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揭密:兴隆塔藏西域舍利金瓶



盗窃案揭密:兴隆塔藏西域舍利金瓶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鎏金银椁(图片来源:资料图)

法物殊胜,精妙第一 

兴隆塔,现位于兖州市博物馆院内。2008年8月17日,地宫被完全打开,展现在世人眼前。它位于塔基下中心位置,底面为正方形,边长2.28米,中心处顶高3.1米,为青砖砌筑而成。地宫顶部为穹窿形,砖砌仿木构16排斗拱,中间形成的天井为正方形。仰覆莲花座放置在地宫中央,其上为长方形石函,函上有盖。地宫中心有地井,上圆下方,口径0.26米,深1.68米,井水极为清澈。

从地宫所处文化层以及出土器物推测,专家们初步判断地宫建于北宋时期。位于地宫东北侧的一个纪事碑,上面落款为北宋嘉祐八年,即1063年,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判断。

在所有出土文物中,舍利金瓶光彩夺目,里面盛装47颗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它通高13厘米、重达62克,纯金制品,瓶体为宋代典型的瓜棱形,顶端一比丘宴坐清静道场,神情肃穆,坐姿庄重,合十行礼,雕刻落锋利索,线条朴拙有力。碑刻文字中有“安葬舍利金瓶一两”,即是指此金瓶,为国内首次发现。

出土的石函,也令人称绝。石函左右两长侧,刻画了佛祖将欲涅槃,众弟子、护法神等得知纷纷赶至,劝请佛继续住世,接受最后供养这一场景,并有“梵王众”、“帝释众”、“天王众”、“波旬众”、“比丘众”等榜题铭文。前后两侧分别为菩萨和天王形象,函盖刻画了龙、牡丹和金翅鸟图案。人物线条精美流畅,形象栩栩如生,图案纹样饱满,颇有唐风,这在国内现有的宋代文物中绝无仅有。

石函内的鎏金银椁长0.45米,宽0.25米,高0.28米,以银做成棺的形制,表面鎏金,采用了打作、捶揲、钑镂、錾刻、铆接、镶嵌、鎏金等多种工艺手段,是已知宋代金棺中工艺最精细、图像最丰富的一件工艺品,也是我国考古发现中体量最大的鎏金银椁,同时期出土的相似佛教圣物中规格无出其右,上面錾刻的佛祖涅槃图让参与研究的专家们睁大了眼睛。

《大般涅槃经》记载,二月十五日,佛祖临涅槃,普告众生:一切众生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大弟子大迦叶、护法金刚力士、佛祖的最后供养人纯陀居士等立于左右,聆听佛祖最后的垂训。鎏金银椁上,只见诸众生举手拍头,捶胸叫唤,其中或有身体颤憟,瘫倒在地,涕泣哽咽。

但有几个不同寻常的人物,罕见地出现在鎏金银椁上,令人惊奇。佛祖脚下,有一个女性形象。专家们推测,银椁刻画的这个在抚摸他双脚的女性,应该是他的生母摩耶夫人。据佛经讲,佛涅槃时,感动了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她从天宫来到人间,和儿子告别。

另外一些形象,却让专家们感到匪夷所思。在这幅静谧哀戚的佛祖涅槃图上,赫然出现了一个恐怖的面孔。此人不但三头六臂,还头戴骷髅,手举日月。他们认为,这是左道密教护法神中的阿修罗王,他在佛即将涅槃的时候,护卫道场。

但是,金瓶、鎏金银椁从何处来?由谁带来?为什么处在儒学中心区域的兖州,却出土了密教的阿修罗王图案?而且,在被专家称为“临涅槃”的画面上,还有两个少见的胡人形象被錾刻出来,一个是个子比较矮小的胡人国王,做着舞蹈的动作,另一在文殊菩萨旁边,给文殊菩萨牵狮子的狮子奴,头戴胡帽,深目高鼻,满脸络腮胡须,显然是一位胡人。

一个个谜团像雾一样,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看来要寻求答案,同时出土的安葬舍利纪事碑意义重大。它上面刻满铭文,通篇32行,910字,或许就记载了兴隆塔地宫的全部秘密。

金瓶(图片来源:资料图)

高僧法藏来自于阗国

经过专家们对纪事碑的深入解读,一个久远的历史故事,渐渐铺陈完整。于阗国一个叫法藏的高僧也随之走到了历史前台。

地宫出土的这块宋嘉祐八年十月六日(1063年10月29日)的“安葬舍利”碑载:据《龙兴寺泗洲院西天于阗国帘前赐紫光正大师法藏状》称,(法藏)先于开宝三年(970年),自离于阗本处,亲往西天取得释迦形像、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及进奉本处白玉叁佰玖拾斤、细马叁匹。寻蒙圣恩帘前赐紫及师号、回宣御马两匹、闹牡金鞍辔、驿劝请俸……

碑文载,法藏法师见了大宋天子之后,当廷就被封为“光正大师”,赏赐一件紫色袈裟,礼遇非同寻常。同时,法藏法师还带着舍利金瓶,奉宣云游,巡礼圣境,参访佛教圣迹,到五台山、川西、泗州等处,逐处斋僧一万人,各送金襕袈裟一件。政府也让沿途给他提供食宿条件,可见这次巡礼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耗资之巨。 

那么法藏法师究竟是何许人?为何出使大宋?何以能实现如此高规格的全国巡礼呢?据龙门石窟研究院原所长温玉成研究,于阗僧人法藏拥有僧人、使者、皇族的三重身份,而新疆博物馆研究员贾应逸认为,法藏法师应为于阗皇族,是于阗老国王李圣天的儿子,新国王李从德的兄弟。

公元970年前后,在与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的战争中,于阗屡遭失利困扰,国王李从德不得不派使臣出使中原。他任命法藏法师为使者,前往开封求援。

碑文中也记载,云游四方的法藏法师在兖州住的时间渐长,爱上此地的民风淳朴,于是决定不再回国,在此安度晚年。事实上,在他出使宋朝期间,国内发生了变乱。经过20多年的惨烈战争后,以佛教为国教的于阗国最终被喀喇汗王朝灭掉,而当时的北宋正忙于中原的统一战争,对于阗是爱莫能助。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覆亡,而且也导致了佛教在一个国家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皇室成员的法藏法师,“在兖州住寄岁久,恋皇帝化风,不归本处”,是自然的选择。

时间又过去了30多年,1008年10月,一个浩浩荡荡的皇家仪仗队向泰山驶去,刚与北辽签订“澶渊之盟”的宋真宗开始了泰山封禅大典。在众人都试图一览皇家风光时,有一个人却另怀心事,他想借助此次封禅大典的机会,来了结自己的一段心愿,这就是碑文中所记的“小师怀秀”。

多年来,怀秀法师屡次上呈地方政府,请求兴建一座宝塔以安葬法藏法师带到中原的佛教圣物,这是先师法藏法师的心愿,数年来一直未得允许。于是怀秀法师借宋真宗封禅泰山的机会,试图请求真宗为他们所在的寺院赐名,并建塔安葬舍利。

然而又过50多年,直到1063年,兴隆塔才终于拔地而起,埋葬了佛顶骨真身舍利,实现了法藏法师的大愿,其时,距法藏法师入中原已经过去了近百年。

虽然,关于法藏法师其人的生平以及行迹,专家们还在进一步的印证之中,未成定论,但兴隆塔的建成,却无疑是古代中原人民与新疆地区人民友好交往的纪念碑式建筑。

安葬舍利纪事碑(图片来源:资料图)

一宗盗窃案引发的文物发掘

一直以来,对于地下文物,国家文物局不提倡主动发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除非是遭遇到一定自然灾害、盗墓或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考古学家才被允许对这类地点进行保护性发掘。

那么兴隆塔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掘的呢?

2008年7月,兖州市公安局接到举报电话,称兴隆塔地宫文物被盗,犯罪分子正在河北省进行秘密交易。马上,干警们对兴隆塔四周进行了现场勘察,初步判断犯罪分子是通过地下途径盗走文物,兴隆塔北面热闹的集贸市场,极有可能就是犯罪分子作案的据点。 

公安干警们经过仔细排查,很快兴隆塔北侧,围墙之外的那个热闹市场中一个卖海鲜的门面房以及屋内盗洞被发现。同时,山东省文物局决定对兴隆塔展开抢救性考古挖掘,以弄清地宫结构以及文物原始状况。经过几天艰辛的清理,考古队员顺着盗洞进入了地宫,确定了地宫的受损程度。

8月5日,有消息传来,案件主犯崔峰,在河北大城县露面,另外一些犯罪嫌疑人,将在烟台进行交易,准备将这批文物销往海外。此后不到一个月,河北、山东两省警方通力合作,将这起重大文物被盗案迅速破获,所有文物被悉数缴回。

崔峰,河北大城县人,学历不高,对历史及墓葬文化的兴趣浓厚,务工之余,搞起了自学研究。2007年,天津蓟县白塔被盗,让他迅速萌发出一个另类的念头--别的佛塔当中是不是也有宝物?经网上搜索、筛选,崔峰认为兖州兴隆塔内应该藏有宝物。兴隆塔规模大,塔身54米,共13层,在佛教里面属于顶级塔。这预示着当时建塔寺院规模大,供奉佛教的圣物可能性大。

一番拉赞助,凑同伙,勘测地形之后,2007年10月开始,他们以门面作掩护,开始挖地洞,靠指南针辨认方向,挖出来的土装入编织袋,外面套上纸箱,待夜深人静,再用人力三轮车往外运输。神不知鬼不觉地干了三个月,挖出了一条水平巷道,一直延伸到东南的兴隆塔方向。这一挖,地宫还真有宝物,但他们只对金银感兴趣,将地宫内的鎏金银椁以及舍利金瓶盗走,逃之夭夭。

对地宫进行抢救性挖掘之后,山东省文物局的《简报》称:兖州兴隆塔地宫的重要出土文物有《安葬舍利碑》一品、盝顶石函一盒、石函内有鎏金银棺、金瓶、舍利子若干粒、佛牙两颗、圆形玻璃瓶及长颈玻璃瓶等。经国家文物部门鉴定,石函、鎏金银椁、金瓶和安葬舍利纪事碑为国家一级文物。

就这样,兴隆塔地宫选择了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缓缓露出了尊容,它就像一颗尘封的珍珠,在世人料想不到的时候滚落了出来,温润而有光华。

兴隆塔(图片来源:资料图)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