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寺 一杯酥油茶里寻觅精神的归宿



大昭寺 一杯酥油茶里寻觅精神的归宿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大昭寺前的广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大昭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大昭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对于藏民而言,最为神圣的莫过于一路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大昭寺去朝觑。

就我而言,从大昭寺出发开始寻找香格里拉是一个合乎逻辑的首选。然而,到达大昭寺之后我才逐步了解到,开始这样的一个探寻必须首先摆脱逻辑思维的约束。

当我步入大昭寺厚重的红色大门时,四处弥漫的焚香和酥油的气味使我窒息,此时那种束缚感便开始解脱。我爬上狭窄的楼梯去顶层找尼玛次仁,他是大昭寺99
名监寺僧人中的一位。在房间里,他递给我一杯酥油茶。于是我尝试着在这杯茶里寻找香格里拉。

由于游客过多,尼玛次仁对此颇有些抱怨。虽然一方面他对有如此众多的游客来大昭寺学习和了解藏传佛教哲学而深感欣慰,但另一方面他又为游客留下的诸多烟头和其他杂物而感到苦恼。他抱怨道,由于藏传佛教哲学和寻找香格里拉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流行时尚,现在僧人们成天都忙于对付那些烟头和废弃的杂物,以至于没有足够的时间打坐默念。尼玛次仁把我带到大昭寺的顶楼探讨佛学。我把那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留在了他的房间里。茶最终将会蒸发,而酥油却会保留下来。

“如此众多的游客前来大昭寺,都是为了寻找香格里拉吗?”我问。

“是的,有很多,很多。上周我接待了许多国外游客。他们告诉我说,自从踏上拉萨这片神圣的土地,他们就感受到完全的宁静和彻底的惬意,从而找回了自己早已遗失的东西。然而,一旦返回到家乡,他们又会奔忙如蛾蚁,时间的紧迫感又会玷污他们的心境与灵魂。无论他们多么富有,也不管他们所拥有的工厂多么巨大,他们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尼玛次仁耸了耸僧袍下的肩膀说,“人们前来访问大昭寺,是为了寻找神的启示,是为了寻找香格里拉。而他们应该做的是,去寻找更多能够净化自己的途径。香格里拉并非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我们生态系统的一个循环,是一种心境。”

我思考着尼玛次仁说的话,抬头凝视着湛蓝的天空,它像广阔无垠的大海一样在我们的头顶一直延伸到布达拉宫后面远处的群山中。当尼玛次仁的声音穿透云霄的时候,我迷失在了蓝天和群山之间的某个地方。回到了尼玛次仁的房间,寻找我上午饮茶用的那个杯子。我要思索如何在茶杯里寻找香格里拉。理所当然,它还在原来那个位置上,只是茶水早已蒸发掉了,而酥油也早已凝固、变干。

我想,詹姆斯·希尔顿1933
年撰写他的经典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会让几代人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香格里拉在哪里?”为了寻找这个答案,我们计划穿越世界上几个现存环境最好的地区--西藏、青海和云南。回想一路行来,从某个方面来说,香格里拉在中国青藏高原,或者说在蕴涵着这种文化及价值观的地区,在一些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都可以找到。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保护着我们生态系统中至今尚未被污染的部分。对他们来说,香格里拉不仅是一个地方,而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想象、一个梦想、一种希望、一种对美好事物的企盼。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