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游南太武山 拜谒佛寺洗涤尘心



登游南太武山 拜谒佛寺洗涤尘心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普照禅寺坐落在南太武山脚下(图片来源:厦门网
摄影:黄嵘、陈立新)

云盖寺的山下广场竖着四大菩萨、五百罗汉等石雕像。(图片来源:厦门网
摄影:黄嵘、陈立新)

普照禅寺建筑群融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南洋风格为一体。(图片来源:厦门网
摄影:黄嵘、陈立新)

南太武山。(图片来源:厦门网
摄影:黄嵘、陈立新)

景点简介

走进龙海港尾镇,您可以登高“闽山第一峰”南太武,也可以参观具有异域风情的普照禅寺,该寺以南普陀寺的旧称“普照寺”命名。在路上,您还可以去逛逛龙海浮宫镇,参观具有传奇色彩的云盖寺。

记者带路普照禅寺:厦门→厦漳大桥→招商大道→接省道208线→向港尾方向,接省道201线。

云盖寺:厦门→厦漳大桥→沿着中银开发区疏港公路边(厦门港对面)→云盖山边上。

普照禅寺: 充满异域风情与南普陀有渊源

普照禅寺位于龙海市港尾镇卓岐村的南太武山北麓,距离漳州市区40公里左右,前身是福德寺,又名关刀寺,于20世纪90年代末重建,取名为普照禅寺。有别于中国古老的寺庙,黄砖黄瓦黄檐黄袈裟,轻烟袅袅,整座普照禅寺大胆地在一片白色墙体之上镶了一层蓝色琉璃瓦,简约的造型,透着东南亚异域情调。

据悉,普照禅寺的建造者广玄老和尚创导佛教世界化,在南洋诸国兴建的每一座普照禅寺,与当国建筑风格相一致。龙海这座“普照禅寺”是国外五座普照寺的浓缩,并巧妙地将不同的外国建筑风格揉合在一起,加入中国元素。建筑风格有泰国式、澳大利亚式、马来西亚式、印尼式、意大利式、美国式……乍看之下,简直是一座充满异国风情的世界佛教城,引人入胜。

进入普照禅寺的大门,沿斜坡漫步而上,迎面而来的是四根立柱,这就是普照禅寺的山门了。中间两根高大的石柱,设计成华表模样,是正门。在这两根汉白玉雕成的巨石柱里嵌刻着一幅对联:“山沿太武建琳宫梵宇,门对五峰怀普照祖庭”。据工作人员称,对联体现了普照禅寺与南太武山和厦门南普陀的渊源。原来,普照禅寺的建造者广玄老和尚正是龙海市港尾镇卓崎村人,为报亲恩,募集巨资,在南太武山脚下营建该寺庙,为了纪念出家的寺庙——南普陀寺,即以南普陀寺的旧称“普照寺”命名。

沿石阶而上,来到第一平台。石阶左右两侧各有一座四层方形塔式楼,作为钟鼓楼。四层楼高的钟楼、鼓楼从上而下依次镶嵌有石雕的法轮、钟鼓、印尼原始农庄生活图。沿“普照禅寺”正门后的石阶向上,是普照禅寺正殿门前。正殿大门上竖题“法堂”,两旁对联临摹我国著名高僧弘一法师的字迹:“开发众生智慧海,得见如来清净身。”沿着法堂左侧的台阶顺势而下,则是大悲殿。来到普供堂和地藏殿中央,这里有两座大佛大弥勒佛像和大佛阿弥陀佛可谓是吸引游人的眼球了。大弥勒佛像高近6米,由完整的石块雕刻而成,非常罕见。

从山腰走过175级石阶就到了山顶,台阶两侧的石雕饰品,有精巧可爱的水果,有威猛雄壮的神兽,栩栩如生。矗立在普照寺最西端最高点的就是大佛阿弥陀佛。佛像呈站姿,共有27米高,有若从天而降。阿弥陀佛左右两边分别是千佛塔和万佛塔。

普照禅寺内还有五座五方塔,分别位于五个不同的方位,每个五方塔都是五层,四四方方,每一层的四个角上都挂着铃铛,风一吹叮叮作响,心情愉悦。

云盖寺: 山海风光兼得宋端宗赐名

云盖寺位于浮宫镇田头村,建于海拔563米的云盖山上。因云雾常覆盖其山,云盖山因此而得名,又称云盖岩。离厦漳大桥不远处,就可以看到路标,指明“云盖寺”方向。

云盖寺有山上、山下两处,山下的广场竖着四大菩萨、五百罗汉等石雕像。驱车来到半山的山门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开裂为两半,中间自然形成一条狭窄的小路,中间修有石阶,上悬巨石,进之如挤一线天,扶摇直上山顶,称为“云梯独步”,旧时是上云盖寺的唯一通道。

重建后的云盖寺依山就势,倚着石壁并排建成左、中、右三殿,屋顶各分为上、下两层,并成为四角亭结构,屋顶全是红色琉璃瓦盖顶,中殿为“大雄宝殿”,主神坛供奉南无本释释迦摩尼佛。

站在云盖寺远眺前方,右边是已建成通车的厦漳跨海大桥,左边是浮宫红树林。在云盖寺的西北侧山上,是烘炉寨,建于清顺治年间,是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踞守厦门时的外围防线之一,如今也只剩下断壁残垣。站在烘炉寨顶端,可观赏厦门东渡、金门岛和台湾海峡等地景色。

云盖寺的得名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下,南宋朝廷不断南移。宋德祐二年正月,宋奉表投降,张世杰等率军离临安。九岁的赵昰随着他的母亲杨太后逃到福州,即位改元景炎,称端宗。但大势已去,蒙古军队不停追击,母子在一批仍然效忠的大臣陆秀夫、将领张世杰等的保护下,辗转由福州而泉州,而漳州,继续向南逃亡。传说,赵昰一行乘船沿海路逃难经过浮宫沿海,躲进海边山中一个岩洞庙宇。元兵追到山下,因为云雾把岩洞遮盖,让宋端宗赵昰躲过一劫。为感谢云雾遮盖,赵昰赐这个岩洞寺庙名“云盖寺”。如今这个天然岩洞还在,就在重建的云盖寺右侧,成为游客倍感兴趣的旅游点。

攻略

南太武山:闽山第一峰

南太武山,以“闽山第一峰”著称,海拔562米,与金门北太武遥相呼应,称为“姐妹山”。东北濒临大海,与厦门、金门鼎立相望。周围21个岛屿点缀在万顷碧波之中。西北紧靠平原,一水清流,列峰秀出,绿野无垠,村舍错落。

山上景色幽雅,古迹荟萃,有延寿塔、栖山楼、安乐窝、锦亭峰、石钟楼、澜谷桥、浴仙盆、云根洞、九霄岩、石眼泉、烟霞石、弥陀石、香炉石、涅盘石、马蹄石、百丈泉、狮子迹、仙人迹、棋盘石、仙灶、石门、石屏、龙潭、象径等24景。山上曾建有古刹,因年久失修,现仅存石墙。

南太武山位于龙海市港尾镇黄坑村,港尾镇与隆教畬族乡交界处。

南太武山是一座天然中草药库,生长着近百种野生草药,其中名贵的“太武香茹”驰名海内外。

“看到南太武,就是看到唐山看到家”这是海外回乡侨胞的心声。特别在漳州籍海外侨胞的心目中,南太武山是故土“唐山”的象征。而南太武的“福兴寺”,四季香火不断,是海内外游子寄托家园感和归属感的“圣地”。

景点评价网友评价:

龙海的普照禅寺是全国唯一的具有中西合璧现代建筑风格的寺庙,里面配套齐全,风景秀丽,值得一游。

看完普照禅寺,几乎颠覆了我对中国寺庙的所有看法,真是太赞了!

小贴士

云盖寺:五月中下旬来云盖寺,正是最好的时节。“夏至杨梅满山红”,福建省龙海市浮宫镇历来素有“福建杨梅第一镇”之美称,这里出产的杨梅个大、味美,闻名遐迩,畅销全国。正是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杨梅林,绿叶凝碧流翠,红果乌亮烁紫,使人心醉,让人神往。熟透了的杨梅色泽鲜艳,红的如火,白的似玉,也有深红色的里果,尝上一口,回味悠长。

在景区当地到处都是果树,请不要随意乱采或破坏。

普照禅寺不收门票。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