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3-Fo专题

調伏貪等品第五十一(卷四四六)

善現白佛:誰於般若能生浄信勝解?若生信解心,何性何相,何狀何貌?佛言:心心調伏貪瞋痴等,爲性相狀貌。

真如品第五十二(卷四四六—四四八)

諸天散華禮讚,佛印述之。又讚善現隨如來生,善現答之。大千震動,天又散華。善現復説真如相義。衆生獲益,六千菩薩成阿羅漢。佛告舍利子,此由不攝受般若,遠離方便善巧,如大鳥無翅故。

次諸天謂菩提極難信解證得,善現謂極易信解證得。舍利子謂:若易信解證得,不應有退屈者。善現問:色等有退屈不?色等真如有退屈不?離色等及色等真如有法有退屈不?舍利子一一答言:不也。然佛何故説三種乘?滿慈子令問:爲許有一菩薩乘不?善現以真如義反徵辯竟,結云:若菩薩,聞説諸法真如不可得相,心不驚恐怖等,速證菩提,定無退屈。佛讚印之。

善現請問:菩薩欲疾成辦菩提,當於何住?應云何住?佛廣答之。二千菩薩得無生忍。

不退轉品第五十三(卷四四八)

佛爲善現説不退轉菩薩諸行狀相,乃至常得身語意浄,魔不能惑。

轉不轉品第五十四(卷四四九)

佛答善現:不退轉菩薩,既名不退轉,亦得名退轉,於色等想有退轉故。復次、不退轉菩薩,當生上士,不作下士。常不遠離念佛作意,聞法作意。生生之處,常不離佛,恒聞正法。

甚深義品第五十五(卷四四九—四五○)

善現白佛:惟願復爲菩薩説甚深義,令住其中,能修施等,令速圓滿!佛言:種種增語,皆顯涅槃爲甚深義。乃至色等亦名甚深,色等真如甚深故。色等真如,非即色等,非離色等,是故甚深。

次較顯如教住、如説學之功德。又較顯隨喜廻向功德。又答無數無量無邊之義。又明依止無增減無所有爲方便,修行般若。由此爲門,集諸功德,便證菩提,如焰燋炷,非初非後,不離初後。

夢行品第五十六(卷四五一)

舍利子問:夢中行此三三摩地,於深般若有增益不?善現答言:晝行有增益者,夢行亦有增益。次與彌勒菩薩問答。

願行品第五十七(卷四五一)

佛告善現:菩薩修行施等,爲諸有情發大願行。

殑伽天品第五十八(卷四五一)

授天女記。

習近品第五十九(卷四五二)

佛答善現:觀色等空,不令心亂,則不見法、不作證。未入定位,繫心於所緣,已入定時,不繫心於境。不退施等,不證漏盡。如壯士過曠野,如堅翅翔虚空等。

增上慢品第六十(卷四五二—四五四)

佛爲善現説菩薩不退轉相,及説增上慢相。次明菩薩欲證菩提,應常親近真善知識。次説般若妙相。次較説經功德。

同學品第六十一(卷四五四—四五五)

帝釋歎持説者非少善根所能。佛爲較顯勝德。帝釋復爲一苾芻廣明勝德,兼爲慶喜明仗佛力。佛又爲慶喜分别有惱亂不惱亂之所由。次明菩薩與菩薩共住,相視應如大師。

同性品第六十二(卷四五五—四五六)

佛答善現:内空等是菩薩同性。住此中學,名爲同學。又問:若一切法本性清浄,菩薩云何復於妙法而得清浄?佛言:於性浄中,精勤修學甚深般若,如實通達,遠離煩惱染著,故説復得清浄。復次、方便善巧威德力故,攝持增長導引一切波羅密多。如薩伽耶見,如命根。

無分别品第六十三(卷四五六)

帝釋散華發願,問隨喜福,佛爲較顯。善現問:如幻心,云何能證菩提?佛爲徵釋。并歎菩薩能爲難事。善現復言:不應説彼能爲難事。以所證、能證、證法、證者、證處、證時、都不可得。如幻、如影,乃至如化,如機關等,無分别故。舍利子言:若一切法皆無分别,云何分别五趣三乘?善現答言:有情顛倒惑業因緣,施設五趣差别。無分别故,施設三乘聖者,三世如來,皆由分别斷故,可施設有種種差别。菩薩應行無所分别甚深般若,便能證得無所分别微妙菩提。覺一切法無分别性,盡未來際利樂有情。

堅非堅品第六十四(卷四五六—四五七)

善現答舍利子:菩薩修行般若,行非堅法,不行堅法。又爲諸天明希有事。如欲調伏虚空。當知:色等離故,即施等離。又答佛不沉不没之問。次問何等菩薩爲佛讚歎?佛言:住不退轉位者。又、隨不動佛爲菩薩時所行而學者。又、隨寶幢、頂髻二菩薩所行而學者。

實語品第六十五(卷四五七—四五八)

佛爲帝釋歎善現住於勝住,然猶不及菩薩所住甚深行住。六百苾芻發菩提願,佛授其記。次以般若付囑慶喜,并現不動佛國,令大衆見。又出舌相,再囑慶喜。

無盡品第六十六(卷四五八)

佛答善現:般若菩提、皆如虚空,不可盡故。應觀色等無盡故,引發般若。乃至魔皆愁苦。

相攝品第六十七(卷四五九)

佛答善現,六度互相攝取之相。

巧便品第六十八(卷四六○—四六三)

佛答善現:菩薩成就巧方便者,發心甚久,乃至善根甚多。又、般若雖於五度最爲前導,而無分别作用真實自體。菩薩爲有情故,勤行六度。前五攝在般若,性無差别。爲度有情,假説差别。又、般若於一切法,都無所捨。若不思惟色等,便能增長善根,圓滿六度,證得菩提。乃至著無所有不可取法,則離般若。般若如轉輪王,一切善法,隨行隨至。又能示現道非道相。又、如實觀色等非相應非不相應,是能與六度常共相應,不相捨離。又、般若是諸善法所趣向門,如水趣海。又、應於諸法如實了知略廣之相。又、應觀色等彫落故,破壞故,乃至性虚僞故,行深般若。如引虚空,修深般若。破壞諸法,修深般若。從初發心,至菩提座,應行、應引、應修。無容横起諸餘作意。又、應學一切法皆不可施設而趣菩提。都無所行,是行般若。從初發心,常學無所得而爲方便,應修布施等,應住内空等。諸有二者,名有所得;諸無二者,名無所得。雖於諸法常樂決擇,而不得色等。以無爲無作而爲方便,行深般若。佛以浄五眼,求色等不可得。雖證一切智智,不住有爲界,亦不住無爲界。如變化者,度化有情。如來與變化佛,俱爲真浄福田,諸法法性爲定量故。又、一切法但有名相。唯假施設,名相性空。有情執著,沉淪生死。菩薩悲愍,發心行行,證得一切智智,拔濟令出。然諸名相,無生無滅,亦無住異施設可得。又、前際後際俱不可得。達一切法自相空已,應行般若,無所執著。次釋般若不與諸法爲義非義。

樹喻品第六十九(卷四六三)

善現以空中種樹喻菩薩能爲難事,佛以良田種樹之喻答釋之。次釋菩薩當知如佛。并較發心不退,乃至如來功德,展轉增勝。又答初發心菩薩,恒正思惟一切智智,信解一切法,皆無性爲性。

菩薩行品第七十(卷四六四)

佛答善現:當於色等空,行菩薩行。不以二故,攝受修行六度,乃至證得一切智智,恒時增長一切善法。

親近品第七十一(卷四六四)

佛答善現:若不親近諸佛,圓滿善根,承事善友,尚不名菩薩,豈能證一切智智?

徧學品第七十二(卷四六四—四六五)

佛答善現:菩薩成就最勝覺慧,雖能受行清浄深法,而不攝受殊勝果報。於法自性能不動故。次明離四句,而有得、有現觀,以一切法常無常等爲戲論。應離諸戲論,行深般若,徧學諸道。由菩薩道,得入正性離生。於聖法毗奈耶中,應如是學甚深般若,修除遣一切法。若一切有二想者,定無布施等。下至順忍,彼尚非有,況能徧知一切法,況能得一切智智?

漸次品第七十三(卷四六五—四六六)

佛答善現:住無想者,亦無順忍。菩薩於一切法皆無有想,亦無無想。以無性爲聖道,以無性爲現觀。若一切法有少自性,或復他性爲自性者,佛不應通達一切法無性爲性已,入四禪,起五通,證菩提,度有情。菩薩初發心位,聞一切法及諸有情皆以無性爲性;證得此故,説名爲佛。乃至預流深信此故,名賢善士。故我定應發趣菩提。普爲有情得涅槃故,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所謂六度、六念,乃至一切相智。

無相品第七十四(卷四六六—四六七)

佛答善現:以一切法皆以無性爲性,諸有情類,具斷常見,住有所得,難可解脱。若無所得,即是得,即是現觀,即是菩提。以不壞法界相故,由此故得有初地,乃至十地,得有異熟神通六度等法。由離諸相無漏心力,能於無相無作法中,圓滿一切功德。

無雜品第七十五(卷四六七—四六八)

佛答善現:安住如夢等五取藴中,爲諸有情:布施、持戒、安忍、精進、修定、學慧。如實了知如夢等五藴,皆同一相,所謂無相。若如是知而行施等,則能圓滿一切善法。

衆德相品第七十六(卷四六八—四七一)

佛答善現:愚夫異生,於夢得夢,得見夢者;乃至於化得化,得見化者。顛倒執著,造三業行,往來生死。菩薩以二種空,觀察諸法,一、畢竟空,二、無際空。安住二空,爲説正法,色等是空,離我我所,如夢、如化、都無自性。又以方便神力,拔濟令出,得三乘果。

次明菩薩甚奇希有之法,安住異熟六度五通等,隨應攝受有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財施、法施,説三十七品,乃至相好等法,四十二字母等,不壞諸法,無二分别。爲諸有情,如實宣説。令離妄想顛倒執著,趣三乘果。譬如化佛,教所化衆。又、一切法,不異真法界等,而依世俗,施設因果差别。菩薩於諸法中,自無執著,教他無執。善達諸法如實相故。

善達品第七十七(卷四七一—四七三)

佛答善現:如所變化,於一切法都無所行,是爲善達諸法實相。以諸法但有假立名相,是故菩薩於諸善法,能自增進,亦能令他增進。又、如實知色等相,色等生滅,色等真如,是爲能學三解脱門,則能學一切法。又、欲學法界,當於一切法學。知一切法,即真法界。初中後際,常無差别。

實際品第七十八(卷四七三—四七四)

佛答善現:菩薩但以實際爲量,行深般若。由方便善巧力故,安立有情,令住施等,而不執著。觀本性空,都無所得。爲度執有情想及法想故,行道相智,得三乘道,趣證無上菩提,佛眼常無斷壞。

無闕品第七十九(卷四七四—四七五)

佛答善現:菩薩具足殊勝方便善巧,修行施等,不得施等,亦不遠離施等,修菩提道。次答舍利子:不和合一切法,不離散一切法,諸法皆無自性可離合散故。如實了知一切法性,皆不可取。於一切法得無障碍。安住二諦,宣説正法。如化食施化衆等。又答善現:修行施等,及餘大菩提道,皆能成熟有情。

道士品第八十(卷四七六)

佛告善現:總一切法,皆菩薩道。不學一切法,定不能得一切智智。審察諸法皆畢竟空,不應執著。而於諸法,學無厭倦。觀諸有情心行差别,如實了知,但行虚妄所執,方便善巧,教令遠離所執,修諸善行。然勿恃此而生憍逸。次明清浄自他三種麤重,能浄佛土。

正定品第八十一(卷四七七)

佛答善現:是菩薩從初發心,至最後有,皆住菩薩正性定聚。次釋如來本生之疑。次明一切善法皆是菩提資糧。

佛法品第八十二(卷四七七)

佛答善現:即菩薩法,亦是佛法。由位有異,法性非異。

無事品第八十三(卷四七八)

佛答善現:無性法中,無業無果,亦無作用。愚夫不了,顛倒發業,受三界身。爲拔濟故,施設聖法,及毗奈耶分位差别。廣説夢、像、響、燄、影、幻、變化、尋香城喻。

實説品第八十四(卷四七八)

佛答善現:我説一切法平等性爲清浄法。菩薩知一切法不可取已,爲饒益彼諸有情故,求趣菩提。不爲己身,非爲餘事。乃至依世俗故,説得菩提。若執有二,不能得果,亦無現觀。執無二者亦復如是。法平等性,非佛所行。以與佛無别故。又復、法平等性,非即一切,非離一切,説名勝義。菩薩行深般若,不動勝義而行菩薩行。成熟有情,嚴浄佛土,證得菩提,説法度衆。

空性品第八十五(卷四七八)

佛答善現:若有情自知諸法皆本性空,則佛菩薩不現神通作希有事。又、一切世出世法,無非是化。然、有聲聞化,有獨覺化,有菩薩化,有如來化,有煩惱化,有諸業化。乃至非有實法名爲涅槃,是故可説涅槃非化。又、一切法,先既非有,後亦非無。自性常空,不應驚怖。

第二分竟。

經四百七十八卷訖。

以上各品大意,皆録閲藏知津。

第三分

五十九卷(四七九—五三七),三十一品,四十七萬七千餘字。

與第二分,品有開合,而義意則同。亦無常啼,法涌二品。

緣起品第一

佛住鷲峰,與五億苾芻等俱。餘並同初二分,而九方文略。

舍利子品第二

與初分學觀品至現舌相品同,而文較第二分文稍略。

善現品第三

與初分教誡教授品至浄道品同。

天帝品第四

與初分天帝品至歎衆德品同。

現窣堵波品第五

與初分攝受品同。

稱揚功德品第六

佛設利羅品第七

福聚品第八

隨喜廻向品第九

地獄品第十

歎浄品第十一

讚德品第十二

陀羅尼品第十三

魔事品第十四

現世間品第十五

此品與初分佛母品同。

不可思議等品第十六

譬喻品第十七

此品與初分辦事品等同。

善友品第十八

真如品第十九

不退相品第二十

空相品第二十一

殑天品第二十二

巧便品第二十三

學時品第二十四

見不動品第二十五

此品即初分願喻品等。

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

此品即初分無盡品等。

慧到彼岸品第二十七

妙相品第二十八

施等品第二十九

佛國品第三十

宣化品第三十一

第四分

一十八卷(卷五三八—五五五),二十九品,十四萬七千餘字。

文意同前,而文較略。唯隨順品中文,與前三分不同。

妙行品第一

即善現教誡品等。

帝釋品第二

供養窣堵波品第三

稱揚功德品第四

福門品第五

隨喜廻向品第六

地獄品第七

清浄品第八

讚歎品第九

總持品第十

魔事品第十一

現世間品第十二

不思議等品第十三

譬喻品第十四

天讚品第十五

真如品第十六

不退相品第十七

空相品第十八

深功德品第十九

談夢覺義,較前三分更明暢。

殑伽天品第二十

覺魔事品第二十一

善友品第二十二

天主品第二十三

無雜無異品第二十四

迅速品第二十五

幻喻品第二十六

堅固品第二十七

散華品第二十八

隨順品第二十九

第五分

十卷(卷五五六—五六五),二十四品,七萬九千多字。

文意同前,而文較第四分更略。

善現品第一

天帝品第二

窣堵波品第三

神咒品第四

設利羅品第五

經典品第六

廻向品第七

地獄品第八

清浄品第九

不思議品第十

魔事品第十一

真如品第十二

甚深相品第十三

船等喻品第十四

如來品第十五

不退品第十六

貪行品第十七

姊妹品第十八

夢行品第十九

勝意樂品第二十

修學品第二十一

根栽品第二十二

付囑品第二十三

見不動佛品第二十四

第六分

八卷(卷五六六—五七三),十七品,六萬一千餘字。

緣起品第一(卷五六六)

佛住鷲峰,與四萬二千苾芻,七萬二千菩薩,及天龍鬼神衆俱。面門放光,照無邊界,還歸面門。東方普光佛所,離障菩薩;南方日光佛所,日藏菩薩;西方功德光照佛所,功德藏菩薩;北方自在王佛所,廣聞菩薩;東南方甘露王佛所,不退轉菩薩;西南方智炬佛所,大慧菩薩;西北方妙音王佛所,功德聚菩薩;東北方智上佛所,常喜菩薩;上方金剛相佛所,寶幢菩薩;下方金剛寶莊嚴王佛所,寶信菩薩;皆來集會。

通達品第二(卷五六六)

最勝天王請問:云何菩薩修學一切法,能通達一切法?佛答以修學般若,能達十波羅密。

顯相品第三(卷五六七)

佛答最勝:如地水火風空等相;甚深般若,亦復如是。

法界品第四(卷五六七—五六八)

佛答最勝:菩薩學深般若,有妙慧故,通達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變異性。諸法真如,但可智知,非言能説。於是大千變動,菩薩脱衣敷座,諸天散華奏樂,龍澍香雨。十方佛放眉間光,徧照此土,還歸佛頂。衆會獲益。最勝復問:甚深般若既絶語言,離諸文字;云何菩薩爲諸有情説法,隨順甚深法相,不違世俗?佛言:具大方便善巧力故。謂大慈悲喜捨。又問:云何爲度有情,示現諸相?佛言:相不可得。但由方便善巧威力,示現入胎乃至涅槃種種化相。

念住品第五(卷五六八)

佛答最勝:菩薩行深般若,心正無亂;善修身受心法念住,及説如來功德大威神相。

法性品第六(卷五六九)

佛答最勝:如來法性,不可思議;如無價珠墮在淤泥,不爲所染。依此法性修習善根,具足方便大悲願力,不捨有情,遠離一切虚妄分别,心得清浄,深如大海;一一行中具衆行故。生浄佛土,不爲胎汙。於是舊住天神,空中讚歎,并爲光德天子現浄土相。

平等品第七(卷五七○)

佛答最勝法性平等之義,并爲授記。

現相品第八(卷五七○)

舍利子問先現苦行等事,最勝答之。

無所得品第九(卷五七一)

善思菩薩問最勝得受記耶?答言:我雖受記,而猶夢等。乃至重重問答,令衆獲益。最勝問佛:云何未發心者,即能發心,皆悉成就,得不退轉?佛言:以純浄意,發菩提心,親近賢聖,樂聞正法,遠離慳嫉,正信業果;設爲身命,終不作惡。乃至佛爲破四見故,説無常、苦、無我、涅槃寂静四法。次説神咒。

證勸品第十(卷五七一)

佛爲最勝説過去功德寶王佛時,治世輪王,問深正法,成然灯佛。彼時千子,即是賢劫千佛。最勝又問:云何修行,速成大道?佛言:一切善法無不修滿。又問:現何色像?佛言:如鏡隨現。又、般若猶如虚空,無有一法可爲譬喻。

顯功德品第十一(卷五七二)

佛答曼殊室利:過去多聞佛時,精進力菩薩,即今最勝天王。又答云何護持正法,云何能調伏心等問。

現化品第十二(卷五七二)

最勝答善思問:佛所化身,更能化作無量化佛,往昔願力清浄故。及答護正法問。又有賢德天子,相與問答。

陀羅尼品第十三(卷五七二)

曼殊室利及寂静慧菩薩,共説衆法不入陀羅尼功德。大千震動,天雨妙華。佛説過去寶月佛時,寶功德菩薩,有大辯才,即今寂静慧是。

勸誡品第十四(卷五七二—五七三)

佛答曼殊室利,具明信受福聚,毁謗罪過。

二行品第十五(卷五七三)

佛爲曼殊室利説化他自行二種般若。及説五事不可思議,三十二相,八十隨好。

讚歎品第十六(卷五七三)

曼殊室利,妙色天子,善名天子,大梵天王,各以頌讚。佛印成之。

付囑品第十七(卷五七三)

佛以十法付囑阿難:一、書寫,二、供養,三、施他,四、諦聽,五、披讀,六、受持、七、廣説,八、諷誦,九、思惟,十、修習。及爲持髻梵天,説佛讚三事最爲無上:一、發菩提心,二、護持正法,三、如教修行。


本站为非盈利网站,作品由网友提供上传,如无意中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删除