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金顶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峨眉金顶四大奇景:日出云海佛光圣灯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峨眉金顶(图片来源:红网)

峨眉金顶与峨眉顶峰的万佛顶相邻,海拔3077.96米,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游客可在陡峭的舍身岩边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

最近很忙的杜甫有诗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也有诗云: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峨眉山是祖国的名山之一,出色的植物公园,卓越的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展览馆,休养和避暑胜地。天下皆知:“峨眉天下秀”。秀,是出众,是独拔之意。峨眉正是这样一座高山,坐落在川西平原的边缘上。独拔而起,高出众山之上,拔海三千零五十米。巍峨的峨眉山的金顶,是这座名山的绝顶,东临悬崖,削壁直下平地,自平地到金顶约二千六百米。虽然一路都铺了石级,直上,有九十华里,曲折盘旋而上,则有一百二十华里,上金顶,也就够你上的了。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不到金顶等于没有到峨眉山,到金顶不拜金佛是一生的遗憾。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普贤行愿和人们美好心愿的融合。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俯世俗百态,圆众生心愿。典雅优美的普贤端座于白象和莲花座台上,端凝、悲悯、祥和,四方云雾飘浮缭绕着佛身,当太阳的霞光照在佛像的宝顶上时,无数的祥光瑞气从金佛上反射出来,为云海镶上了瑰丽的金边,震撼着芸芸众生的心灵,使得善男信女,莫不跪服仰望,顶礼膜拜。面对金佛,修的是心,得的是福,圆的是人们所有的心愿。

日出

日出(图片来源:红网)

金顶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东方,墨紫墨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渐地,地平线上天开一线,飘起缕缕红霞,托着三两朵金色镶边的彩云,预示着一个辉煌的白昼即将降临。彩云下,空旷的紫蓝色的天幕上,一刹间,吐出一点紫红,缓慢上升,逐渐变成小弧、半圆;变成桔红、金红;然后微微一个跳跃,拖着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轮圆圆的红日嵌在天边。日出,因气象条件和季节的不同而千姿百态,差异极大。天气晴朗时,太阳从地平线升起,可观赏到壮丽日出的全过程;或天边有云气,待见日出时,已是脱离地平线的一轮红日;或云层弥漫,则有时仅能看到朝霞、云海。

伴随着旭日东升,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从头至脚逐渐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现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此时此刻,天上地下变成金色的世界,象征着“早晨是黄金”之意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

在日出时的金顶,可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东面,千山万岭似一座座山水小盆景;峨眉平原的尽头,青衣江、大渡河似两条白练环绕,汇合于隐约可见的乐山城。东北和西面,晒金山、大小瓦屋山方正横卧;银妆素裹的大雪山,起伏绵延,耸立于众山之上,在初升旭日晖映下,变化成一列粉红色的巨型缕花山石玉雕。

云海

云海(图片来源:红网)

晴空万里时,白云从千山万壑冉冉升起,顷刻,茫茫苍苍的云海,雪白的绒毯一般平展铺在地平线上,光洁厚润,无边无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时,地平线上是云,天空中也是云,人站在两层云之间,极有飘飘欲仙的感受。南宋范成大把云海称“兜罗绵世界”(兜罗:梵语,树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罗绵),佛家叫作“银色世界”。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银色世界”作为峨眉山的代称,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华山叫“幽冥世界”。

山风乍起时,云海飘散开去,群峰众岭变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岛;云海汇聚过来,千山万壑被掩藏得无影无踪。云海时开时合,恰似“山舞青蛇”,气象雄伟。风紧时,云海忽而疾驰、翻滚,忽而飘逸、舒展,似天马行空,似大海扬波,似雪球滚地。最壮观的是,偶尔云海中激起无数蘑菇状的云柱,腾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来,瞬息化做淡淡的缕缕游云。此种蘑菇云却极难见到。范成大有诗惊叹这幻变的云海:“明朝银界混一白,咫尺眩转寒凌兢。天容野色倏开闭,惨淡变化愁天灵。”

佛光

佛光(图片来源:红网)

谚云:“朝看西午看东”,看神奇的佛光,最佳的时间是下午2~5时,最佳的地点是在睹光台、摄身岩。

午后,摄身岩下,岩半布满白的云层,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约一二米大小,中央虚明如镜。金欢声雷动。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突然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犹如面对明镜,举手投脚,影皆随形;奇者,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地观看,观者也只能自见己影,不见。清人丁文灿在《看见佛光》一诗中云“云成五色现厅光,形似尼珠不可方。更有一桩奇事,人人影在?中藏。”这种佛光名“摄身光”。范成大在《光》诗中歌曰:

重轮叠影印岩腹,非烟非雾非丹青。我与化中人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

非云非雾起层空,异彩奇辉迥不同。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佛光因色调、形状、大小的不同,有各种不同名称的光,如有水光、辟支光、童子光、金桥、清现、反现、大现、小现等等。佛光,佛家说是普贤菩萨向凡夫俗子显露真容,随缘应化,故又称“光相”。实际上,佛光是一种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作用而形成的。中国科学家命名为“峨眉宝光”。据载,峨眉山佛光每月均有出现,夏天初冬出现的次数最多,最多时全年可达100次左右。

圣灯

圣灯(图片来源:红网)

金顶无月的黑夜,摄身岩下夜色沉沉,有时忽见一光如萤,继而数点,渐至无数,在黑暗的山谷间飘忽不定。佛家称它为“圣灯”,又名“神灯”,说飘浮的神灯是“万盏明灯朝普贤”。

明代万历年间,嘉定知州袁子让在《游大峨山记》一文中记述他的所见:“及时薄暮,一僧果语"空中有灯现"。予急出观之,隐隐有一二点,如星飞在岩壑上下间。有顷,分为数十;有顷,渐分为数百;往来楼台栏?之中;移时而散,竟不知何物。”释心诚《圣灯》诗云:“飞自峭崖东,飘来点点红。回翔分远近,掩映入空蒙。焰冷千年火,光摇半壁风。夜深人静后、挂满梵王宫。”明人尹伸《圣灯》诗亦云:“旷望不辞夜,灯从上界传。流光时渡壑,焰影欲连天。只讶繁星坠,还从法力圆。迷云开暗谷,处处见金仙。”

据科学家初步考察,“圣灯”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说是磷火,是含磷地层的磷化氢和联磷的作用,联磷的自燃,激起磷化氢的它燃;一说是某些树木上有一种密环菌的真菌,遇雨后而发光。可惜的是从60年代以来,已难见到这种神奇的“圣灯”。

据金顶仁开和尚所述:1982年8月一天的半夜,满天星斗,摄身岩半腰铺上一层薄薄的云,忽见云层中冒出一朵蓝中带绿的光点,约有拳头大,冒出后,迎面一射,迅速消失;接着第二朵光点冒出,一射,又消失了……如此冒出约有三四十个光点。最后一朵光点,周围还伴随着三五朵小火花这种神异的光象及其逐渐消失的原因,尚待科学家们去进一步探索。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