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幢寺:谁家柴扉暮烟 此处钟声动酒泉



大法幢寺:谁家柴扉暮烟 此处钟声动酒泉

作者:佚名 来源:佛学在线

大法幢寺(图片来源:资料图)

酒泉肃州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名城,自古以来就是东西贸易集散地,佛教活动之中心。城外有驰名中外的文殊山石窟,城内有钟楼寺为代表的30余座寺庙,有“半城商贾半城庙”之美誉。据史料记载“秦关百二,肃居其一,东引中原八州,西接新疆万里;面崆峒而枕蒙荒,据雄关而抗绝塞”。 

古往今来,在肃州这片土地上,西域文化与华夏文明交汇,农耕文化与马背牧歌融合,历史神韵与现实生活映衬,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神奇魅力。

最大室内卧佛

大法幢寺位于肃州城北二公里处讨赖河畔北崖梧桐湾,占地一百一十余亩,寺院坐北向南,依崖傍水,祁连雪峰尽收眼底。周边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气象万千。

据肃州区委宣传部长杨庆介绍,大法幢寺殿宇为仿唐建筑,塑像端庄古朴,与敦煌莫高窟艺术一脉相承,出自著名雕塑家何鄂之手。该寺也是原中国佛协常务理事、甘肃佛协副会长、大法幢寺方丈融照大和尚驻锡之寺。2001年二期扩建工程开始2003年底完成了佛塔和卧佛殿主体工程。佛塔为九层八角楼阁式建筑,高四十点八米,号称西部第一塔。卧佛殿为双重檐殿堂,东西九开间。卧佛为钢混雕塑贴金,长三十六米,高八米。2007年年底完成卧佛塑造、殿堂装饰、佛像贴金工程,四壁绘制释迦牟尼佛故事壁画,二楼设置千佛阁,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室内金卧佛,整个卧佛殿气势宏伟,金碧辉煌。

每逢朔望节日,特别是每年大型春节灯会,农历四月初八庙会、七月十五盂蓝盆会等盛大佛会,酒泉远近数百里之内,县市乡镇各族善男信女前往朝会拜斗,烧香求佛,更是人山人海,香烟缭绕,因而商贾贸易也相应云集于此,自然地形成盛大物资交流市场和传统的民间文娱集会,与佛教活动融汇于一体,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且激活了市场经济。

三门殿

据大法幢寺僧人介绍,因为寺院的大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所以称为三门殿。也有写作山门殿的。古来寺院有许多院落,其中房舍称堂或者寮,自宋崇宁二年(1103年)以孔子庙为大成殿,于是佛寺建筑院称堂寮之外,其主体部分也称某某殿。三门殿内,在门的两旁塑两大金刚像,此即手持金刚杵(印度古代最坚固的兵器)警卫佛的夜叉神,又名“执金刚”。传说佛常有五百执金刚随从侍卫,其主要者名“密迹金刚”。世俗根据《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戏言,称此像为哼哈二将,佛教经典中是没有这种名称的。两侧墙壁上绘有天龙八部护法。天龙八部亦称“龙神八部”,简称“八部众”。据《舍利弗问经》等佛教经籍记载,天龙八部为: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亦称“香神”或“乐神”)、阿修罗、迦楼罗(亦称“金翅鸟”)、紧那罗(亦称“人非人”、“歌神”)、摩睺罗迦(亦称“大蟒神”),其中以“天众”与“龙众”最受佛教徒崇信。这八部天神每部都有庞大的队伍,他们常常成群结队,保护众生,维护佛教。

大法幢寺的大雄宝殿即是正殿,或称大殿。据酒泉市肃州区文化局有关研究者介绍,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二千五百年前印度释迦族的一位王子出家成佛,建立了佛教,所以称为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像有各种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结跏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名为“定印”,表示禅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为“触地印”,表示释迦在成道以前的过去,为了众生牺牲自己的头目脑髓,这一切唯有大地能够证明,因为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

佛塔

大法幢寺大殿西侧为祖师殿,此种布局以禅宗寺院最常见。但是其他宗派的寺院也往往仿效其制。大法幢寺的祖师殿里面供有法幢宗初祖心道法师,两侧分别是其两大弟子融照法师和融开法师。

塔又称塔婆,意为方坟、高显或灭恶生善处等。大法幢寺的佛塔高40.8米,总建筑面积1100平米,地基深14米,可抗八级地震。为九层八角楼阁式,属于仿唐宋建筑风格,开南北两门,外壁六面佛龛内为浮雕式佛像雕塑,内部围绕中心柱四面雕塑佛像,九层共36尊,外壁浮雕54尊,共计90尊。就其高度、规格,不仅是甘肃第一塔,甚至是西部之第一佛塔。

据肃州区文化局负责人介绍,大法幢寺自建成以来,游人纷至沓来,敬香者络绎不绝。每逢朔望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善男信女齐来朝会。每年四月初八,法幢寺不仅要举办隆重的庙会活动,而且还要对金佛进行浴佛,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浴佛节”,在此期间,广大信徒和游客都会前来上香祈祷,并且观看佛教法会和“浴佛节”等活动,将商贸旅游与佛教活动融于一体,为肃州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据肃州区委宣传部长杨青介绍,目前大法幢寺庙会活动已经被酒泉市政府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

“僧寺晚钟”

据酒泉市文化局负责人介绍,大法幢寺原名救生寺,又因寺内有一座古钟楼,所以俗名又称钟楼寺(原址在今酒泉中学)。寺院创建时间已不可考,但据明嘉靖年间所编《肃镇志》可知,这座寺院在元代已有,明代酒泉城示意图亦有标明。在清“顺治十八年,副使李雨沾倡修。康熙九年、四十八年俱增修,杰阁参云,登之可以旷览”(《肃州县志·宗祠庙宇》),为明清以来,河西地方众僧聚会吟梵的重要寺院之一,及当时酒泉城内最大的宗教活动中心,故名“僧寺”。寺内悬有古钟一口,重约五千斤,声音浑厚绵长,圆润洪亮,击之声闻十余里,据《县志》记载:其钟声音晨浑晚清,又称“晚钟”与“僧寺”合起来,就成了肃州八大景之一的“僧寺晚钟”。

钟楼寺建筑分三层,坐北向南,山门前牌坊上写着“大法幢寺”四个大字。山门正中,上悬竖匾一块,红底蓝字,上书“救生寺”三字。每逢盛会,寺内“撞钟吹螺供奉具,贝叶梵文朝复暮”,观者云集,老少塞路,香烟缭绕,仕庶敬香者络绎不绝,钟声清悠,梵音吭吭,为酒泉佛教文化荟萃之所。明代诗人戴弁题诗曰:

何处钟声动酒泉,上方台殿月娟娟。

灵檐窗满僧吟梵,孤馆残灯客未眠。

寥亮已传青塞外,飘飘还过白云边。

几回听罢生乡思,落下柴扉掩暮烟。--《僧寺晚钟》

可惜僧寺早已被毁,晚钟亦无踪迹,唯遗留有药王宫、玉皇阁等保存尚好,现已被酒泉市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回向:原世间一切众生亲近善知识,无有疲厌




怎样念佛
忆佛念佛
修证问答集
行善积德
修行语录
生活佛法
人生指南
起点关怀
念佛法门
净宗入门
佛学基础知识
佛教知识
佛教旅游
佛教常识问答
佛门礼仪
佛教常识
学佛行仪
素食菜谱
修行精华
净土探究
临终备览
净土十疑论
净土安心法门
净土法门疑难解答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慧律法师谈死亡
大乘无量寿经白话解
大乘无量寿经注解
无量寿经


 
主站:higrid.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