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古塔形制各异 随佛教传入中国



海南古塔形制各异 随佛教传入中国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澄迈美朗村姐妹塔(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摄影:李幸璜)

在中国形形色色的古代建筑中,只有塔是舶来品。汉朝的时候随着佛教从印度的传入,塔的造型艺术也传入我国。

塔,最初为供奉佛家舍利的特殊建筑物,后来也用以藏经藏书,其内涵到形式渐渐发生了演变。塔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后,与中国古老文化相融合,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承载,它又成为人们寄托理想、祭祀祈福、镇灾避祸的象征性建筑符号。我们现在习惯上所说的古塔,实际上大都是和尚的墓。

海南岛上何时有塔,尚无明确的物证。塔的建筑,常常伴随着寺院的兴起。

在海南,古塔种类大致分为五种,分别是佛塔,墓塔、风水塔,敬字塔和灯塔。

佛塔,亦称宝塔,佛塔是佛教的象征。佛塔最早用来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海南现存建筑时代最早的佛塔可能要数位于海口市石山镇儒佛村公路旁边的儒符石塔,这座塔也称“涅槃塔”,该塔始建于南宋年间﹙公元1127—1279年﹚,下面是用石条砌筑的高约6米、宽约7米的方台,面朝南的一侧,有25级石台阶,可以登临其上。台基上原来还有一座高约2.6米、三层的小石塔,呈四角攒尖形。是海南现存最早的佛塔。

澄迈县美亭乡谭官村庵堂山坡上的四座墓塔都是在清朝建立的,有一座塔还清楚地刻着“清康熙四十二年立”﹙1703年﹚的字样。用石块雕刻而成,塔座、塔身皆为六边。仰莲宝葫芦塔刹,塔身刻有精美的图案。塔前立有墓碑。碑面刻“皇清圆寂先师上自下□玉珍瑛公之墓”、“皇清圆寂比丘普世公之墓”。

 

儋州白马井文和塔(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摄影:李幸璜)

在海南现存的古塔中,属于风水塔就至少有十七座以上,可见,风水塔才是海南古塔的主流。

海南另一种形制的塔可能在全国独有,也几乎不见文献记载,而且,这些塔如今都保存在儋州市中北部至洋浦海边几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一般位于村庄的家族祠堂里。所以,尽管这些塔默默的立了几百年,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些塔的正面常常刻有“敬字”,专家学者称其为“敬字”塔。

与上述所有塔相比,海南的另一种塔就比较有实用的价值,这种塔就是供舟船航行的灯塔。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正式将海南岛上的临高角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历史文物灯塔”名录,如今文昌的木兰灯塔在国内也是十分出名。

海南所有的塔都不高,塔身比较厚实,海南古建筑研究专家阎根齐介绍,由于海南多台风,所以海南的古塔在建设时就有所考虑,一般塔基比较厚实,塔身都不高,这个建筑特点,才使得海南许多古塔保存至今。

在海南的西南部和中部山区,古塔十分少见,阎根齐说,这是因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对当时黎族或苗族等少数民族,影响都不是特别深远,所以佛塔和风水塔在此地区也就难得一见。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