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铸造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铸造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敦煌莫高窟014窟藻井西披佛说法图局部大势至菩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佛龛碑》记载,乐尊者禅师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创凿洞窟,法良禅师接续建造。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巨大的石窟群。南区近千米长的崖面上,洞窟鳞次栉比,密若蜂房,中部尤为集中,上下多达5列,已编号洞窟492个,存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莫高窟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位列全国石窟之冠,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敦煌艺术的内容包括建筑、雕塑和壁画,三者结合为统一的整体,窟的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方形佛殿式的覆斗式。塑像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体,除了几尊高达数十米的石胎泥塑外,都是彩绘泥塑。壁画大致可分为佛像、神怪、故事、肖像、经变、佛教史迹、装饰图案画等七大类。

莫高窟壁画中盛唐时期的西方净士变(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十六国晚期(北凉)的洞窟,继承和发展了河西走廊汉晋文化的传统,同时由于敦煌与西域各国交流频繁,显现出明显的西域艺术风格。西魏洞窟开始出现中原艺术新风。以中国神话为内容,以秀骨清像为造型特征,注重神韵气度表现。北魏时期璧画多以土红色为底色,用青、绿、赭、白等色敷彩,色调热烈厚重。西魏以后则多用白色壁面为底色,色调趋于清新雅致。

隋代是敦煌艺术发展史上体现变革精神的活跃时期,在敦煌艺术的发展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代是敦煌艺术的黄金时代。彩塑千姿百态,高达30多米的特大塑像出现;壁画题材繁多,场面宏伟,金碧辉煌。人物造型、敷彩晕染和线描技巧,都达到空前的水平。第156窟的张议潮出行图和宋国夫人出行图,两幅画中表现晚唐时期归议军节度使张议潮和夫人出行的情景。在横幅长卷式壁画上,仪仗、音乐、舞蹈、随从护卫等人物分段布满画面,组成浩浩荡荡的出行行列,开创了莫高窟在佛窟内绘制为个人歌功颂德壁画的先例。艺术匠师们在融合外来艺术精华和继承、发展前代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艺术。

敦煌莫高窟014窟藻井西披佛说法图局部阿弥陀佛(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五代洞窟承袭了晚唐的遗风。宋代洞窟、形制、内容及技法多沿袭五代旧式,有少数精美之作。西夏时期基本上没有新开洞窟,只对前代窟重修。元代的洞窟从内容到形式都展现出一种新的风貌,有些精湛的佳作。这一时期的壁画中,虽然新题材很少,但在构图和敷彩上却有特点,构图锐意简化,色彩多用大面积的绿色为底色,用土红色勾线,整个画面色调偏冷。壁画中较多地使用沥粉堆金手法,这是前代所少见的。

在敦煌壁画中所描绘的当时的一些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我国古代狩猎、耕作、纺织、交通、作战以及音乐舞蹈等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各个方面的内容。壁画中各类人物形象,保留了大量的历代各族人民的衣冠服饰资料。壁画中所绘的大量的亭台、楼阁、寺塔、宫殿、城池、桥梁和现存的五座唐宋木结构檐,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形象图样和宝贵资料。我国的雕塑和绘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美术史上记载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多已失传,敦煌艺术的大量壁画和彩塑为研究我国美术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敦煌莫高窟290窟中心柱南龛西菩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莫高窟在明代一度荒废,至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以后,又受到人们的注意。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和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很大损失。

现在敦煌学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瞩目的学科,敦煌遗书被学术界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