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崇圣寺:背靠苍山 依山起势西南佛都



大理崇圣寺:背靠苍山 依山起势西南佛都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从望海楼往前看看到崇圣寺融入苍山洱海之间大鹏金翅鸟广场(图片来源:新浪网
摄影:刘扬武)

崇圣寺坐落在云南省大理古城西北一公里处的苍山下,巍峨华丽,依山势逐步升高,背靠苍山,坐西向东,俯瞰着面前的大理坝子。以及连着坝子的洱海和东山,在银洱苍山之间,使山光水色显得更加明媚多姿。

建寺选名山。崇圣寺的设计师在宗教领袖的指导下,借助山势地形,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规划设计,并在布局中注入神秘的宗教意识,使古建筑群产生强大的心理效应。还在寺内广建亭阁楼榭,用人工再造自然美,于理性中增添人情味。于是寺庙更加吸引人,不但是人们敬佛朝拜的圣地,也成了旅游胜地。大理崇圣寺因建在名山上,加之规模宏大,又是南诏、大理国的皇家寺院,于是成了大理之重要景观与标志,是古往今来人们必游之地。

大理崇圣寺宏伟壮观,气势非凡,称为佛都一点也不为过。(图片来源:新浪网
摄影:刘扬武)

在历史上享有“南中巨刹”之称的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至714年。那是南诏年代,南诏及以后的大理国都以大理为王都;南诏、大理国雄踞云南500多年,疆域和势力都很大,范围包括今天云南的大部份(昆明、丽江都在内),以及今属缅甸、越南、印度的许多地方;跟西藏接壤。南诏与西藏交往密切,来往频繁,“吾邑佛教之传入,良因地居毗邻之藏、缅、印度,故佛氏流入最易”(《大理县志稿》卷十)。佛教传入南诏后,得到南诏王室的支持,成为国教,崇佛四处建佛寺、佛塔。因崇圣寺是南诏、大理国的宗教活动中心,虽然古刹名寺遍布大理,“而惟崇圣寺为最盛也。”经历代扩建,到宋代大理国时期,达到了巅峰,有“基方七里,为屋八百九十间,佛一万一千四百尊,用铜四万五百五十斛,有三阁、七楼、八殿、百厦”之规模。成为南诏、大理国的政教中心,曾有九位大理国王在此出家为僧,所以崇圣寺又称“天龙寺”。该寺“殿堂弘丽,廊庑崇深……高楼百尺,上悬鸿钟,声闻百里。登斯楼也,览云霞于襟袖,荡灏气于层胸;西望苍山,四时皓雪;东俯洱水,数点蒲航;酾酒临风,有足乐者。高楼之西,佛殿七楹,殿后有雨铜观音圣阁……阁后为净土、成化,内铸西方三圣像。左为龙华堂,右为园通舍。楼南入总持门,行数步,诸院幽闲,迤邐相属,至杏坛而极。楼北入瑞鹤观,亦行百步,阶、墀、栏、 

黑天神(图片来源:新浪网 摄影:刘扬武)

窈窕登陟,至三清而止。此则寺之大概也”(明•李元阳《崇圣寺略记》)。“寺之重器有五:一曰塔,二曰鸿钟,三曰雨铜观音像,四曰证道歌,佛都, 

五曰三圣金像。中塔高入云表,寰中无匹。旁二塔如翼,内向。寺楼鸿钟,其状如幢,制作精好。雨铜音像,高二丈六尺,唐初,有僧拟募铜铸像,是夜,天雨铜;像成铜尽,无欠无余。《证道歌》二碑,佛都二大字,为寺僧圆护手书。其用笔与赵孟頫同三味,为世所珍。三圣金像在极乐殿,并高丈一尺,嘉靖间铸。时盛夏赤日,冶人无措,忽阴云如盖,独复铸所,像成而云散,众咸异之”。曾以五大重器闻名于世的崇圣寺。后五大重器唯存三塔,寺和其它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于是有学者、游客提出,根据史料记载,三塔与崇圣寺相映成辉,景色壮美,惜宝寺已毁,何不学外地开发之法,重建崇圣寺,再现壮丽景色,岂不善哉!

寺内三塔(图片来源:新浪网 摄影:刘扬武)

大理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实现把大理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的目标,崇圣寺于2003年重建,2006年建成开放。

建筑规划源于历史,超越历史,借鉴了国内外著名寺院布局的特点,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建筑特色之精华、并采用“和玺彩”、“旋子彩”、“苏式彩”、揉合大理传统彩绘,按主次三轴线,分八台九进十一层进行规划建设,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中轴线依次有:大鹏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山海大观石碑坊、望海楼。整个布局气势宏伟、庄严秀丽。广场跟203年以前就重建的雨铜观音殿、鸿钟楼、以及保存下来的三塔连在一起,基本恢复了崇圣寺的本来面貌。寺内新添的木雕艺术,其中大雄宝殿中的《大理国张胜温画卷》木雕,长117米,高1.7米,堪称一绝视为珍品。《大理国张胜温画卷》这一大理国时期的画卷,是我国十二世纪的优秀美术巨作,它与《清明上河图》并称为南北双骄,真迹现存放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园。重建的大雄宝殿仿北京故宫太和殿,为中国佛教寺院中体量最大的殿。阿嵯耶观音阁供的12米的阿嵯耶观音为大理主尊观音,阿嵯耶意为“圣”,即圣观音,也是崇圣寺所崇之观音。与中原地区观音不同之处是,男身女像,细腰跣足。因头上又有坐佛,称佛中有佛,被誉作“云南福星”、“大理福星”……崇圣寺以宏大的建筑规模和精湛的建筑工艺,将静态的艺术与动态的佛教文化相结合,再现了当年“灵鹫山圣地,妙香国佛都”的辉煌。

阿嵯耶观音(图片来源:新浪网 摄影:刘扬武)

呈品字形的三塔与寺对映,恢复了寺与塔互衬成辉景色;如今又能看到古时游崇圣寺的景像了:“建崇圣寺于塔之上,倚山临水,无不精丽”;“并峙,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古塔参差映宝昙(注:佛寺),令人偶误一身三,佛光忽作长虹起,也味宁知端露甘”。

重建的望海楼原叫胜概楼、楼“巍峨高耸,八窗洞达,千秋烟火,百里田畴,山光水色,聚于一览。”如今登上望海楼照样可眺望全景,往后看,山则九曲翠屏;往前看,水则万顷碧练;左右也是有山有水,青山抱绿水,湖光映山色,崇圣寺之地“即天下奇胜之地,无以为比”(明•李元阳之语)!在楼上看到崇圣寺融入苍山洱海之间,浑然一体,让人奇思,很有想法,很有看头,使人流连忘返!(刘扬武文/图)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