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野玫瑰色拉寺:怀着虔诚带灵魂上路



高原野玫瑰色拉寺:怀着虔诚带灵魂上路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色拉寺僧人辩经(图片来源:资料图)

高原朝圣

夏日的午后正是圣城拉萨一天阳光最明媚的时间,游人们大多都沉浸在八廓街上的茶馆中享受休闲惬意的午后。而我则因辩经,走进这座辩经声回响了六个世纪的高原“野玫瑰”--色拉寺。

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洲”,“色拉”藏语意为“野玫瑰”,因寺院所在的色拉乌孜山下长满了野玫瑰而得名。色拉寺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它的创始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的释迦益西,这位被明王朝封为“大慈法王”的一代宗师曾以国师的身份为永乐、宣德二帝讲经说法。

色拉寺因辩经而为外人熟知,但色拉寺却并不只有辩经。距离辩经开始尚有一段时间,闻名遐迩的辩经场也还在蓝天绿树下紧闭着红色的大门,我决定在寺院里走走。午后蓝天下高耸着佛塔,黄铜塔顶和转经筒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带着墨镜的僧人在沉思,手拿念珠的信徒则在转经筒边述说着自己的祈愿。

转着经轮的转经者总是藏传佛教寺庙内不可缺少的风景。每个供奉着佛像或经筒的阁楼旁,总是可见这些虔诚的身影。有的双手合十祈祷着佛主的保佑,有的只是在默默地转动着手中的经筒。我眼前是一位老妪,身着深红色的藏袍,满脸皱纹,白发苍苍,口中诵念着佛经,在佛塔前轻轻一拜……

更多的当地人则在殿宇间的巷道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虽然衣着与身份各不相同,但他们却有着相同的目的:朝圣。这是藏地所有信教群众每天的必修课。他们坚信:一天之中越多次地接触到佛主,就会受到佛主越多的赐福。

色拉寺的植物(图片来源:资料图)

随着长长的人流,我也在色拉寺的各个殿宇内完成了一圈小小的朝圣。作为“拉萨三大寺”之一,色拉寺殿宇令人震撼。殿堂内绘满了色彩缤纷的壁画,各类佛像、唐卡、法器、供器、经幡、经筒比比皆是。其中,明清两代政府赐予的各式经典、佛像、法器更是显出了色拉寺非同寻常的地位和身份。

色拉寺内最著名的塑像是措钦大殿内的马头明王金刚像。马头金刚,梵名Hayagriva,是观音菩萨千千万万化身中之一,是帮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忿怒形相。不同于印象中观音菩萨的慈眉善目,马头金刚相貌凶恶, 

令人毛骨悚然,但这忿怒形相,并非动怒或瞋恨,而是为了帮助众生而现的,其背后是对众生之悲心。几乎所有进入色拉寺的人,不论是游客还是朝圣者,都会将头伸进马头明王金刚像所在的神龛内,用头触雕像的基座,以显示自己对神灵的敬意,并祈求无所不能的佛能将幸福和快乐赐予自己。当然,我也没有例外。

即便是没有信仰的人,也会不由自主地与朝圣者共同行走在布满酥油灯的殿堂内,一起向各式佛教神灵鞠躬叩首。行走其中,满眼都是璀璨夺目的珍宝,身旁尽是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口中默念经文,或是捧着象征纯洁与神圣的哈达,或是拿着高原特有的酥油,来到高大庄严的佛像前,为心中的神灵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的同时,也献上了自己最真心的祈愿;在为那永不熄灭的酥油灯添上一块自制酥油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心灵添上了一份永不熄灭的信仰。

参观色拉寺的游人(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隅宁静

信众脚步匆匆只为参拜而来,游人们则大多直冲辩经场,此时的色拉寺庭院内有一份难得的宁静,而我则有闲暇,可以好好地看一看这座传奇的寺庙。

行走在安静的石板路上,头顶上是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两边是高大的藏式房屋,这应是僧人们的房舍。而屋舍之前,就是那已盛开了六个世纪的玫瑰花。

眼前,金色的转经筒在阳光下闪耀;远处,是圣洁的雪山,那蓝天下的洁白似乎是在与藏式房屋那白色的墙体一比高下。

绘有佛像的石块是众人景仰的神石。当地年轻人告诉我,用小石块去敲击三下这块圣石,并在口中默念六字真言,也是祈求佛主赐予幸福的一种方式。看那圣石之上满是人们敲击留下的小坑,就可知人们对幸福的永恒渴望。在他们的指点下,我也用石块敲击了圣石,没有宏愿,只求家人一切平安,此次西藏之行一切顺利。

人们都说拉萨是一个适合人们发呆、晒太阳的地方,色拉乌孜山下的色拉寺也不例外,只不过发呆的不是人,而是鸽子。屋檐下,窗台上,随处可见它们在阳光下休憩的身影。

当然,它们也会因为一件事而展翅高飞,但那不是为了寻觅食物,不是因为外人惊扰,而是因为一声号角的吹响。这声号角的吹响就意味着众人翘首以盼的辩经终于开始了。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