兴建道场,讲经说法的时候信徒们所铺就。数百年来,反复修补,现在成了全青石条铺成的台阶,直到山腰的寺门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为来此朝拜、参观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又修建了一条盘山公路,人们可以坐车直接到寺前。如果你还能爬山,我当然建议你从那条老路一步一步走上去。那观松听泉、清怀思古的感觉绝对不是坐在车上能体会得到的。 

步行上山伊始,即见路旁一座石塔,高约丈余,气韵古朴,此谓之“一天门”。继续往上,还有“二天门”,“三天门”。还可见形态风格各不相同的石塔。或独立,或三五成林,均为寺中历代高僧的灵塔或传说中的古佛的纪念塔。塔上都有铭文纪事,或阴文或阳文,或楷或隶,或行或草。有的因年代久远,已难以明辩。上山的台阶都甚为洁净,偶尔有几片黄叶翩翩落于脚边,山风带起阵阵林语,不知名的鸟儿在枝上跳来跳去,追逐鸣叫。抬眼四望,但见林木葱茏,泉水潺潺,眼前的亭台桥梁古色古香,山腰的庙宇房舍或隐或显。让人恍惚之中,几不知身在何时何处。 

黄梅五祖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离寺门不远,有一座石拱桥,长二十余米,桥上带墙壁盖瓦,里面绘有许多有关佛教的壁画。这桥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叫“飞虹桥”。只因为它飞架两峰之间,有如一道长虹,更兼桥下泉水飞泻,映日斑斓。取名“飞虹”,形似而神似。进桥门,门楣上书曰“放下箸”。出桥门回首,见门楣上书曰“莫回头”。过了飞虹桥,往左,向上行,很快就到了寺前。寺前有一片平地,数棵很古老的松树,遮天蔽日。寺门高大,上书“五祖禅寺”几个大字。两侧还有小字,各是一首诗,那就是五祖两大弟子神秀和慧能的著名偈语。神秀的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慧能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上山的游人们穿梭往来,使这古老的寺院在香烟中显得热闹而庄严。五祖寺中有很多殿堂和房舍。在“文革”期间寺庙毁坏很严重,许多文物被破坏了。“文革”后又逐渐得到修复和重建,但有些东西毁坏了是永远也修复不了的。和其它的庙宇一样,“天王殿”中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观音殿”、“地藏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大雄宝殿”里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大雄宝殿”四字是著名的书法家赵朴初居士所书。与别处不同的是有个 “圣母殿”,里面供奉的是五祖的母亲。“真身殿”是围绕五祖的肉身塔而建。还有很多其它的殿堂。如果你不太感兴趣,你就不用去一一参观瞻仰了。“真身殿”右侧有一小亭建在山泉汇集的水池边。水池由天然石壁围成,池水清澈。泉水轻快入池,声音入耳。倾斜的池壁上有苏东坡所书“流响”二字。坐亭中听泉,抬眼南望,若是初春,还能见樱花一片,直让人物我皆忘。 

黄梅五祖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在庙宇主体建筑的东北方,有不少人文景观。那里有“授法洞”,据说当年五祖就是在此将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有“棋盘石”,听说是寺中高僧闲时下棋之处。东山有名的“舍身崖” 也在此,崖高也就几十米,呈倾斜状,崖壁光滑。传说若从此崖跳下三次不死能成佛。以前曾有人跳过,至于后来是不是成了佛就没人知道了。崖壁上刻有近两米大的两个大字“福”、“德”。字体雄浑饱满,是清时当地的著名人士所题。出了大殿后门,只见翠竹满目,竹影映着一溜一百余级的台阶,气喘吁吁爬到台阶尽头,平地上是一片疏疏的松林,你可以坐在青石板凳上歇一歇了。你若抬头再向上看看,就能看到上面有一个显然是人工筑造的高台。这高台和你所身处的平地就象是戏台和看台一样,只是太大。其实,那高台就是五祖当年讲经说法的旧址--讲经台。你可以想象的到当年五祖在时的鼎盛景象。喘了一口气,绕过“象石”,再向上就真正象“爬”山了。多半都是顺岩石凿出的不规则台阶。沿途还可以在石上见到一些有趣的题咏。这里山风较大,松树的根都是扎在岩缝里。因为生存得艰难,这些树难以长得高大,却显得更加风姿不凡。 

途中你需要歇几次才能到山顶。山顶比较平坦。有一排僧人住的房舍。有一年三月初,我曾在那门前看到几棵梅树,满树的红梅。我当时还以为是桃花,很奇怪白居易诗中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什么山下桃花还没开,山上倒先开了?山上的僧人笑着说,这是梅花!窘得我脸上一片红。门前还有一个巨大的池子,名叫“白莲池”,以前里面满是白莲花。唐朝诗人裴度诗中曾说到“白莲花向天上开”。现在已看不到莲花了,听说是“文革”时期让人挖掉了。斜向东北方走去,不远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一个天然的洼陷,不大,直径不到两尺,深不足一尺。里面常年积水。这个池子名叫“洗手池”,听说很神奇,久旱不干,久雨不满,池水洗手能除晦气。所以,上山的人们都要去洗洗手。但是,从“文革”时期开始,它也失灵了--常常干涸。东山五祖寺,有很多可看之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都让人流连忘返,惜乎我每次去都匆匆忙忙,有点走马观花。感受最深的是,因为从城市的喧闹和寺院的庄严中透身而过,立于东山之颠,凭风远眺,满目青山,绿浪相逐,山腰的寺庙梵音飘渺,山下的集镇宁静如画。让人心中浊气全消,恍如出世!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